昭襄四年春,就在大秦国、科萨汗国继续对峙的时候,身在萨里城的孙秀荣突然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
整个决定他并没有告诉苏希杰,而是在苏希杰走后他脑海里突然冒出来的直觉。
实际上,大秦国虽然大致以乌浒水与大食国为界,但其中还是有一个特殊之处。
阿什哈巴德!
后世,阿什哈巴德是土库曼斯坦的首都,其所在的科佩特山北麓也是整个土库曼斯坦最好的地方之一,这个地方,放在波斯有些类似于中原王朝的河套地区,当中原王朝强大时国境则推到阴山一线,当其衰弱时则退到灵州(宁夏)、云中(大同)一线。
在孙秀荣看上了气候温和的陀拔思单地区,并让原来的陀拔思单国王拓跋鲁带着愿意跟着他走的民众迁徙到阿什哈巴德后,他很快就在那里站稳了脚跟。
不过科佩特山是一条东西蔓延千余里的山脉,最西边的就是靠近克孜勒港的巴尔坎纳巴德,最东边则靠近呼罗珊总督府所在的木鹿城了。
让一个信仰基督教的国度占据阿什哈巴德,这倒是如今的大食人愿意见到的,否则它们的防线就直接在陆地上与大秦国接壤了。
缓冲之道,任何时候,任何朝代都玩得精熟,古今中外,概莫如是。
而在最西端,则是以前陀拔思单王国的海军大臣,后来投靠了并波悉林的大将辛巴德,在孙秀荣的默许之下,他占据了巴尔坎纳巴德,并在克孜勒港对面、后世哈扎尔港所在打造了他的航海基地。
辛巴德,又开始航海了,在这几年,他并没有像历史上那样与胡拉米派一起反对大食国,而是老老实实做起了生意,眼下已经成了一方富豪,以前他在陀拔思单时,与科萨汗国、阿塞拜疆人、亚美尼亚人关系都很好,现在做起生意来,自然还是如鱼得水。
(哈西姆、辛巴德,在宗教上诚心归附并波悉林的波斯人,并波悉林一死,他二人立即打起造反的大旗)
多年过去后,他已经成了大秦国境内仅次于库特巴的巨贾。
如此长的山脉,其山坡也是不错的牧场,一个陀拔思单国显然不可能全部占据,在阿什哈巴德以东,木鹿城以西,还有一大片绿洲,后世捷詹河市管辖所在,面积比木鹿城还大,自然被大食人牢牢地控制在手里。
在波斯帝国时代,为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他们在陀拔思单东端戈尔甘、科佩特山一带修建了类似于中国那样的长城,并在科佩特山险要处修建关隘,不过关隘也就修到阿什哈巴德以东两百里处(后世达雷加兹)。
而在捷詹河、木鹿城修筑城堡、迁徙波斯移民屯垦,波斯衰微后,木鹿城成了大食人向北进一步攻略河中的前哨基地,身侧的捷詹堡则成了他的大后方,如果阿什哈巴德在碎叶军手里的话,大食人显然是不敢将其当做大后方的。
但大食人显然也极为精通缓冲之道。
在大唐横扫西突厥,并在开元时代力压继之而兴的突骑施汗国后,大量的突厥人纷纷南下投靠大食人,对于这些弓马娴熟的人,大食人自然来者不拒,以前都是安置在内地,比如马什哈德、内沙布尔等地,因为那时整个科佩特山北麓都掌控在他们手里。
并波悉林死后,碎叶军趁机占据了陀拔思单、阿什哈巴德,如此一来再将捷詹堡当成自己的大后方就不太安稳了,但新上任的总督,大食帝国三个埃米尔之一的加赭瓦尔也有招,他将大呼罗珊地区所有继续游牧的突厥人大部分都集中在捷詹堡附近。
捷詹堡附近,包括科佩特山地草场在内至少有一万五千平方公里,足以养活这些突厥人,等到昭襄四年(762年)的时候,这个地方的突厥牧户已经接近上万户,可以随时为大食国出动部族骑兵五千,也算是一个不小的力量了。
这样的力量自然要掌握在自己人手里。
在白衣大食时代,掌控呼罗珊的总督叫阿萨德,不过也设立隶属于呼罗珊的二级总督——河中总督,当时的河中总督叫纳斯尔,他就是一个西突厥王族后裔,后来惨败于第一次抵达河中地区的孙秀荣之手(参看吉扎克之战)。
黑衣大食兴起后,纳斯尔自然被罢黜,但他的家属、族人还在,加赭瓦尔上任后便任命纳斯尔之子,一个叫阿史那斯尔的年轻人担任捷詹堡的督军(三级总督辖区),统领那里的突厥人。
而在孙秀荣带着碎叶军第二次攻打河中时,曾大败并波悉林手下的二号人物哈桑,并俘虏了并波悉林的义子、突厥人执失乌介,执失乌介在碎叶军里短暂地待了一阵子,后来还是跑到了大食国那里,对于这样熟悉碎叶军底细的人,加赭瓦尔自然是既往不咎,继续重用。
他让执失乌介到捷詹堡辅佐阿史那斯尔,执失乌介一到,便立即建议阿史那斯尔组建起三千常备军,还是三千完全按照西突厥汗国蓝贵族钦察部队(精锐部队,基马克也是此意,后来奠定了钦察人的基础,类似于蒙古帝国的科尔沁部队、怯薛部队)的规制组建起来的。
加赭瓦尔默许了这一幕的存在,还为他们提供武器,在他的眼里,阿史那斯尔的父亲纳斯尔曾经惨败于孙秀荣之手,突厥部落的青壮在那一场大战中也折损不少,执失乌介也同样损兵折将,这两人应该与大秦人有着深仇大恨才是。
故此,将他们二人放在捷詹堡附近加赭瓦尔放心得很。
对于这一支较为集中的突厥人,加赭瓦尔并没有强迫他们信仰大食教,不过像百夫长以上的贵族自然全数皈依了。
碎叶军大约是十五年前正式、全面进入河中的,这些年,这一支突厥人一直与周围的势力相安无事,在加赭瓦尔在上次惨败于马璘之手后,他们也没有趁机闹事要求独立,这让加赭瓦尔更是信赖有加。
不过,光是养着这么一支游牧部落在身边也不是事,在加赭瓦尔回到木鹿城后,立即让阿史那斯尔调遣三千精骑去木鹿城服兵役,又让他另外提供战马五千匹。
这一下就将阿史那斯尔、执失乌介两人多年攒下的家底几乎掏空了,他们要养活自己的三千常备军,还要提供三千骑兵,也就是说,一万户牧户有六成的家庭都要服兵役!
而要额外提供战马五千匹,更是让他们的战马全无备份了,一旦有战事发生,战马大量损失的话,他们至少要老老实实蛰伏三年才行(战马两岁成熟,不过驯化、成军要三年)。
不过,阿史那斯尔没有丝毫犹豫,全部按照加赭瓦尔的命令执行了,对他来说,没有了加赭瓦尔,他的一家还在赫拉特做牧奴(纳斯尔是白衣大食的总督,黑衣大食上台后肯定会贬为奴隶)。
但是他也不是全无戒心。
执失乌介在碎叶军待过几年,自然将碎叶军一整套规制全部学会了,他亲自操练的三千常备军全部是从少年兵开始训练的,而送到木鹿城的三千骑兵则是部落里的老弱(对于大食人来说,能够骑马射箭就足够了),他的根基还在。
不过,由于这支部队是执失乌介亲自挑选、训练的,士兵对于他的感情远比阿史那斯尔深厚得多,此时无论是东突厥还是西突厥都已是过眼云烟,何况已经是到了波斯近百年的突厥人?
什么蓝突厥高贵的血脉早已经是一个传说了,说白了,阿史那斯尔就是加赭瓦尔安插在执失乌介身边的一个暗桩而已,于是,在捷詹堡附近,事实上形成了阿史那斯尔掌管牧户、民政,执失乌介掌管军队的局面。
别人对蓝突厥不在乎,但阿史那斯尔自己却不能不在乎,对这一幕自然不满,不过他在从小就在赫拉特当牧奴,早已深刻领略过世态炎凉,故此一直隐忍不发——他也发不了,三千精锐的常备军在人家手里。
何况,人家执失氏也是蓝突厥部族之一,都是苍狼的后裔,谁比谁能高贵到哪里去?
捷詹堡附近的景象,显然逃不过按察司的眼睛——对于大秦国来说,虽然从幽州引入了百万汉人,但境内最多的还是说突厥语的部族,按察司里自然有大量的突厥人,渗透到那里轻而易举。
不过,虽然蓝突厥式微,不代表阿史那斯尔也是这么认为的,他是室点密的后裔,而如今大秦国国王孙秀荣的妃子之一的余烛公主是土门可汗的后裔,算起来还是同一祖先之后,而且余烛公主的儿子孙钊渐还与他同辈。
随着科萨汗国名义上的大汗阿史那忠父子彻底被罢黜,欧亚大草原上最后一个阿史那氏的王族便跟着成为故纸堆的一部分,但被封为平阳郡王的孙钊渐便成了阿史那斯尔眼中的亲近对象。
(此时靠近黑海的国家,比如科萨汗国、东罗马帝国、保加尔汗国,对于政敌的处理十分残酷,都不约而同选择了将其刺瞎双眼后流放到赫尔松沼泽地,有几任罗马皇帝、两个汗国的不少大汗/叶护都遭受到了这个待遇)
这是因为,在正式的场合,孙秀荣给他的几个年岁稍大的儿子都封了郡王的爵位,不过在私下里也会根据他母亲的出身另赐名号。
此时的草原诸部,几乎都是采用突厥的官制,而在突厥人的官制里,最尊贵者有三,依次是:叶护、杀、特勤,都非汗王子弟不能担任,当然了,到了汗国末年,由于实力太过衰弱,连以往被他们看不起的黑突厥回鹘人也能被封为叶护,那是另话。
比如孙钊渐因为母亲是突厥公主阿史那绾,便得了“腾格里特勤”的封号,大意是“真正的蓝突厥之后”,显然是为了让他这个儿子能够在适当的时候统领如今在欧亚大草原上人数最多的突厥系部族。
腾格里,天,所谓蓝突厥,蓝天后裔是也。
眼下,这位平阳郡王、腾格里特勤孙钊渐,孙秀荣的次子,正在阿什哈巴德!
(https://www.eexsww.cc/zhentaohuashidiguo/742018/)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w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w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