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exiaoshuo.com E小说),高速全文字在线阅读!
当曹操进兵到九江的时候,现任袁术手下的第一大将张勋,早已经率领五万大军驻扎在此了。张勋依照袁术的命令,对曹操以防御为主;而曹操再观察了张勋的军营之后,也没有急着出兵交战,他还要仔细的盘算一下,如何才能借助张勋的力量,来一个借刀杀人,把颜良、文丑带来的五万袁绍大军,彻底消灭掉。因此,双方默契的都没有出兵挑战,陷入了诡异的平静之中。
张勋这边是暂时安全的,但是负责抵抗颜良、文丑的桥瑁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了。在颜良文丑出征之前,袁绍就对他们说过,此战许胜不许败,要尽可能的打击袁术,进而挽回袁绍已经有些狼藉的名声。或许颜良、文丑还不能很理解袁绍的心意,但是随军军师审配却明白得很。他知道,袁术大逆不道,私自称帝,是袁绍为自己正名的好机会,为了消除掉伏击敖烈带来的负面影响,袁绍必须要在讨伐袁术的时候格外努力,争取一举消灭掉袁术,让全天下人都看看,在对待大汉正统的问题上,袁绍是如何的坚定不移,是如何的大义灭亲。
在审配的筹谋之下,颜良、文丑各自率领两万军,采用分进合击的策略,不停地袭扰桥瑁的大营,有时,颜良、文丑还会在审配的建议之下,进行交叉换位,打的桥瑁顾此失彼,只有招架之功毫无还手之力了。后来桥瑁干脆龟缩在大营之中,任凭袁绍将士如何叫骂,他就是忍着一口气,再也不肯冒头了。
同时,江东的孙策也率部和袁术派来的陈纪交上了手。孙策是地盘最接近袁术的诸侯,因此,这次战役对孙策来说,占据着半个主场的优势,人员的调配是最佳的配置。粮草的供给也是最短的路线,相比其他几路诸侯而言,孙策可谓是占尽了优势。为了打赢这一仗,或者说,孙策是为了在讨伐袁术的过程中,占有最大的利益。麾下精英尽出。以程普和周泰为先锋,蒋钦和陈武为左翼,敖烈麾下的甘宁鲁肃为右翼,老将黄盖为后合,自己亲率周瑜、韩当等十几位大将,以及步骘、阚泽等七、八位谋士为中军。共计四万五千大军杀奔寿春而来。除了留守的张昭、张纮和诸葛瑾等人之外,孙策把能够调动的人全都带了出来。
因此,孙策的攻势也是最为猛烈的一路。打的陈纪节节败退,眼看就要顶不住了。袁术派出的第六路韩暹,作为巡察使,及时的率部投入战场,这才挽回了一些颓势。暂时保住了陈纪所部,使其不致溃败。
不管怎么说,这三路人马都算是勉强完成了袁术战前布置的目标,算是拖住了袁绍、曹操和孙策这三路人马。但是其余的几路人马,却没能完成袁术的派的任务。按照袁术当初的设想,是想在拖住三部军马的时候,尽快解决其他的几路人马。可是,袁术不傻,其他的人也不傻。
刘表派来的黄祖,本就不是自愿前来的。黄祖私心很强,隐隐有脱离刘表自立的趋势,因此,黄祖军的一切行动,都以保存自身实力为重。根本就不和袁术派出的陈兰所部正面交锋,而是采取袭扰战术,不停地派出小股人马骚扰陈兰,沾点小便宜之后,便立刻收手,让陈兰处处受制,有一种浑身的力量挥不出来的憋屈之感。
而代表着陶谦前来的刘备,就更不用说了,刘备的心思,更是以占据一块地盘、趁机崛起为中心,怎么肯和袁术部下,负责阻拦自己的雷薄决一死战呢?更何况,刘备历经十几年,这才在糜竺的帮助之下,组建起麾下现在这支有模有样的军队,他是绝对不可能让这支军队消耗在战场上的,这可是他实现心中夙愿的基础啊。要是把麾下好不容易组建起来的六千人马打光了,刘备还怎么实现第二步计划?还怎么实现站在权利顶峰的梦想?
所以,刘备比黄祖打的还要小心、谨慎。今天搞一次夜袭,明天来一次劫粮,完全是剑走偏锋的招术,把避重就轻四个字挥到了极致。在保证自身实力不受损害的前提下,刘备开始了他原始积累的过程,在一次次的袭击中,刘备一点一点的蚕食雷薄所部的人马,并对俘虏进行收编;一点一点的消耗雷薄所部的粮草,并顺手掠夺掉所能掳走的物资。在屡次的偷袭中,刘备非但没有受到损失,反而越变得兵强马壮了起来。
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整个战斗,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僵持状态,各路诸侯短时间内无法彻底解决袁术派出来的七路大军,而袁术的七路大军也无法一举击退各路诸侯的人马。这样的僵持,足足持续了一个多月,直到一个人的到来,才打破了这种僵持。
这个人,就是敖烈。在顺利解决了北疆的事宜之后,敖烈任命崔琰为第一任的光州牧,提领大汉第十四州。在刘协下诏,正式命名为原鲜卑人所辖的地区为光州之后,就把光州也归划到了敖烈的治下,把光州的一应军政大权都交给了敖烈负责。刘协这样做,曾经遭到了朝中数十位大臣的反对,他们认为敖烈提领幽、并,出任幽并大都督,一人兼任两州的职务,已经是开了大汉的先例,是在不适宜再把光州也交给敖烈管辖了,那样的话,就会造成敖烈手中权柄过重,无人可以抗衡的局面。
对此,早已今非昔比的刘协,当即进行了反驳,他指出,伪帝袁术、冀州牧、领车骑将军袁绍、司空曹操,每个人都掌握着至少一个半州的大权,但是袁术却公然称帝,而袁绍、曹操却没有那么做,可见,手中权力的大小,不是促涨野心的关键,关键的。是手握重权的人,有没有一颗公正的心。以刘协对敖烈的了解,他清楚地知道,敖烈的心是公正的,给他再大的权力。他也不会造反,不会把自己的权力架空,前提是,只要刘协自己不作出有违天和的事情,不作出伤害天下百姓的事情,敖烈就一定会坚定不移的站在自己这一边。
而且。刘协还清楚的知道,虽然现在只有袁术一个人僭越称帝,但并不代表其他的人就没有这样的欲望,普天之下的所有诸侯中,手握重兵的不在少数,别看刘协是大汉的天子。但是论起手中的兵权,他刘协的实力,也只能敬陪末座而已,难保以后没有第二个、第三个袁术站出来自立为天子。远的不说,和袁术同样出身袁家的袁绍,就不是一个好东西,一脉相承的人。总是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袁术都可以称帝,袁绍为什么不能?
为了制约袁绍等野心勃勃之人,刘协别无选择,他只能在各路诸侯中,选择一个人来作为自己的代言人,制衡其他的诸侯。而这个人选,毫无疑问,敖烈是最为合适的。先,敖烈身体中和刘协有着同样的血脉。两人同宗同族,即便敖烈最后夺了帝位,那也是刘氏的子孙,大汉的江山,还是没有落到外人的手中。当然,刘协坚信这样的情况绝不会出现;其次,敖烈虽然已改为外姓,但是对大汉的感情是真实的,敖烈以自己身为汉人而由衷的自豪,刘协能在敖烈的身上感受到这一点,这许多年来,敖烈每年的岁贡都丝毫不差的通过各种途径运送到洛阳,让刘协供养军队、开支用度,这可不是其他诸侯能做到的事情。
基于以上能说出口、不能说出口的理由,刘协毅然决然的把光州划到了敖烈的名下。虽然有数十位大臣对此表示反对,但是一些远见卓识的人,还是赞同刘协这一决定的。钟繇、杜畿、皇甫嵩和朱儁四人,就是其中的代表。他们认为,敖烈不是没有野心,但他的野心是理智的,是在可控范围之内的,敖烈的权力越大,大汉的前途反而越光明,如果有朝一日,洛阳再次遭受祸乱,朝廷还可以把都城迁到燕京去,以幽、并、光三州为根基,以图重现大汉昔日的光辉。
于是,这件事就这样定了下来,刘协立刻下诏书,授予敖烈裁定光州军政大权的权力,一应官职任免全部由敖烈说了算。倒是对敖烈的官职,刘协却没有再次提升,毕竟,骠骑大将军已经是位极人臣,在往上,就要册封大公爵或者王侯了,敖烈目前的功勋,还没有到达那样显赫的程度。另外,刘协还存了一点私心,他想要看看敖烈的反应,试探一下敖烈是不是会因此产生不满,不管怎么说,为大汉开疆扩土,打下第十四个州,也是一笔不小的功绩了。当皇帝的时间久了,刘协不可避免的产生一些帝王心术。
然而,敖烈用行动作出了答复。他任命崔琰为光州牧、公孙瓒为护军将军,分别管理光州的政事、军务。同时,他也没有任何的不满情绪,反而是在安顿好光州的事宜后,立刻带着赵云点起五千血杀军乘船南下,与孙策合并一处,共同讨伐袁术。敖烈的做法,让刘协心安的同时,又产生了一丝惭愧,他悔恨自己不该对敖烈产生疑心。当夜,刘协一个人来到了太庙,在大汉列祖列宗的灵位前,从头回忆了一遍他和敖烈从最初的相识、到逐渐相知,再到最后的患难与共的全部画面,敖烈曾经屡屡在刘协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力挽狂澜于即倒,救刘协于水深火热之中。这份真挚的情义,让刘协在回忆的过程中,有了更深一层的感受。刘协流着泪,在列祖列宗的灵位前誓,今生今世,绝不会在对敖烈产生丝毫的质疑,他要和敖烈一起,肩负起振兴大汉,让大汉的子民重新过上安定生活的重任。
随着敖烈的到来,胶着的战事瞬间生了改变。敖烈勇冠三军的冠军侯之名,可不是用嘴说出来的,而是他用无数场胜仗积累起来的。得知敖烈投入战场之后,负责孙策这一路的袁术部将陈纪立刻心神大乱,和韩暹商量之后,决定以退兵十里,坚守不出的策略应对敖烈。
然而就在陈纪和韩暹退兵十里,刚刚要安营扎寨的时候,敖烈率领五千血杀军如同神兵天降,趁着二将立足未稳之际,悍勇的以五千之数,对着十倍于己的敌军来了一次凿穿,在凿穿的过程中,还顺手烧掉了陈纪、韩暹的粮草,让袁术军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这还不算完,当敖烈率军完成一次凿穿,呼啸而过的时候,孙策又粉墨登场了。他亲自率领一万军为左翼,甘宁率领一万军为右翼,配合着敖烈的凿穿,再次对陈纪统帅的袁术军予以重创。陈纪抵挡不住,和韩瞿收拢人马,继续撤退。谁料,二将此举,正好落入了敖烈的圈套之中,二将在退兵途中,先后遭到周瑜、程普等八名江东名将的伏击,杀的袁术的六万大军丢盔弃甲,肝胆俱裂,最后,仅剩不足两万人在陈纪、韩暹的带领下,败退回了寿春。
ps:ps:说一下,上一章把韩暹打错成了韩瞿,失误了,请大家谅解下。
(https://www.eexsww.cc/sanguozhibeihanyanwang/1495293/)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w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w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