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署获取大清国以及沈阳方面的情报,已经非常容易,而且获取到的都是重要的情报,大清国的汉人唯一的期盼,就是大明朝廷的大军,能够早日剿灭大清国,让他们这些身在大清的汉人能够扬眉吐气,所以部分加入到情报网之中的汉人,不遗余力的搜集大清朝廷的各类情报,通过特殊的途径送到大明京城去。┅ E小┠┇说┄ ┡┅ w-w`w`.`1`x`i-a`o-s`h-u-o-.-c`o-m
大清国的满人权贵,还沉湎在权力的博弈之中,这个时候绝大部分的满人权贵都要选择站队,究竟是支持以济尔哈朗为代表的一边,还是支持以多尔衮为代表的一边,或者是选择中立,如同代善那样,其他的事情,没有多少人真正的关心,至于说情报泄漏方面的事宜,更是无人问津。
这也不奇怪,济尔哈朗和多尔衮这些满人权贵之中顶尖的存在,都忙于权力方面的博弈,无暇关心其他的事情,就不要说下面诸多的满人权贵了。
从大清国来的情报,清晰的表明,济尔哈朗与多尔衮之间权力的博弈,已经达到顶峰了,两人互不想让,都想直接或者见解的控制年岁尚小的皇帝,代善选择了回避,有些时候也可能深陷其中,无法真正的脱事外,至于说豪格,因为其糟糕的智商,几乎被彻底抛弃,已经处于边缘化的状态。
调查署的情报源源不断送到京城来,徐望华、周延儒、熊文灿和郑锦宏等人是很高兴的,他们深信皇上的判断,认为大清国必定在内耗之中快的衰弱下去,到时候朝廷大军起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进攻,怕是能够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占领沈阳,彻底灭掉大清国。
当然进攻是从辽东和辽南两个方向同时展开的。
大清国权力的博弈,也牵涉到了草原部落,毕竟臣服大清国的草原部落,也是很重要的力量,譬如说科尔沁部落。大清国皇帝福临的母亲庄妃,就是科尔沁部落出来的。
所以说对草原部落的争取,对礼亲王代善的争取,也是多尔衮和济尔哈朗不得不重视的事情。他们不可能孤军奋战。
大清国权力博弈的转折性标志,来源于满八旗之中镶白旗的一次躁动。
豪格兼任镶白旗旗主,这是当初皇太极的安排,目的就是要削弱多尔衮的力量,不过脑子里缺一根弦的豪格。根本没有抓住这次机会,身为正蓝旗旗主,豪格应该是将更多的精力放在镶白旗这边,至少需要熟悉镶白旗诸多的军官,将绝大部分的军官笼络在身边。
可惜豪格采取的办法,让人大跌眼镜。
豪格居然打压镶白旗的各级军官,大概认为这些军官都是多铎的心腹,或者是崇拜多尔衮的,要知道满八旗历来都有只认旗主、不认皇上的习惯,镶白旗的绝大部分军官肯定是拥护和终于旗主多铎的。不过多铎已经死了,镶白旗的军官肯定是要找到依靠的,这个时候豪格兼任旗主,只要抛出橄榄枝,抓住镶白旗的主要军官,肯定是能够稳住和逐渐掌控镶白旗的,可惜豪格在兼任镶白旗旗主之后,脑子里面想到的就是削弱镶白旗的力量,在最短的时间之内除掉多铎的心腹。
这就导致了镶白旗的反弹,当初皇太极尚在位的时候。没有谁敢于跳出来,可是皇太极驾鹤西去了,那就不好说了。
就在济尔哈朗和多尔衮之间的明争暗斗达到**的时候,镶白旗几乎所有的军官都跳出来。他们控诉旗主豪格,认为豪格丝毫不关心镶白旗军官军士,目的就是想着灭掉镶白旗。
本旗几乎所有军官控告旗主,这是大清国开天辟地的第一次,努尔哈赤创建满八旗以来,都没有出现过这样的事情。毕竟满八旗的旗主代表的就是权力。
多尔衮抓住了这个机会,命令朝廷做出了调查,调查之后形成的文书,列举了豪格大量的压制和随意处置镶白旗军官军士的行为,就连济尔哈朗看见了这些文书,也是皱着眉头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代善主持的商议,做出了决定,免去了豪格镶白旗旗主的职务。
不过究竟谁出任镶白旗旗主的事宜,因为济尔哈朗的反对,暂时没有人选。
如此看来,好像仅仅是豪格被免去了镶白旗旗主的事情,不会引多大的动静,其实不然,大清国的天平已经生了重大的倾斜。
乾清宫,郑勋睿拿着手中的文书,语气颇为严厉的开口了。
“内阁分析了很多有关大清国的情报,朕原来说推迟一个月进军,如今已经过去了接近两个月的时间,之所以一再推迟进军的时间,主要还是因为时机不是很成熟,可如此重大的情报,内阁没有能够分析到其中的内幕,朕有些失望。”
郑勋睿语气严厉是有原因的。
内阁对大清国局势的分析,出现了偏颇,内阁居然形成了一个观点,那就是大清国必定会在内耗之中急剧的衰落,甚至出现四分五裂的局面,到时候朝廷就能够轻而易举的灭掉大清国了。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认识,所以在进军大清国的时间上面,内阁两次做出延迟的决定。
郑勋睿为了能够让内阁真正做出准确的分析,两次同意了内阁的建议,不过现在他忍不住了,因为他已经看到了危险的出现,那就是大清国的睿亲王多尔衮实际掌控了镶白旗。
多尔衮和济尔哈朗两人都是大清国的俊杰,一人偏重于武,一人偏重于文,两人为了争夺权力,斗得非常厉害,不过郑勋睿很清楚,这场权力的博弈,很快就会结束的。
从实力上面看,多尔衮明显占据了优势,济尔哈朗以前领兵作战的时间不是很多,在满八旗之中的威望远远比不上多尔衮,这也是导致济尔哈朗在得不到支持的情况之下,一定会败给多尔衮。
但济尔哈朗此人,头脑非常的清醒,一旦权力博弈的大幕落下,他绝不会为了自身的利益,让整个的大清国四分五裂,同样多尔衮也有这样的认识,绝不会让大清国分崩离析。
如此郑勋睿可以断定,不管是多尔衮还是济尔哈朗,他们之中的任何一个人掌控了权力,短时间之内是不会展开大清算的,而名义上的第一辅臣代善,关键时候夜也会站出来,阻止内讧进一步的激化。
多尔衮与济尔哈朗之间的博弈,已经让大清国伤了元气,特别是满八旗镶白旗军官控诉旗主豪格的事情,大清朝廷是应该严惩此事带头人的,军队的稳固是国家的根本,非常时期,不管军官有多少的理由,闹事都是要收到惩戒的,想不到镶白旗军官的控诉和骚动,居然得到了朝廷的支持,这岂不是说满八旗军官今后对旗主不满意了,都可以闹事了。
更加关键的是,镶白旗的震动,不管从哪个方面看,都是权力博弈的结果。
大明朝廷在这方面有着深刻的教训。
如此情况之下,大明朝廷应该要出兵了,若是继续等待下去,等到多尔衮的权力稳固下来,八旗军的战斗力增强,则朝廷大军将要付出更多更大的伤亡代价。
郑勋睿直白的分析了大清国可能出现的诸多局面,最终落到一点,那就是大清国的睿亲王多尔衮即将完全掌握权力,以多尔衮的能力,必定会想方设法的增强大清国的实力,做好充足的准备,迎候大明朝廷大军的进攻。
不能够继续耽误时间了,朝廷大军必须快出击,从辽东和辽南两个方向展开全面的进攻,不能够给大清国更多的时间。
郑勋睿严厉的训斥,让徐望华和周延儒都低下头了。
两人最大的失误之处,就在于相信多尔衮与济尔哈朗两人很有可能展开火拼,如此大清国将一蹶不振,他们是依旧大明王朝以往的教训来分析的,只不过皇上的看法和想法完全不一样,认为大清国的满人能够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凝聚起来,抵御外界的进攻,所以在大清国权力归属尚未完成的情况之下,展开进攻,就是最好的时机。
在皇上训斥之后,徐望华马上承担了责任,同时建议内阁马上商议出兵的事宜。
瑞元四年年底,大明内阁做出了决定,在瑞元五年正月的时候出兵。
皇上的旨意更加的直接,朝廷大军将于瑞元五年的正月初五正式出兵,开始对大清国的征伐。
这一次出兵的时间和消息,都是严格保密的,除开内阁大臣与都督府的都督知晓,其余的文武大臣都不知道。
正式出征肯定是需要保密的,上一次准备出征,包括暂缓出征,都是皇上决定要直接透露出去消息的,而且效果是很好的,此番真正的出征,就没有必要告知天下了。
从十二月下旬到瑞元五年的正月初五,接近二十天的时间,朝廷大军开始了秘密的调遣,分批次的从北直隶各地出,前往广宁和西平堡等地,而真正出征的时候,从京城开拔的军士人数不会很多。(未完待续。)
(https://www.eexsww.cc/mingmochuanji/4571592/)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w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w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