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人心齐,泰山移,就冲开村这心往一处使的干劲儿,村子哪儿能起不来呢?
而在某一处山顶上,一村子真就打算“移”上一“移”!
这两天老胡的表姐结婚,他得过去另一个村子吃喜酒,刘曦光得知他要去哪个村子时候,顿时想到了袁忠。
他对老胡说:“我一朋友就在那边的山头上,你要是去吃喜酒,能不能帮我带声好,我们自从那次下火车之后就没见着了,我心里也惦念着,如果他要是问咱们村子,你就多告诉他点儿事情,这也算是我们俩人见面交流了!”
老胡爽快的答应了:“好嘞!”
刘曦光的一个小小心事,老胡一直也会当大事儿放心上。在吃过喜酒之后,老胡马不停蹄的就往大里庄赶去了。
虽然老胡有亲戚也住在这附近,但是他从来过这个什么大里庄。他甚至都没有想过,在这种地方,竟然还能有一个村庄?
大里庄是在近600米高的山顶上的一个小村庄,山路难走,四周皆是悬崖峭壁,一条羊肠小道弯弯曲曲的通往山下,稍不留神,脚下一打滑,那就不是简单的一摔了。
老胡哪儿走过这样悬的山路啊,这环境吓得他的腿得弯着一半,手抓着草枝子扶着石头,这才心里没那么慌。
“本来以为开村就怪困难了,怎么这个村比俺们村看起来还困难呢!嗨!这都是什么书记什么村庄嘛!”老胡自然知道,他这次过来找的,也是这个村子的书记。
都说穷苦老百姓不容易,但是现在干书记的,看起来真比老百姓更不容易!不赚钱,还得出多少力呢!
老胡边想着边往前走,再走上几分钟的路,他就听见远处传来喊号子的声音,虽然听不真切,但是他能听出来,喊的人可真不少。
他顺着这条蜿蜒的小路继续往上走,看见让他为之震撼的一幕。
十几位男人穿着背心,肩膀上扛着一个巨大的柱子,咬牙往山上走。这里的山上,可不是弯弯曲曲的,上面那一段路可都是直上直下的!
而且,相对于那十几位男人,水泥柱子那就是巨大的。何况这里的路,光是自己走都较为难走,更别说这么多人抬着一根大水泥柱子了。
他们每个人的背心都全部的湿透了,一张张脸上因为过度用力而略显狰狞,浑身的肉都紧绷着……
“一,二,上!一,二,抬!”他们胳膊搭胳膊,手紧紧抓着手,吼声震的老胡耳朵发麻。
他们那一双脚,稳稳的往地上一踏,就仿佛能把山给踏出来一个印子,身体从而稳住。
老胡微微弯曲的双腿又慢慢的直了起来,仰头看着往山上走的那群人。他没想到,自己竟然还能看到这样的一幕陡山“故事”。
他同时也非常好奇,他们这是干什么?
在老胡身边,也偶尔会有上前的村民,此时刚好又有一位村民经过,他赶紧叫住她,问:“大娘,他们这是在干什么呢?”
大娘回答:“俺们庄的劳力自己架电线杆子呢!”
“架电线杆子?”
“对啊,俺们村不是没电吗,村里想通电,就往上面架电线杆子通电呢。”
是啊,老胡他应该想到的,住在这样的一个山顶村子里,根本是通上电的。
可是……在这么高的一个山上架电线杆子,简直……相当难!
他又往上走了一会儿,这才来到村子里。此时他已经是累的喘粗气了,他抬手擦了擦头上的汗,开始打听袁忠书记现在在哪儿。
“俺们袁书记在村东头指挥架电呢?你顺着这条路往前走,走最前头往那边拐个弯儿就能瞅着了。”村民一边指着一边给老胡说。
按照村民指着的方向走过去,老胡果真看到了袁忠。袁忠此时正扯着嗓子指挥着架电的事儿,还时不时的上去搭把手。
老胡上前和袁忠打了个招呼,简单的说明了一下来意,袁忠了解情况之后,卷起来袖子请着老胡去旁边聊聊,这边都是大老爷们儿在喊着,忙着,不太适合聊天。
大里庄的村委办公室就在附近,袁忠就是带着老胡来办公室里坐坐的。
进来这件小屋,老胡大体看了一眼里面的摆设,不,这里应该说是:毫无摆设。
破旧的一个小屋子里,仅仅放着一张桌子,而这个桌子也没到哪儿去,四条腿勉强的撑住桌面,仿佛一碰就能散架似的。
这个办公室,和当初开村的没啥区别啊……
“来来来,大兄弟,坐,喝杯茶。”袁忠给老胡端过来一杯茶,老胡赶紧双手接过来。
“你们开村最近咋样啊?”袁忠听老胡说了,此次来的目的,所以在俩人坐下之后,他就直奔主题了。
“刘书记刚来村子那会儿,村子都不听他的,他非要动地,村民们又是恐吓他,又是排挤他,商量着要把他赶出村子去,他们一家子在俺们村子待的可真是不好受……”听到这里,袁忠的眉毛皱了起来,面上尽是同情。
老胡继续说:“不过后来在刘书记的努力与真心打动下,村民们可算是都相信刘书记了,都愿意跟着刘书记干了!”
这下子,袁忠的神态舒展了。他回答:“这样好,跟着干就行!”
“我们村子就这样,都是因为之前的很多事情,让我们村子内部矛盾不断,大家心都不齐。一个村子,老百姓的心不聚到一块儿去,这就很难往下走。袁书记啊,我看你们村就很不错,来的时候我都被被震住了,大家伙儿这个拼劲儿啊,我头回见这种场面!”
老胡这话可没胡说,他说的就是实打实的真心话,他怎么也是个村干部,去了那么多村了,真没见哪个村子能有这样的拼劲儿。
袁忠叹上一口气:“哎呀……大兄弟你这是就看到表面了啊,说我们村子人心齐,那我真的无话说,确实是人心太齐了,但是说我们村子往上走的路难走,也是真的难啊……”
大里庄的难,只有在大里庄生活的村民们知道。
这里于外人而言,都不称之为“大里庄”,而是叫“干山顶”,啥也没有的村子,一直都是周边人都清清楚楚的贫困村。
因为地理位置不好,大里庄的人出入极不方便,更是很少有人会往上头跑。村里的谁要是想下山卖头猪,都得把猪的四个腿儿绑在木棍上,找四个汉子抬着下山。
还有那回王东家赚了点儿钱,买了辆大自行车,高兴的多少户人家都想来瞅瞅,但是大家谁也没去。
为啥,因为在大里庄,买了个自行车那得放在山下面的亲戚家,如果得骑车,那得再去山下,这才能骑着走。大家就算是想去瞧瞧新车,也瞧不着。
现在已是最难熬,要是再往前推个几年,那时候大里庄更难熬,人均不过百元的村庄,是怎么度过那一天天的?
当时大里庄一件事儿成为山下那几个村儿的笑话,说是大里庄的一小伙子和山下一村儿的姑娘看对眼儿了,俩人交往期间,那姑娘问小伙子哪个庄的,他说了个他娘出生的村庄,愣是没说是大里庄的,俩人关系都特好了,姑娘就奔着和小伙子走一辈子的目标处的,小伙子这才坦白自己是大里庄的。
意料之中的,姑娘特生气,怨小伙子先前咋就没告诉她是大里庄的,这就是“骗婚”行为,相当可耻!
小伙子咋能不慌呢,他问那姑娘:“那……你还跟俺不?”
姑娘愤愤一句:“跟啥跟!谁不知道跟哪儿村儿的都不能跟大里庄的!咱俩,没戏!”
这件事儿被哪个村儿的一个“大喇叭”女人听见了,于是她真就成“大喇叭”了,传的十里八村儿的人都知道了,知道那个小伙子啊,谈个恋爱都不敢说是哪儿村儿的,真够可笑的。
不过这事儿要是真往深了去追究的话,真不能怪这个小伙子。
当时,大里庄的村民们都“卖庄”,什么叫卖庄呢,就是出了村庄,从来不跟别人说自己是大里庄的,家里亲戚是别的庄的就跟着说是那个庄的,反正就是不提自己的庄。
因为说出去说出去实在是……太丢人!丢人到都的话赶紧的把“庄名”给卖了。
村外面的人都说,大里庄就两多,哪两多?
地瓜秧和光棍多。
村里面的人说什么都不多,在这里的人,孬好是生存……
袁忠将大里庄的故事缓缓讲给老胡听,要知道,对于一个这样的村子,这些故事也不过只是一小部分而已,大里庄的那些话岁月里的贫穷事儿,哪儿是一天两天的就能说完的。
这边袁忠正说的感慨万分,那边袁忠也听的相当入迷,这时候,在办公室外面就有人喊了:“袁书记!您看看这杆子是放这里不?”
袁忠听了赶紧站起来,说:“我这就过去!”
他又回过头来对老胡说:“我这会儿忙,大兄弟你要不就等一会儿行吧,等我忙完之后我带你去俺家吃个饭!”
老胡连忙摆摆手:“不用不用,我不吃,我村里现在事儿多,我也得赶紧的赶回去了。”说到这里,他表示出一些可惜:“就是故事听不完了,不仅仅是我,还是刘书记想多听听你们村儿的故事呢。”
袁忠爽朗的笑笑,声音又透着点儿沙哑,他说:“想听那还不容易吗,我到时候给你邮封信就是的,写的详细的,刘书记不就好写信吗,这次我也来一封!”
“那敢情好!”老胡回答。
“但是……我就是一个没啥大文化的,写字也写不流利,不好看,到时候告诉刘书记,都别嫌弃就行。”
“怎么会嫌弃呢,俺们刘书记不知道得多高兴嘞!”
老胡其实我不太懂刘书记对面前这位袁书记的感情,明明没有太多的交集,但是通过交谈,就感觉出来两个人的关系很不错了。
这是为什么呢?
可能他们是一样的人,在振兴村庄的这条路上,那么迷茫,但是步子又迈的必须坚实,那么渺小,但是又不得不强大。
他们之间的关系感情,就变成了一种建设村庄的情谊了。
故事虽然没讲完,但是大里庄的故事在被打断的时候也是会继续的啊。从那个节点之后,事情又是怎么发展的呢?
村庄这样的现状,谁也没开始着急,村里的党员们,干部们就开始着急了。
那天晚上,袁忠、江一勇,江国文就开始收拾行李了。袁忠在屋里装吃的,江一勇收拾屋子,江国文则在山下的亲戚家擦着自行车。
三辆自行车,就是他们三个人的。他们想改变村子的现状,但是又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所以打算骑着自行车去外地考察考察,去望望那些大城市,都是怎么发展起来的。
江一勇和江国文都是大里庄村委办公室里的人,都是村子里的干部,俩人是亲兄弟的关系,两个人小时候过的日子相当苦了。
吃,吃不上。喝,喝不上。一顿饭就吃那个地瓜秧和野菜,还得分成三餐吃。那时候兄弟两个都在长身体的时候,但是天天吃不饱肚子。
有一回儿兄弟俩去山下,回家走到一半路的时候,因为缺营养缺的,实在是走不动道儿了,江国文就觉得眼冒星星的,再走没多久就晕到野草地上去了。
江一勇赶紧去扶起来,他没把弟弟扶起来,倒是自己我被带的晕倒在地上了,兄弟俩都躺在那里,谁也不想动。
江国文想回家,往前爬了几步,还是睡过去了。俩人醒过来之后,睁开眼就是满天的星星,有点儿像晕倒前眼睛里的星星,一样多。
江一勇问:“弟,还饿不。”
“饿。”
“饿成这样,难受不?”
“难受。”
江一勇看着星星,叹了一口气,说:“俺以后不想让别的人也跟我们一样,饿的走不动路。”
江国文揉了揉肚子,说:“哥,那我们怎么办啊。”
后来,俩人都干了一样的活,为了当初的那句话,真是没少为村庄出力。
袁忠和江家兄弟俩出这么一个远门儿,也没准备啥行李,主要是,他们也没啥东西可带。
所以,他们就带了一点儿糙干粮填饱肚子,剩下的全是山楂。山楂是他们种的,养的大还甜,他们不嫌一袋子的山楂沉,是打算边走边卖山楂,这就是路上的路上得花的费用了。
(https://www.eexsww.cc/mengshanchunqiu/255709/)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w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w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