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小说 > 历史军事 > 旅明 > 第419节 展布

坐在简陋接待室里的两位,就是未来的北京站站长薛海元和现任的天津站站长姚建设。https://

      姚建设同志最早的本行是电路设计,他是情报局靠着“内部挖潜”忽悠到情报战线的最后一个穿越者

      毕竟从去年开始,曹皇帝就已经不往新世界“请”人了,所以情报局现在是屡战屡败,忽悠来忽悠去,绝大部分身骄肉贵的老爷们都不愿去当狗特务。

      于是最后一位情报人姚建设,一出山就被分配到了天津这个重要地点。

      好在十七世纪的情报工作难度很低,从之前那些情报站的经验来看,其实主持工作的穿越者并不需要冒什么风险和压力,难度和后世的分公司没什么区别。

      所以姚建设这次就和老鸟薛海元一同来了京津――两家离得近,万一有情况,互相支援起来也方便。

      而今天出面接见各路前来拜访的人马,则是两位站长第一次在京津地带公开露面。

      由于人手紧缺,所以按照最新的指导原则,今后的情报站站长都将会有官方的公开身份,以便实施“一人一城”的战略。之前那种一明一暗的布局方式将会被淘汰。

      所以明人小吏陆水在屋里见到的两位站长,此刻已经穿上了低级文官袍服,头衔也成了“总兵衙门经历司经历”。

      经历司,是负责管理往来文移之事的低级文官单位。这个单位主要用于对接上级部门的文书和执行,在明代相当广泛,有点类似于后世的办公室――校长办公室,教育局办公室等等。

      总之,明代几乎大部分衙门都会设立下属的经历司。这样一来,经历司的“经历”,也就和后世的“主任”这个头衔一样,会随着上级衙门的级别不同而变幻莫测。

      譬如五军都督府经历司,就是正五品单位;而顺天府经历司,就只有区区从七品。

      所以根据这个特性,既不起眼,又什么事都能搀和一手的经历司经历,就成了两位站长明面上最好的掩饰身份了。

      另外,这个职务任命起来也很方便总兵府经历司是七品衙门,算是曹将军自己招募的半独立属官,只需要给巡抚衙门报备一声就可以,不需要经过吏部。

      今天天津本地的土著在校场见到的接待员,就是两位总兵府任命的经历了。

      陆水进屋后,两位在北人眼里依旧显得高大白净的经历先是简单和他寒暄了两句。接下来,和蔼可亲的薛经历和姚经历两人,便操着一口古怪的“南方话”,和陆水聊起了“家常”。

      陆水知道这是在“盘底”,于是他赶紧将自家情况简单介绍了几句,然后适当表示了一番对将军大人的“仰慕”之意――他知道外面还有一票大佬在等着,谈话很快就会结束,所以必须抓紧时间把“中心思想”表达出来。

      果然,五分钟后,双方初次接触就完事了。陆水在得到一个“好朋友要常走动,互相照应”的许诺后,高高兴兴地出了屋子。

      而两位经历则摆弄了一下桌上的录音机,笑着对陆水这个聪明小吏评价两句后,对守卫说道“请下一位”。

      跑来“勤王”的曹镇兵马,就这样开始了所谓的“休整”。

      没用三天时间,天津卫的文武官员就看傻眼了曹总兵自打窝进老校场后,不见他操练士卒,反而大肆会见宾客,往来商贾,把一场神圣的“勤王之行”,硬生生做成了充满铜臭味道的商旅之行。

      这个时候,曹总兵的背景也彻底在天津卫被吹爆了,是个人都知道他有钱。

      如此一来,曹大人就不可避免地吸引了土著目光,尤其是天津卫本地的文武官员。

      实在是这位南方总兵太过古怪了――穿越众每到一地,那些看上去貌似是“白撒银子”的行为,总能令土著感到不可思议。

      不论是大校场的修缮,还是烂泥洼的填垫工程,这些在官员眼中纯粹就是作死你姓曹的是客军,又不能在天津常驻,花如此巨量的银钱修缮驻地,这不就是脑残吗?

      天底下愿意掏自家腰包给别镇修缮兵营的总兵,大约也就是这位不差钱的曹傻子了!

      然而穿越众依旧我行我素,看上去一副要将傻事进行到底的姿态在冬季寒冷的工地上,曹傻子不惜购买大量煤炭,雇佣大批工人,彻夜不停,花费着比夏日高昂数倍的代价在拼命赶工。

      官员们没有注意到的一点是曹傻子雇佣的,很多都是流民。

      天津卫有没有流民?当然有,而且还是大批量的临时性流民。

      自从八旗大军南下后,京圜地区就有无数明人开始拖家带口南下避难。而天津作为漕运枢纽,既有便利的运河,又囤积着大批粮食物资,富人遍地,所以毫无疑问,这里就成了流民避难的第一站。

      那还等什么?某势力在穿越三年后,现在已经把这个套路玩到精熟了。

      第一步,雇佣大批流民干活。

      第二步,在这个过程中,充分给叫花子们展示什么叫财大气粗,救苦救难,待人以诚。

      第三步,甄别忽悠,打包装船运走。

      靠着这一套日渐熟悉的流程,现在帝国正在大明沿海的多个城市吸纳土著,效果显著。

      而这一次当北上几位穿越众见到大批北方流民时,口水都要流下来了丰富老家的人口来源是刻不容缓的,大批北方移民的到来,会令“国内”南方人居高不下的局面大大缓解,这是关乎到“长治久安”的重要国策,必须加以重视。

      一星期,只用了短短一星期时间,过去破败的老校场就像一块崭新的银币那样,重新矗立在了原地。

      原有的围墙现在已经修补了破口,而且被重新被抹上了白色石灰,还加盖了望塔,漂漂亮亮,整整齐齐。

      占地广阔的校场里,之前那些破烂的屋舍都经过了修缮,还在旁边加盖了一些临时士兵宿舍用双层砖和木料搭建的低矮房屋,缝隙中抹了水泥。

      这种临时矮房虽说采光差,逼仄,但是能挡住小冰河时期的冬季寒风,已经超过绝大多数普通人家的屋子了。

      另外,在已经垫高夯实的一部分烂泥场上,围墙和用砖木搭建的马厩,正在陆续延伸中。

      而最令土著惊奇的,则是从一艘运输船中吊装出来的一台小型锅炉。现在土著们知道,校场里那间经过改造,有着砖头烟囱的屋子是用来做什么的了。

      有了锅炉,就有了24小时的热水,也有了令士兵保持健康和卫生的澡堂。这才是真正的大杀器,要知道在小冰河时期的北方,大部分人是洗不起澡的,土著的卫生状况极其糟糕,各种病菌和传染病随处都是,令穿越众不寒而栗。

      当然了,这一切成果,都是和本地那些大商人脱不了关系的。

      包括招募流民,聘请工匠,组织大批建材,组织后勤补给等等这些看似流畅的工程,背后靠得都是大商人们从各处调集来的资源,两眼一抹黑的曹总兵目前肯定做不到。

      不过曹总兵也给了商人们足够的回报比起某一片地区的煤油灯和煤油代理权来,商人们这几天帮得这点“小忙”,送得那点粮食,又算得了什么?

      这几天里,从运输船卸下的那些货物,毫不意外地引起了当地商行激烈地争抢。这也是工程进度能飞一般前进的主要原因――商人们都把这看成了对自家商行实力的一种考验。

      七天后,初具规模,算是正式落脚的曹家军,又开始了新一轮搏眼球的活动。

      从这天早上开始,就有马群沿着土路来到老校场。马群的主人,是从口外而来的马贩子。

      马贩子手中不但有马,还有骆驼和牛群。

      作为漕运枢纽,平日里在天津集结的马帮是相当多的。这些人手里的马匹会沿着运河一直南下,江南那些富商用来拉车的豪华骏马,都是从此辈手中买到的。

      而今天赶着马群来老校场的,便是目前驻扎在天津卫最大的一个马帮。

      提前得到交待的马帮,赶来了将近三百匹蒙古马来供挑选,所以此刻校场上人喊马嘶,十分热闹。

      由商人们的马夫和熟知马性的一些常走口外的老护卫,此刻都在校场上,一边验看马匹,一边大声在讨论。

      而在这方面完全束手无策的曹家军,也只能束手无策了――穿越众终归不是神仙,所以出发时没有考虑到验马这一点。队伍里大部分都是南人,虽说有一些骑过马的,但是会骑马和会相马那可是完全是两回事。

      所以今天这场买马会,就只能拜托临时聘请来的马夫和护卫了,曹将军只管掏银子。

      轰轰烈烈的选马活动持续了大半天。最终,大部分肩高在13米以上的马儿,都被留了下来,总数达到了200匹。

      这个时候,旁边烂泥地新修的马厩就派上了用场。

      前几日送军需来的陆水,这时正指挥着手下民?帮忙,给马儿饮水和喂料――那些他亲手送来的黑豆,小麦和荞麦,果真如当日白帐房所说,都被满满地倒进了马槽,号称是要给马儿“上膘”。

      “还真是财大气粗啊!”陆水暗暗咂舌。其实在北方,这些黑豆陈麦和荞麦,本来就是很多军队和普通人家日常的食粮,根本没有所谓“马饲料”这一说。

      接下来到了结账的时候了。

      然后围在校场上的人,就看到曹家军的帐房一把将毡毯掀开,露出了下面垒起来的,亮晶晶,长方形的一堆铁盒来。

      旅明

(https://www.eexsww.cc/lvming/509188/)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w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w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