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子熟了,金黄一片。
这本是好事,但对于明军来说,又不是好事。
因为之前对清军南下最主要的一个应对之策,就是坚壁清野,要把战场放到苏松等地,放到环太湖地区,以长江、钱塘、东海、太湖、运河为枢纽,利用舟船水师之利,来阻击南下八旗精锐。
“稻熟了,清军也有粮了,再想阻滞他们南下,就难了。”
陈潜夫也是一脸凝重,多少百姓在盼稻熟,稻熟了就意味着无数人不用忍受饥饿,甚至在漫长的冬春季节,可以撑过去。
但是清军大举南下,这新熟的稻子,也会成为他们的补给。
“咱们跟他们抢收稻子。”
“没用的,”朱以海摇头,只要百姓家里有粮,清军就不愁粮食补给,府衙仓库里没粮,他们会从百姓手里强征。
明军不可能把所有江南百姓手里的粮抢走,这做不到也不能做。
现在能做的,只是尽量的打击清军的征粮队、运输补给队。
战争受伤最大的还是百姓,明清在苏松展开拉锯作战后,百姓伤害更深,但朱以海能因此就不打仗了吗,就放弃了吗?
不过清军战力更强,如果他们采取呆笨办法,一次性携带足够多的粮草器械,让辎重部队跟随主力一起行动,那明军想要袭击就很难,这个办法虽然呆笨,虽然成本高的多,但却还是能够支撑他们一路南下到杭州到绍兴去的。
正面打不了,只能换家,绕到他们后面去打了。
你主力也就这么多,你南下,我就北上。
互相伤害吧。
“让百姓尽量把粮食藏起来吧,要不然这个冬天会很难过的。”
“殿下,如今许多江南百姓弃地,背井离乡逃到浙闽,甚至是进入太湖岛上,东海岛上,各地山区去,崇明那边上报,如今几个沙洲上人口总数已经超过了五十万,人满为患了。”
朱以海听到这个消息也只能感叹,战争是如此残酷无情,逼迫着百姓无家可归。
“尽量安置,把一些人口转到舟山、玉环、象山等地去,另外,崇明几沙也可以多弄些工坊,做为我们长江口这个北伐前沿要塞。粮食不够,就从后方船运过来。”
明末时,崇明几岛就有二十多万人口了,岛上田地不少,收成是不错的,各沙洲的耕地其实不少,而且可供围垦的滩涂也多,除了潮土、盐土无法开垦耕种,其它沙洲都可围垦,只要先围堤再垦种便可,可供围垦的地有五六十万亩之多。
若是全部开发、耕种,崇明诸沙能得百万亩耕地,虽然要达成这个数字,围垦工程不小,但说明潜力很大。
何况崇明又不完全依靠农业,他处于长江口,联通两岸,本身渔业、盐业也很发达,运输船业也很厉害,完全可以进一步发展。
更别说现在做为抗清军事前沿要塞,还能成为造船、军工产业基地。
历史上郑成功都曾经想以崇明为抗清前线基地,后来在兵败南京后才转而去打台湾,当时的台湾虽大,但在郑成功的眼里,可比崇明差远了,连厦、金岛都远不如。
因为明末崇明二十余万人口,还依托着长江两岸巨大的人口,潜力巨大,但台湾孤悬海上,除了那些桀骜不驯的岛番,便是在岛上殖民的荷兰人西班牙人等,甚至那些山地生番还出草吃人。
早在郑芝龙以前,他们就曾经在岛上进行过移民垦荒屯田,但耗费许多,收获却不大,对于注重效率的海上势力们来说,这玩意太费力又不讨好了,还不如在沿海随便找个岛占了,搞走私贸易等,效益高的多。
郑也是后来在大陆的接连失利,才被迫转往台湾的。
朱以海现在也没精力开发台湾,但也已经跟郑芝龙跟张肯堂以及何腾蛟有提到过此事,让他们先派些人过去,与当地土人、荷兰殖民者等先接触交涉,做好前期的情报搜集,地理水文信息掌握。
等将来时机成熟,肯定要上岛的,他甚至已经先一步地图开疆,设立了台湾府,隶属福建,朱以海鼓励郑氏去收复台湾,甚至他给郑芝龙许诺,若郑氏为朝廷收复台湾,开疆拓土,那么朱以海将授封郑氏永镇台湾,就如黔国公沐氏永镇云南例。
甚至暗示封国公。
这其实就是相当于半个王爷藩镇。
又许诺台湾将来设市舶司海关,由郑氏兼管。
这条件可以说是非常惊人的,郑氏一直想要的既是独霸东南海上贸易之利的收益,又想要更高的政治地位,以保证这份权益的传承。
而现在朱以海给他郑芝龙开出这条件,既是让他去开拓台湾,更是有意要让郑氏出海,以此帮助何腾蛟、张肯堂他们把福建收归朝廷控制。
以台湾换福建,郑氏芝肯定不太甘愿,但朱以海还有后续手段,就是同意把厦、金也交给郑氏,甚至把福建市舶海关这些交给他们管,那郑氏就要好好考虑了。
毕竟这样的机会难得,随着朱以海在北方势力越来越强,守着福建的郑氏也就渐渐的处于下风,再者郑氏虽垄断海贸,但他也不过是趁着崇祯自缢后的朝廷崩溃,而短时间的控制福建,甚至也还没能真正控制福建。
现在这个控制力还在减弱,朱以海给他这样的条件,是很给他面子的。
虽然没封王,但许诺封国公,甚至世封永镇台湾,这是相当于大明朝对黔国公沐府的恩封,以前就沐家得一份。
谷</span> 这待遇,好的让人眼红。
郑氏想要的,朱以海现在给的够多够好,他当满足,这是交换。
当然,如果郑芝龙非不识好歹,朱以海也只能跟他骑驴看唱本走着瞧了。
“殿下,严公密报,江宁珠玛喇、巴山、和托三梅勒章京,领八旗七千五已经南下救援常州,他虽然尽力迟缓,但也无法再拖。”
朱以海点头,严我公做的够好了,八旗一拖再拖,拖了这么久。
“常州既然还打不下,那就撤了,别让八旗援兵给包了饺子。撤离前,尽量把稻子给抢收了!”
吴易、张名斌、卢象观等拿着严我公提供的康喀喇行军路线,半路伏击,接着又围常州,但打了这么多天,虽然也成功在奔牛镇和无锡歼灭了七百八旗,并击溃数千绿营,可康喀喇本部一千八死守常州,他们攻了许久,却始终难以攻下。
有城池可倚的八旗,督促绿营兵、民壮死守常州,虽张名斌等百计攻打,但死伤不小,仍只是杀伤了些守城清军,并无法攻入。
这也让本来还有些期待的朱以海明白,双方的实力仍然相差很大。张名斌也是统领一镇御营的,而吴易、卢象观等各部,又有水师人马增援,兵马不是不多,但在攻打常州城时,依然还是暴露了许多问题出来。
一是城坚难攻,二是八旗守城抵抗意志极强,明军虽众,但披甲少,虽有火炮,但在坚城面前,效果也不大。
打到现在,康喀喇依然有一千五百余八旗,他这次率两千五八旗加两千五绿营南下,打到现在剩下一千五八旗,损失其实也非常巨大,可他们抵抗意志很强,作战经验丰富,明军的各种攻城办法他们都有对策。
甚至想要依靠城中士绅间谍等内应开城,也不行,反倒是许多内应暴露,被满门抄斩,这家伙不愧是八旗勇士,能征善战。
“撤吧,这次打成这样,已经非常不错了,歼灭了差不多一千八旗,消息传回北京,估计满城都得哭丧。”
死一千蒙满八旗,就意味着一千个家庭要哭丧。
八旗总共多少牛录多少旗丁?
死一千,对他们来说,甚至超过明军死一万。
这个伤亡,对明军来说,这次已经是非常了不得的大捷了,何况还捎带歼灭俘虏了几千绿营?
又夺了江阴、无锡等诸多城,甚至苏州都两次被反正的吴胜兆、李成栋攻占献城。
康喀喇被揍的这么惨,可以说也是吴胜兆李成栋他们肯降的一个原因吧。
八旗迟迟不能南下,也让明军对苏松各地又犁了一遍。
巴山等终于南下了,那就不能再继续攻常州了。
“这次咱们数镇人马打康喀喇,提前知晓行军路线,半路伏击,又乘胜围常州,居然打不下,有点意外啊。”陈潜夫道。
“打不下是正常,真打下了才意外,要说这次伏击能败康喀喇就已经让我有些喜出意外了。兵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出来的,我们这次伏击康喀喇能够赢就非常了不得了,也不要要求那么高。”
“知道我为什么没让守襄阳和荆州吗?”
“不是孤不知道这些地方重要,只是现阶段让诸将弃守他们会很高兴,可如果真让他们坚守,你以为有几个人能做到?他们愿守吗,敢战吗?”
“当初左良玉号称”拥兵八十万都弃襄阳南下,刘良佐十万兵守淮一箭未发全军投降,长江水师六镇不敢迎敌,还不够教训吗?”
“孤就怕这坚守令一下,那些将领根本就不听旨意,到时怎么办?就算守,他们也没这实力守的住,到时赔了夫人又折兵,得不偿失。”
朱以海的御营,现阶段都没有正面战八旗的实力,更别提湖广等地的地方部队了,忠贞营攻荆州,号称二十万,实际战兵不过两三万,披甲兵也不多。
拿下襄阳的郧阳部队,不过四千残兵。
他们拿什么守呢。
“那从常州撤退后,接下来呢?”
朱以海想了想,“避敌锋芒,找机会就偷袭一下子,能打就打,不能打先避着,让长江水师、浙直水师、御营水师都退回崇明来,跟随我一起北上行动,吴易的漕标、和卢象观的忠肃营继续留在太湖一带,张名斌把世忠营带到崇明来。”
“江阴等各城中的明军,拆完城就赶紧撤离,别让鞑子给围了。”
·····
朱以海沿海岸北上,刚抵达崇明,便收到了一连串的坏消息。
“蕲州兵溃、黄州兵溃、武昌兵溃、汉口兵溃,湖广大溃!”
(https://www.eexsww.cc/haishangshengmingdi/665634105/)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w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w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