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又有战事!
鞑靼部居然打败了瓦剌部,瓦剌部的首领马哈木狼狈逃走!
马哈木是被大明册封过的!
不仅如此,鞑靼部居然选出了本雅失里为可汗!
并且悍然向宁王发起挑战!
宁王没有防备之下,居然中计,折损千余!
消息传出来,金陵沸腾了!
北方蛮族,又来挑事了!
忍,是不可能的!
不少文人士子都聚集到宫门前上书,要求北击鞑靼,决不姑息。
一些人还当场写血书,投笔从戎,效命疆场!
消息是从皇宫里传出来的!
这意味着什么?
不少大臣也琢磨出味来了!
消息从宫中放出来,这是陛下刻意为之!
就是要看看社会各方的反应!
显然,依陛下的性格,绝对要给鞑靼部一个迎头痛击!
果然,几天之后,在奉天殿,朱元璋抛出了这个议题:对于鞑靼部,打,还是不打?
官员们又分成了两派:急战派、缓战派。
急战派认为,必须以最快的速度给予反击,以摧枯拉朽之势予以歼灭。
另一派是缓战派,不是不战,而是缓战,做好万全准备之后再战。
缓战派的代表是礼部侍郎王清选。
“陛下,鞑靼部入侵,事起仓促。如果我们仓促出战,恐怕中了他们的圈套。”
“不如,先派出使团,宣谕、申斥加警告!”
“如此做,是因为大明初建、国库不足。北地各要塞,要按照陛下提出的修墙、屯粮之方针,不主动出击,耗敌耐心,待其自去。”
王清选的说法,倒也合情合理。
朱元璋第十九子被封谷王,建藩于宣府。
在就藩之前,朱元璋特意向谷王提出了修墙、屯粮之方针。
谷王按照这一方针,修建了常峪口至大境门60余公里的长城,还将边塞小城宣府扩建为周长24里的边塞第一大城。
谷王的做法,得到了朱元璋的高度肯定。
王清选搬出了朱元璋的方针,进一步增强了说服力。
耗敌耐心,待其自去,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因此,不少官员特别是礼部、都察院的官员们都站出来,支持王清选的缓战建议。
「派出使团宣谕、申斥加警告?难道嫌大明死的人少吗?」
「派出使团是在双方还没有撕破脸的情况之下。」
「鞑靼部已经死杀了大明使团,你再送个使团过去?」
「不主动出击?大明何时成缩头乌龟了?」
听到朱允熥的心声,朱元璋很是欣慰。
咱三孙这次是真要跟鞑靼部干一场了。
那天看过朱棣之后,朱元璋和朱允熥好好谈了谈。
朱允熥答应北上。
朱元璋又提出每三天或两天要把他接到朱允熥身边。
就像前几个月他在西域与养心殿之间定期切换一样。
朱允熥当即答应,朱元璋十分高兴。
三孙,明事理呀。
三孙再也不把咱当拖油瓶,再也不烦咱了!
咱跟着三孙,也有个极大的好处!
要是三孙与鞑靼作战,需要宁王、谷王等塞王配合,咱就得出面了。
咱不出面,宁王、谷王他们不可能听从三孙的调遣。
朱元璋沉下脸道:“咱打下西域,国库耗费多少钱粮?”
这个问题让大殿顿时静了下来。
不用户部回答这个问题,大家都知道答案。
两年前,从应天出发之时,陛下也就带了五百名火器营,还有吴王等人。
这一路上花费的钱粮都是地方府县提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从嘉峪关之战开始到最后控制整个西域,朝廷没有出过一粒谷、一文钱!
自从陛下、吴王带着六万明军西去之后,大家都以为他们死在了沙漠。
根本不可能给他们送粮饷。
是啊,打下那么大的西域都不用一文一谷,那么打鞑靼呢?
王清选道:“陛下,打下西域不费钱粮,那是因为有您在。”
王清选的话让大臣们感到,这次,难道陛下又要亲征吗?
陛下亲征,谁来监国?
朱允熥?
朱元璋道:“咱定了,此次北征,任吴王为总兵官,佩征虏大将军印,辖制各塞王兵马!”
殿中又是一片寂静。
武将们一片欢腾,特别蓝玉和沐英等人。
看看,一有战事,还得是吴王出马!
在陛下看来,打西域不费一文一谷,那是吴王的功劳!
因此,这才派吴王朱允熥北上!
并且还是总兵官,辖制各塞王兵马!
上次打西域,有陛下跟着。
这回打鞑靼,陛下让吴王单独前往。
这分明是一种培养和锻炼!
陛下之所以没有直接公布储君,但答案已经呼之欲出!
总兵官,辖制各大塞王,这说明什么?
吴王的地位在各大塞王之上。
陛下释放的这个信号已经十分明显了!
“燕王所带十万兵马,已完成黄河险段大堤的修筑,即刻返回北平,直属吴王指挥!”
陛下居然把燕王的兵马划给了吴王!
燕王还在狱中待着,那么燕王的封地怎么办?
朱元璋又道:“北地战事有吴王,咱不担心。”
「老朱,不要再说了啊。」
「再说,我就把你扔到西域去。」
朱元璋立马从沙发上弹起来,想把咱扔到西域?
咱离开沙发,看你怎么扔?
三孙不让咱表扬,那就换个议题。
“咱最担心的是,府县的官吏是不是在认真做事!乡村的田地是不是尽耕尽种!那些游荡于民间的歪门邪派是不是活动猖獗!”
“咱登基以后,不知道田地的粮打多少,是减产了还是增产了,铁冶厂打出的铁够不够用。”
“因此,咱定下了,每隔几天,咱就要微服出宫,遍访各地,察百官尽职,访民间疾苦。”
“在咱出宫私访期间,不能没有主事!”
文武百官听到这里,不禁疑惑起来,陛下要经常性地微服出访!
出访期间,不能没有主事!
那意思是,选出一个人代替陛下理政!
代替陛下理政,相当于监国!
“咱外出私访期间,由燕王监国。”
大殿更静了,落针可闻。
燕王,监国?
吴王,出征?
陛下如此安排,究竟有何用意?
到底是重用燕王,还是重用吴王?
陛下密旨中的储君到底是谁?
所有人全都糊涂了。
(https://www.eexsww.cc/gouzaidamingwobeizhuyuanzhangtoutingxinsheng/609106/)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w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w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