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忧色更甚,他问:“妈,爸先前几次吃了什么药啊?”
“啊?”李母怔了怔,说:“第一次是大夫药箱里随身带着的药丸,专门治便秘的。”
至于到底是什么,李母就说不出来了,她也没文化,她看向刘三全,问:“刘大夫,第一次是吃的甚?”
刘医生回答:“急备丸。”
李母看向了李可。
李可皱了皱眉,问:“大黄,巴豆和干姜,三物急备丸?”
“嗯。”刘三全应了一声,随即立刻转头:“后生,你咋知道?你是学医的?”
李可还没说话呢,李母就忍不住道:“我儿是知识分子呢,看的书多,懂得多。”
刘三全又问一遍:“你是学医的?”
李可摇了摇头。
“哦。”刘三全立刻没兴趣多问了。
李可问母亲:“吃完药之后,咋样了?”
李母道:“原本你爹就头晕眼花,吃完之后吧,见一下没拉出来,你爹就一次多吃了几颗,然后倒是拉出来了,不过他又说身上发麻,头晕的更加厉害,然后就更加拉不出屎来了。”
李可皱眉道:“爸,你咋胡乱多吃药呢?”
李父理直气壮地说:“省事情嘛,再说没有拉出来,可不得多吃药嘛!”
李可都服了他爹了,然后他又问:“然后呢,吃了甚药?”
刘三全主动回答说:“开了承气汤。”
李可讶异道:“承气汤?”
李母接着说:“也是那个小大夫开的,你爹这次就没敢多吃了。吃了三幅药,才拉出来。哎呀,那个拉的可多了,得有一大盆吧。”
“但是拉完之后,你爹又说身上又冷又痛的,躺都躺不得了。然后拉完这一次之后,又拉不出来了,又跟以前一样了。”
李俊在旁边补了一句:“再后面刘大夫就来了,刘大夫也开了次药。爹吃了之后,身上还疼,头也更晕了,脸都红的厉害,还是拉不出来。”
听到这话,刘三全脸上有些悻悻然,但也没说什么。
李可看向了刘大夫,问:“刘大夫,你开了甚药?”
刘大夫不悦道:“地黄汤。”
然后就不肯多说了,他也烦着呢。
李可则在旁边思索,脸色也愈发的沉重了。脑海中不停有知识点跳出来,可是都很杂乱,没什么条理。
李可心里稍稍有些慌乱,不知道该如何操作。实话说,这是他第一次临床诊断病人,昨晚火车上乘务员大姐的腰痛不算,那个太简单了,他父亲的病就复杂太多了。
“可,你咋了?”李母见李可脸色有些不对。
李可扭头看自己母亲,赶紧摇了摇头,回过头来,心中更添几分焦急。
李俊见自己老哥脸色变换不停,他嘀咕道:“咋了嘛,脸上阴一阵,阳一阵的。”
“你说甚怪话,咋这样说你哥?”李母立马不乐意了,她这心偏的很。
“阴……阳……”李可瞳孔立刻放大了几分,耳旁顿时响起了老黄那慢悠悠的声音。
“《黄帝内经》有云,‘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天下万病,皆不会离开六经八纲之范畴。”
李可豁然抬头,脑海中顿时有思路了。中医的医理就是“执简驭繁”四个字,天下万种疾病,无论疾病怎么变化,皆不会出六经八纲之范畴。
而这八纲又以阴阳为总纲,里、虚、寒,为阴,表、实、热,为阳。诊断之时,要先辨阴阳。
便秘自然也是如此,也分寒热虚实。
《素问·举痛论》曰“热气留于小肠,肠中通,瘅热焦渴,则坚干不得出,故闭而不通矣。”论述的是实热导致的便秘。
《伤寒论·辨脉法》则曰:“其脉浮而数,能食,不大便者,此为实,名曰阳结。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硬,名曰阴结也。”
这就是论及阴阳了,并且张仲景还提出了寒热虚实的发热病机,并且给出了相应的方子来进行治疗。比如承气汤的苦寒泻下,麻子仁丸的养阴润下等。
此时,中医对便秘的病机分析就基本成熟了。
李可皱起了眉头,有了思路,就知道该怎么走了。
李俊和李母光看李可表演了,一下抬头,一下低头,一下皱眉,一下咂摸嘴的,两人都不知道他在干啥。
李可又看了一眼刘大夫,病历很重要的一个意义就是排除错误选项。
初诊时,用的是三物急备丸。
中医治病讲究,以偏纠偏。所谓平人者,不病也。人身体处在一个平衡的状态下,是不会生病的。所以中药的目的,就是用相反的性能去把身体的偏向给纠正到平衡的状态。
三物急备丸是热药,治疗的实寒沉积证。效果是先下后闭,头晕更甚,浑身疼痛,治疗失败。
因此,不是实寒证,排除!
二诊,用了承气汤。
承气汤为苦寒泻下药,治疗里实热证。效果是便下倾斜如盆,而后再度闭塞。外加浑身冷痛,不得卧。治疗失败!
因此,不是里热证,排除!
三诊,用了地黄汤。
地黄汤为滋补阴虚之证,是想以养阴润之。但服用之后,却是头晕更甚,外加眼花,小腹疼痛,大便更加不下。治疗失败!
所以,不是阴虚,排除!
然后……然后……嗯?
李可顿时懵了,没然后了,八纲撸完了!
说好的执简驭繁呢,说好的天下万病不离六经八纲呢?
李可傻了。
李俊和他老妈对视一眼,他哥怎么一个人一台戏啊?
李可懵了一会儿,才想到八纲里面还有一个呢,表,难不成是表证未除?表证未除会导致便秘?
他父亲有头晕和身痛,也可以说是表证的表现,但仅靠此,是不能断定的。
所以李可就想上前去给他父亲摸摸脉。
但他又有些迟疑,中医上的脉象有二十多种,他目前只掌握了最基础的四种,浮沉迟数。
这是最容易上手的四种,不是李可不努力,而是确实没这个条件,他是在坐牢,又不是去进修?
初学者怎么才能学会脉诊呢?跟师父一年,每天给来求诊的病人诊脉,师父诊一遍,你再来一遍。一年之后,基本上就掌握了。前提是你师父要会脉诊,第二个是来的病人不能太少。
但在狱里,哪里来的这种条件,你上哪儿去找病人啊?谁给你的权利去治病啊?
所以李可只学会了理论知识,老黄带给李可的也只是医学上的启蒙。
对于初学者来说,浮沉迟数,四个脉,最好诊断。因为浮脉在表,轻轻碰上去,就能摸到了。按照《难经》的说法,叫脉在肉上行。
沉脉则是要用力按,《四诊抉微》上说:沉行筋骨,重手乃得。
至于迟脉和数脉,会数数就成。
如果是表证的话,一般会表现出浮脉。浮脉主表。
李可是不擅长脉诊的,但这里不是有会的嘛,他问:“刘大夫,我爸是什么脉象?”
刘三全松开了李父的手腕,道:“沉迟脉。”
李可脸抽抽了一下,沉脉主里啊。
刘三全挠了挠头。
李可也挠了挠头。
然后两人同时摸了摸下巴,眯着眼睛看着前方,神情茫然。
得,两人全懵逼了,给整不会了。
(https://www.eexsww.cc/dayilike/682178368/)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w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w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