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是正值农忙时节,但洛阳城毕竟是有几十万人口的大都市,城内每天都是异常热闹。而且太学和洛阳大学正值旬休,学子们呼朋唤友、涌入南市,享受着难得的假日,整个市都是人来人往、熙熙攘攘。
这天巳时,位于南市东门的“与食俱进”酒肆挤满了前来用餐的学子:这座酒肆景致好、菜品和美食多、酒水纯正不掺假,兼且价格公道,因而每天都有大量食客结伴涌来,生意格外火爆。
门外,杨集走下马车,目光打量着“与食俱进”酒肆。这是他家众多产业之一,只是杨集以前不曾来过,如今一看这“与食俱进”酒肆,心下不由欣然赞叹:
这座酒肆白墙黛瓦、飞檐斗拱,风格极具南方特色,比起大兴城的“不醉不归”少了庄严粗犷、雄浑大气,但却充满低调却奢华的文雅风韵,若非早知这是酒肆,杨集真以为这是以文艺为生的大型青楼了。
车轮辘辘,一辆马车停在杨集不远处,杨集的舅兄萧璟和萧珣从车上走了下来。
萧璟是萧岿第四个儿子,在萧家一直没有存在感。萧家已逝的前任家主萧琮面对强势崛起的杨集之时,觉得有时候公私难分。他为了把公事、私人情份区别开来,便把萧璟继给了萧颖之母,让他成为萧颖的亲兄长,专门负责论亲情。而他和萧玚等人面对杨集之时,则是公事公办、不论亲情,一切以萧家利益为上。
此举虽有掩耳盗铃的嫌疑,然而在皇帝、世家门阀面前,却是一项非常好的安排。某种程度上说,如果杨集出了事,萧家也只有萧璟受到牵连,余者,尽皆平安无事。
萧家如此“公私分明”,其实也符合杨集的心意,他也因此和萧颖的“亲兄长”萧璟走得比较近;对于其他人,都是以自身的利益为上,双方也是因为在同间萧璟充当“调和剂”,避免了误会和麻烦的发生。
“文会,你可真会拉生意,竟然让我这个作东的‘主人’来你家的酒肆请客。”萧璟是殿内省尚衣局主官尚衣奉御,品级是正五品,他本想在温柔坊某个文雅的青楼宴请杨集的,不料杨集虽然答应出席了,但却说怕萧颖误会,然后让他在“与食俱进”设宴。
作为萧颖的兄长,他又能如何?总不能强行拉着自己的妹夫去逛青楼吧?
“兄长此言差矣!”杨集朝两位舅兄拱了拱手,笑着说道:“与食俱进景致好、环境优雅,不但有烧刀子、竹子酒、西域葡萄酒,而且还有宫廷佳肴、民间美食,并不比其他地方差,而且在自家酒肆吃饭喝酒,比较安全。既是如此,又何必把钱送给别人?”
旁边的萧珣忍俊不禁,打趣道:“文会,你要是差钱,世上就没有富人了。若你手上暂时拮据,为兄倒是可以周济一二。”
杨集顺势道:“我家是不差钱,但家里的钱都在阿颖手中的账册之中,你妹婿我身上连枚铜钱都没有。若是兄长周济几万两黄金,我绝不嫌少。”
“我说不过你。”萧珣拱手认负,毕竟杨集表示了他对自家妹子的满满的尊重和疼爱,如果作为舅兄的自己再说笑下去,那就没意思了。
“姑耶、阿郎,雅间已经安排好。”负责安排宴会的萧家管事很有眼色,见他们舅郎“寒暄完毕”,很是“及时”的出声救场。
杨集适可而止,就势向萧璟、萧珣拱一拱手,微笑道:“兄长请!”
“文会,请!”萧璟、萧珣还礼道。
“与食俱进”主要是面向中高层人群,整体呈现出“前院后店”的布局。前院如若庭院深深,环境优雅的简略的园林一般,这里一树鲜花、那里一丛修竹,水边柳树下备有石桌小几。管事引着几个穿过一道月洞门、穿过花架,又是一道宽敞的九曲抄手游廊,长廊之内有许多身穿儒装的文士闲看烟雨。
进到“店”,只见一楼的大堂之内坐满了文士,他们要么与好友谈论近况、要么是在谈论天下事,但更多是谈论朝廷即将任用的大批预备官员。
朝廷在陇西李氏大案、及其后续的反腐反贪行动中,拿下了大批贪官污吏。朝廷对于空出来的职务也进行了多次探讨;依照各大派系和各大世家代表的意思,朝廷应当把这些职务安排给有执政经验良吏;等这些人升了上去以后,再把他们空出来的职务,安排给有口皆碑的地方“士绅”、士子。
然而杨集不答应:一来是他知道主官之下的次官、低层官员,绝大多数都是犯事主官的帮凶,同时也是各大派系的人:之所以没有被拿下,是他们不显眼、被保护得比较好,若是这些人上去了,与以前其实没有多少区别。
二来是朝廷准备的预备官员之中,多数是明明有才却因为没问路而无法出仕的寒士,如果长期无法上任,不但是对人才的浪费、让阶级冲突进一步加剧,而且不利于杨广用寒士“稀释”世家门阀的政策。这些人的希望要是变得失望、绝望,他们肯定认为朝廷不公、皇帝在欺骗他们,最终又会影响更多人,从而加剧社会阶级的对立。
杨广肯定是站在杨集这边的,然而“反方”说得也没有错,毕竟预备官员是一群纸上谈兵、没有半点执政经验的“赵括”,朝廷如果贸然让他们担任要职,他们搞不好会把本来很安定的地方治得一片大乱。
对于各个派系的观点、杨广的顾虑,杨集心中其实也很认同。于是建议朝廷从三省六部、各寺监抽人去担任主官,以此来淬炼和考验“不食人烟火”的中枢中层官员的实务能力;而中低层官员则由预备官员接手。
如此一来,各大派系即使想反对却也站不住脚了,因为人们认为中枢官员都是强者,朝廷此时让他们去处理“简简单单”的地方政务,完全就是手到擒来之事;如果他们不敢接新的安排和任务,说明他们完全没有实在的能力。
各大派系和各大世家代表无法反驳这个理、过不了这道关,更无法对杨广敷衍了事,只好答应了。
在这场争论中,萧珣其实也是受益人之一,他原本是秘书省正从六品上的秘书郎,然而经此一闹,被朝廷外派为汉阳郡太守。
汉阳郡隶属梁州,其北部是雍州天水和陇西郡、西北是凉州临洮郡,它虽然只是一个下郡、太守的品级也是从六品上;然而论及实权、机会,少说也是秘书郎的一百倍。即将上任的萧珣的后台又强又硬,根本就不怕有人恶意打压,只要他在汉阳做出一番政绩,很快会能升上来。
萧珣有抱负、有才华,既不怕做事、也不怕难题;他怕的是没有做事的机会。如今好不容易获得机会,心中自然是高兴万分。
萧珣也知道杨集没有意识到这些“小事”、没有把这些小事放在心上;可他作为受益人,绝不能故作不做、必须有所表示才行;所以他今天专门让兄长出面宴请杨集,以示感谢。
此时听到士子们议论纷纷,萧珣笑着向杨集说道:“这些食客如果知道与食俱进是王府的产业,又知文会就在眼前,真不知他们会有什么反应?”
“我的好名声主要集中在边境和军队。而感激我的人,也是饱受异族祸害的边境百姓。”杨集呵呵一笑,说道:“而腹心地带的士子既不知异族凶残、不知边境百姓所受之苦,也不知我为什么要大开杀戒;所以他们在人云亦云之下,多数说我杀戮过重、坏了天朝上国良好名声。甚至还有一些人怪我挑起纷争、给大隋惹下无数敌人。眼前这些人如果知道我在这里,说不定会蜂拥而上,将我痛骂一顿。”
“那种自以为是的蠢货自古即有,而且还不少、以后也会有。你理会他们做甚?”萧珣摇了摇头,不屑的说道:“你要是理会这种比奴隶更像奴隶的狗东西,那就是自降身份、全了他们认为的不畏强权的‘美名’。”
“兄长所言极是!”对于萧珣的论调,杨集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他虽然打压世家门阀,可是凭良心说,世家子弟的确非常高端,他们虽然会因为利益相悖而做出一些震惊天下的事情,可是多数世家子弟心里都有一杆秤,他们知道什么叫是非对错、是非曲直。
然而许多目光浅短、学识有限,思维局限于“村镇”的学子,却自以为是。他们为了证明自己很了不起、很有见识、弥补他们可怜的自尊,向来喜欢用贬低名人志士的方式来展示自己。别人拿实证来与他争辩对错之时,他还摆出一幅不畏强权的面孔。可是一旦有人计较和追究,他比奴隶还没有骨气、表现得比狗还像狗。
他们所走的通向楼梯的路,由一排排格子突一般的木屏风隔着,一楼用餐的人如果不是专门注视,并不会看到将往二楼、三楼的客人,一行人将至楼梯口,只听到屏风后面有人说道:“突厥自启民可汗病逝,已经一分为三;始毕可汗和处罗可汗、颉利可汗各自为王、自立一方,据说阿史那兄弟三人都派使者南下,希望获得大隋支持。而启民可汗是我大隋扶立起来的人,且对我大隋恭敬有加,如今他虽已逝去,可是继承其位的始毕可汗乃是正统,我认为朝廷倾向于支持他,不知诸位以为如何?”
“启民可汗貌忠实奸,与卧薪尝胆的勾践十分相似,其表现出来的恭恭敬敬都是为了打消我大隋的担忧和疑虑。若不是他在步迦可汗南下之时,不慎暴露了实力,我大隋尤自被他蒙在鼓里。”另外一人说道:“与之相比,始毕可汗不经突厥乱世之苦、不知我大隋之实力,对我大隋的敬意也远不如其父,我大隋如果帮他歼灭处罗可汗、颉利可汗,他定然与我大隋为敌。所以我认为狼子野心的突厥人,不足信、不足为友,朝廷使其三兄弟争斗下去,方是符合我大隋之所需。”
这个论调也是朝廷的共识,并没有什么新颖之处,但杨集听了,还是透过窗格看了过去,目光看到说话的人,不禁笑了起来。
萧璟看了一眼,见那名士子气质儒雅、非同于常人,又见杨集面露笑意,忍不住好奇的问道:“文会,伱识得此人不成?”
“有过一面之缘!”杨集也不隐瞒,笑着向萧璟说道:“这七人全部是荥阳人士,其中有六人是郑氏旁支子弟,且以主位那个郑纶为首;而说话这人名叫张亮,他们是去年科举乙榜的考生。我和他们吃了一顿简餐,不过他们并不知道我的真实身份。我看他们谈吐不凡,事后专门关注了一下,张亮和郑纶都考成预备官员了。”
“原来是荥阳郑氏子弟,”萧璟微微一笑,问道:“听你的意思,比较看重张亮、而不是郑纶?”
“对!”杨集点了点头,说道:“我对他们倒是没有门户之见,郑纶是荥阳旁支,早已失去郑氏的庇护,与寒士没有区别,他才学虽然不差,可他中规中矩,好像没有自己的思想。而张亮才思敏捷、举一反三,潜力很大。”
这也是杨集与他们接触后,所得出的真实的感受,而不是受史上的张亮影响。
“原来如此!”萧氏兄弟听到杨集好像没有特别放在心上,也就没有重视;只因类似张亮的人其实非常多,不是说他们没有才华,而是他们缺乏机会。
三人稍停留,便收级而下,直接走向雅间所在的三楼。
刚到楼梯口,就听“砰”的一声臣响,继而是一个女子的哭声从传来,间杂咒骂之声:“一个唱曲的歌女而已,竟然装三贞九烈,骗谁呢?”
“就是,突厥使者是我大隋最尊贵的贵客,他们看上你,那是你的福分。”另有一个愤愤不平的附和道:“使者看得起你,让你喝杯一酒,是你祖宗十八代积下的福气,然而你非但没有领情,反而推三阻四,简直是丢尽了我大隋的脸面!”
闻言,杨集和萧璟、萧珣,以及紧跟其后的随从们同时止住脚步,每个人的脸色都相当难看。
就在这时,那个雅间传了叽里咕噜的声音,萧璟和萧璟虽不懂具体说什么,可他们能够从语音、语气听出对方是在劝说,萧璟看了杨集一眼,说道:“文会,他们说的好像是突厥话、又像是鲜卑话,可知他们在说什么?”
在突厥之前,北方草原各个部族和各个族群之间没有共同语言、没有共同文化、没有共同文字,这种没有纽带的情况,其实也是柔然坍塌得那么快的原因之一。但是突厥汗国成立之后,非但推出同音同语的政策,还创造了突厥文,逐渐使突厥文成为草原统一、通用的文字。而突厥语和突厥文字(阿尔泰语)也在大势上,成为横贯东北亚、中亚、西亚的主流语言和文字,甚至长城以北和凉州一些地区也受其影响。
幸好突厥汗国亡得早,否则的话,突厥语和突厥文,势必成为汉家文明最大的威胁之一。
杨集不会写突厥字,可他会说突厥话,此时听了萧璟的询问,立刻说道:“他们说的是突厥话——突厥人说自己十分认可歌女舞女的才艺,于是按照突厥礼仪向最出色舞女敬酒, 以示自己的认可和敬意。这的确是突厥人的风俗和礼仪,并没有别的意思。此外,他们还劝陪伴他们的人千万不要为难歌舞女,甚至有人还因为庇护他们所欣赏的歌女舞女,与陪伴者争执。”
萧璟、萧珣等人听完杨集的话,目露不可思议之色。而主客双方所带的随从甚至露出极为愤怒之色:他们本以为是突厥人作怪,所以个个都想踹开房门,然后狠狠收拾突厥人一顿,给同族出气。然而他们做梦都没有想到竟是自己人欺负自己人,而突厥人,竟然在帮大隋的歌女舞女。
就在宗罗睺愤怒的打算请命入内砍人之时,又有一个装腔作势、故作深沉的声音响起:“某奉圣人之命招待突厥使者,自当尽力体现大隋热情好客一面。尔等不过是微不足道、蝼蚁一般的歌女舞女,竟然胆敢斥责使节、折我我大隋之礼。难道你们真以为与食俱进是卫王的产业,就能无视礼仪国法、为所欲为?”
“言之有理!”一连串的溜须拍马之声,立刻传了出来。
“文会!”萧璟已经气得满面通红,他目视面沉似水的杨集,沉声说道:“虽然为兄一向不喜打打杀杀;可此刻,好想把这几个卑躬屈膝、不知廉耻、丧失国体的狗奴才凌迟处死”
此时此刻,萧璟怒到了极致,他不是为了讨好杨集,也没必要去讨好。而是里头说汉语的人,实在太失国体了。
其罪,当诛。
萧珣亦是怒不可遏,他咬牙切齿的说道:“文会,你们抓人、我来砍。”
(https://www.eexsww.cc/dasuizhuchenfu/741115592/)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w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w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