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师。
皇极殿。
相比于海州的地动山摇,此处则是静寂一片,所有人都在等待。
“我太祖高皇帝出身草莽,深知民间疾苦,自从他顺天承命,率领义军,驱逐蒙元,建立大明以来,他最关心和最在意的就是底层百姓的生计,因为担心官府多取,所以定下三十取一的财税之策,对各地官府的税收,不要求多,只要求够用即可,也因此,不说汉唐宋,比起蒙元,我朝的岁入也都是极少的。”
隆武帝清朗的声音,在殿中响起。
“高皇帝优待读书人,给了读书人很多的减免,后来,成祖皇帝又加码,朝廷的各项优待更多也更深,最初并没有定制,完全是随心所欲,看人下菜碟,一直到了世宗皇帝(嘉靖),朝廷才制定具体的章程,这也才有了秀才十亩,举人出身的,最多能到五百,翰林宰辅,最多两千亩的惯例。”
“这么少的岁入,要养兵,要征伐,要赈灾,要抚民,实在是捉襟见肘,稍有天灾人祸,朝廷就拿不出钱来。”
“因此,我朝欠俸欠饷的事情,从开国到现在,几乎是年年都有。”
“到了世宗皇帝(嘉靖)的时候,我大明财政,其实已经是支持不主了,但幸有徐阶、高拱两位首辅,又有穆宗皇帝的励精图治,开边贸,开海禁,增加朝廷收入,我大明才缓过了这一口气,后来张居正张江陵为首辅之时,在徐阶高拱的基础上,大刀阔斧,改革税制,实行“一条鞭法”,我大明财税,为之一振。”
“到万历十五年,我朝岁入增加了一倍,国库少有的充盈起来,但随着张江陵的去世,人亡政息,查核松懈,岁入开始减少,又经历三大征,耗费钱粮无数,张江陵为大明积攒的钱粮,也都化作流水去也。”
“其后每况越下,朝廷岁入越来越少,不是一条鞭不起作用了,而是因为时事变了。”
“最大的一点,就是土地兼并越来越严重,不交税的人,越来越多,而各种各样的避税方法,明目张胆的在各地实行,朝廷和官府,却是熟视无睹,甚至是以为理所当然。”
“有钱有功名的士绅,仗着朝廷对他们的优待,仗着不纳粮,不徭役,拼命的囤积田产,而官府为了完成每年的定额,只能向普通的小户人家多摊派,小户承担不起,最后干脆贱卖土地,做士绅大户的佃户,民间管着叫做投献。”
“投献之后,小户不用再向朝廷,只需向士绅大户缴纳少量租金即可,因为田地挂在了免税的士绅大户名下,因此,士绅不需向朝廷交一分一毫,一来一往,朝廷流失了赋税,士绅大户却是鼓了腰包!”
听到此,殿中微微有些骚动。虽然有所预料,但陛下的直言,还是让很多人惊讶---因为陛下骂的可不是“少数”不良的士绅,而是士绅官员相当普通的一种做法,民间叫“投献”,殿中群臣,大约一半人的家中,都有投献的土地,只是数量大小不同罢了。
被皇帝当面骂,他们自然有头皮发麻的感觉。
朱慈烺继续道:“辽东战事兴起以来,所耗众多,朝廷财政更是困难,不但军饷军粮,官员们的俸禄,也是拿不出了,国库空虚的像是水洗过一般,加上天灾人祸肆虐,朝廷拿不出赈济的粮食,以至于陕西流贼之祸,一发不可收拾,将我大明朝的半壁江山,戳的到处都是窟窿。”
“社稷几乎危殆!”
“这些年,朕几次出京,发现各地千亩,万亩的大地主,比比皆是,与之相对应的,就是无田无地的穷苦百姓,也是越来越多。”
“先帝十六年,朕统兵南下平贼,路过湖广时,发现连湖广这样的鱼米之乡,居然也是满目疮痍,饿殍遍野,百姓们面黄肌瘦,食不果腹,当时朕就忍不住的想,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大明朝的钱粮都哪里去了?朝廷没有粮,百姓也没有粮?”
“如果连湖广都不能活,那天下还有一个地方能活吗?如果百姓都不能活,我大明朝还能在吗?就算剿灭了李自成张献忠又有什么意义呢?因为一定还会有第二个第三个李自成张献忠冒出来!”
隆武帝的声音在大殿里回荡。
群臣听的都是色变。
“我大明富有四海,百姓众多,国库怎么会空虚到连一年几百万两的军饷都拿不出呢?是赋税低吗?可辽饷匪饷却也没有让国库充实起来,反而惹出了更多的祸端。是战事多吗?但大明朝的战事再多,能多过两宋吗?”
“原因是什么呢?”
朱慈烺自问自答,一字一句的说道:“其实就是大明朝的财税制度出了问题,张江陵当日缝缝补补,但却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时至今日,如果不改制度,即便是张江陵复生,怕也无济于事。”
“那么,大明朝财税制度的根本问题在哪呢?”
“简单一句话,就是在这大明的财税制度里,有的人纳粮,有的人却是纳凉!”
此言一出,殿中很多人色变。虽然通过《三文日报》他们对皇帝的态度和想法,已经有了解,这一句,更是《三文日报》的原话,但皇帝亲口说出,还是让他们有感到震撼。
“穷苦的百姓,无衣无食,甚至逼的易子而食,也不得不纳粮,秦淮河上,那些夜夜笙歌,一掷千金的豪绅,却鲜少纳粮!”
“越有钱越不用纳粮,反倒是无田无地的穷苦百姓身上的赋税和徭役,越来越多。”
“如此,天下焉能不乱?”
“这是大明的耻辱,也是大明的重疾,如果不改,任由继续下去,穷者愈穷,富者愈富,遇上天灾人祸,就会再冒出一大堆的李自成和张献忠!”
“到那时,我大明还能有这一次的好运气吗?还能有下一个朕,抚军京营,平定叛乱吗?”
“怕是不能了。””
“因此,大明朝的财税之策,已经是非改不可了。”
“蒋阁老劝朕说,大明财税其来有自,改革不宜操之过急,但朕不能不急!”
“为了辽东战事,朕不但发行了国债,向商人,向百姓,也向西夷人借了银子,如果不能偿还,朝廷脸面何在?泱泱大明,岂不是为西夷所耻笑?更严重的是,没有粮饷,我大明朝拿什么平定辽东,总不能让前线将士去喝西北风吧?”
“因此,大明财税迫在眉睫,已经是非改不可了,不然就算收复了辽东,为来也必然还会失去。”
“更一步的讲,如果不改财税,我大明不亡在朕。也要亡在朕的儿子和孙子手里!”
听到此,群臣一个个都是色变。
不是说现在,就是史书之中,也没有一个皇帝在继位不久,就振聋发聩的呼喊,江山要亡。
如果江山要亡,他们这些做臣子的,岂不是成了最大的罪人?
虽然陛下还没有明言,但众臣却都明白,陛下所谓的财税改革,其实就是
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
就像是一把利剑,插到了他们每一个人的心中,又像是隆隆的巨炮,轰的所有人都是血肉横飞。
殿中众人,都是士子,日后致仕回家,就会变成乡绅,优待读书人,士绅免税,是大明朝的传统和祖制,在这之前,他们都觉得理所当然,但自从《三文日报》公开刊发社论,严厉抨击,并且举出各种明证之后,他们很多人的心里,已经不再那么的坚定,而是有些发虚了。今日听隆武帝晴天霹雳一声吼,心中更是凉。
陛下心志坚定,看起来,是非改不可。
……
海州。
“砰砰砰砰~~”
随着六门红夷大炮的轰鸣,明军阵中,各式大小火炮,向开始点火发射,对牛庄驿发出怒吼。
连续不停的炮击、地动山摇的轰炸声中,整个牛庄驿好像都消失不见了,只有一股股的烟尘弥漫,将所有的的地界全部包裹。
“放,再放!”
但李顺依然不满足,依然命令继续发炮。
从万历四十六年到现在,大明在辽东的积欠实在是太多太多,借着借着今日的炮战,要全面的发泄出来,令躲在城墙后的建虏明白,大明是不可抵挡的,任何想要顽抗的念头,都是痴心妄想,不投降,就等着变成齑粉,和砖石土木,一起被埋葬吧。
“砰砰砰砰!”
连续两轮的炮击,建虏在牛庄驿周边修建的墩台,已经全部化成了齑粉,士兵不见,连牛庄驿的城墙,也轰然下了一大片……
又一声巨响之中,飘扬在牛庄驿城头,象征多铎的镶白旗大纛,轰然折断,随尘飘落。
……
京师。
皇极殿。
“那么,投献问题有多严重呢?”
隆武帝清朗的声音在大殿里回荡,然后忽然说道:“吴伟业!”
“臣在。”
户部侍郎吴伟业急忙站出---先帝的时候,吴伟业被罢黜,论起来,吴伟业也不遭隆武帝的喜欢,只是吴伟业勤劳,任劳任怨,除了诗词,在理财方面,也是一把好手,因此继位之后,隆武帝重新启用了吴伟业,到现在,吴伟业已经是户部侍郎了。
“你就户部的调查,简单说一下吧。”隆武帝道。
“是。”
吴伟业早有准备,站在殿中,从袖中取出治军,向隆武帝大声的禀报起来。
“据户部固有的资料,加上去年到今年的最新核查,只保定和河南两地,投献田的数目,就十分惊人……举人张珣,名下土地五百亩,其中竟然有四百亩都是别人的,前礼部侍郎裴延,名下一千六百亩,其自一千亩是投献田,整个保定地区,一共有地二十四万七千六百二十三顷六十八亩,其中,有五万七千六百顷六百六十四亩是投献免赋田……”
吴伟业的声音在殿中回荡。
殿中群臣的脸色都是难看。
只一个保定地区就这么多,就更不用说全国了。
而户部调查的这么详细,俨然是早就在暗中进行了,不唯户部,怕是锦衣卫也参与了。
终于,吴伟业念完了,然后退了回去。
面对户部摆出的事实,群臣都是沉默。
朱慈烺望着群臣:“保定一共有在册田地,二十四万顷,其中投献免赋田,就是五万顷,几是五分之一!以此推之,我大明两京一十三省,一共有在册田地四百二十二万顷,以五分之一算,就是八十万顷,也就是说,我大明朝每年都会流失八十万顷田地的赋税!”
“八十万顷,朝廷流失了多少田赋?能养多少兵?朕不说,卿等自会算。”
“士绅减免,原本是太祖成祖皇帝对读书人的优待,是为了读书人的体面,可不是为了让读书人敛财的。”
“五年前,朝廷实施摊丁入亩,将免除人丁税,将原本的税金分摊到了田亩之中,虽然减轻了穷苦百姓的负担,但投献的问题,却依然没有解决,穷者愈穷,富者愈富,国家财税大量流失的现象,依然还在蔓延中。”
“那么,要怎么改调这个顽疾呢?”
隆武帝清朗坚定的声音在文华殿里回荡:“一句话,就是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所有人一视同仁,堵上士绅优待、投献猖獗、国库越发空虚、官无俸、兵无饷、库无粮、民无恤的漏洞!”
说道最后,隆武帝声音决绝,不容任何的退却。
殿中微微骚动了起来。
虽然早有预料,但陛下的决心,还是让他们震撼,果然,陛下不做则已,若是要做,就一定是要推行,连一体纳粮,一体当差,都天下读书人全部得罪的大政,也是毫不犹豫,一往无前的推出。
在这之前,在“摊丁入亩”的推行过程中,众臣已经清楚了解到了隆武陛下的决绝和一无反顾,当初反对的官员,不论你是什么位置,多高的名望,全部革除职位,朝廷永不录用,这一下看起来,陛下还是要像上次那样执行。
只是,摊丁入亩对士绅的利益虽然有伤害,但在可承受的范围内,现在陛下要实行一体当差一体纳粮,官绅和百姓毫无区别,对士绅读书人的伤害,却实在是太大了。
如果所有人的待遇一样,那还读书干什么呢?
……
求月票~~~
(https://www.eexsww.cc/chongzhenshiwunian/1004622/)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w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w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