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开局反了武则天 > 第57章:盐务

“我们没有意见!”

        对于李璟提出的共赢方案,吐谷浑人自然不会反对,他们本来就是亲唐派的代表,就算李璟提出的方案苛刻一点,他们也会咬牙同意。

        更何况,李璟提出的方案,是让他们两家共赢,大家一起共图富裕。

        否则,大唐不提供技术,又不提供销售渠道的话,他们做再多的肉干、奶粉,也会成为他们的累赘,没有价值的货物,还不如破铜烂铁!

        “既然你们没有意见也好,你们平日的食盐都是从茶卡湖来的吗?”

        李璟点头,问起了食盐的问题。

        “不是,食盐是从大唐商人手里买来的,价格要比在大唐的还要贵一倍,茶卡湖的盐有毒,吃多了容易死人!”

        慕容忠说道。

        大臣们纷纷点头附和,表示慕容忠的话没有问题,他们吃盐的不是来茶卡湖,而是商人手里购买。

        茶卡湖的盐吃点没什么问题,吃多了那可真是要命的。

        而且,由于盐铁官营,禁止民间私自贩卖,又加上运输成本高,自然盐的售价也高。

        现在的大唐,一斤盐就要200文钱,一般的家庭还不一定能吃的起。

        要是大唐的商人不远万里,将粮草运输到吐谷浑,价格就会翻倍,一斤盐需要400文钱,也就贵族才能买的起。

        这还只是粗盐的价格,细盐那是属于上流社会的人才能有资格食用,中流社会的人都没有资格使用,就更不要说底层民众了。

        “茶卡湖的盐,就算几万年也吃不完,我手里正好有将茶卡湖里的盐,提纯为细盐的方法,可以大量开采茶卡湖的盐。”

        “大唐不仅会提供技术,还会提供相应的器械,与你们吐谷浑人一起合作开采,然后将开采的食盐运输到各地贩卖。”

        李璟跟吐谷浑人谈起开采食盐的事情,正好他手里有一套提炼细盐的器械,是从大礼盒中开出来的。

        人工开采的话,一年大概最多1300吨,用器械的话,在相同的成本下,一年能开采出一万吨食盐。

        这样一来大大节省了成本,就有了更大的利益空间,李璟还打算以后盐政方面不再采取专营的方式。

        将专营的方式改为全面放开食盐开采、批发和零售价格。

        另外设立专门管理、征收盐税的衙门,来实行监督管理,防止有人故意哄抬价格。

        建立由衙门储备和民间商人储备共同组成食盐储备体系,衙门储备不低于本地区1个月食盐消费量。

        民间储备不低于正常情况下1个月的平均销售量,遇有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发生时,要及时采取投放储备等手段。

        确保食盐安全稳定供应,保持价格稳定,加强盐价监测,建立健全应急保障机制,保持盐价稳定。

        这样有利于促进竞争,也不用担心地方衙门乱抬盐价,再出现普通人没有能购买的情况!

        “摄政王,茶卡湖能产出细盐,这是一件利国利民之事,但是,从这里运送细盐到各地,运输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太过繁重,民间百姓也一样食用不起,朝廷要是投入太多得不偿失!”

        大唐驻吐谷浑官员马汝涛起身,行礼道。

        他认为运输成本太高,要是不能将这些成本赚回来的话,就算开采再多的食盐,也是赔本买卖。

        “细盐能够流通于市面,就会降低食盐的盐价,盐价下降了百姓不就能吃的起了,百姓吃的起细盐,成本不就赚回来了!”

        李璟觉得这不是问题,只要让人人都能买的起,还怕没有钱赚,还怕赚不回运输成本?

        不够,现在的运输成本确实太落后,用马车运输能运多少?

        李璟打算,等彻底打败吐蕃之后,逼迫对方臣服,他就铺设一条铁路,制造一台蒸汽火车头,专门用来运输用。

        这样就可以节省不少成本,而且火车拉的比马车多,也不需要太多人。

        即节省了人力、物力,还能省下不少钱,怎么看都十分的划算。

        不过,铁路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建成的,他要回去好好琢磨一下才能,争取尽快把这件事情落实。

        马汝涛听后不以为然,觉得李璟带兵打仗,或许还行,说到治理方面还差了一大截,考虑问题不够全面。

        盐铁官营,哪里有那么容易就解决问题,要将茶卡湖的盐运送到各地去,那需要的人力和马车又要多少?

        马和人都需要吃喝,这本身就是一笔巨大的开销,根据路途的距离,所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也会成倍增加。

        还有其他的花销,这就是一笔巨款,要是盐价过低,根本填补不回来,要是价格过高,普通人又消费不起,一样无法填补这方面的亏空,早晚也会被叫停。

        “据我所知,贞观年间,盐价也不过50文钱,如今已经上涨到了200文钱,有了茶卡湖的细盐,盐的价格最起码也能比贞观年间低10文钱。”

        “这对于整个大唐来说,都是好事,我决定设立盐政司,负责对盐的产制、运销、征税、缉私等,单独设立盐法来管理。”

        “至于运输方面,以后会有办法解决的,我相信凭借大家的共同努力,没有什么问题是不能解决的。”

        李璟继续描绘他的宏伟蓝田,他坚信,这些在不久的将来,一定能够实现的。

        盐政司的第一任主官盐运使,李璟打算让范仲淹来办,毕竟,范仲淹当过宋朝的盐官,这方面他最有经验,让范仲淹当盐运使最合适不过了!

        可对于在座的众人来说,李璟所说的一切,不过是在画大饼,而且很有可能永远也无法实现!

        李璟现在正在兴头上,他们也不好得罪李璟,反正运盐的开销又不用他们出,所有的开销都是朝廷财政支出。

        该着急上火的是管理钱粮的户部官员,真要阻止李璟的疯狂行为,也应该是户部的官员,而不是他们。

        于是,众人都纷纷恭维李璟深谋远虑,英明神武,他们远远不及之类的好话。

        李璟岂会不明白他们心里想什么,现在不信没有关系,早晚有一天会让你们相信的。

(https://www.eexsww.cc/95517/39687721/)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w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w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