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小说 > 言情小说 > 我家太子妃又凶又野战瑶宇文怀都 > 第一百一十章 猜疑 上

议事堂的灯火终于熄了。

        皇帝虽没有当即表态,但大致是认可了太子的建议。彻底解决管腊的威胁,这是可以彪炳史书,流芳千古的功绩,对皇帝而言,也是一种诱惑。

        除皇帝以外,议事堂的众人都在偏殿稍作休整。德顺一夜没睡,又折回东宫取来太子朝服。

        也就将近一个时辰,他们又需入龙殿议政。

        让宇文怀都所料未及的是,他的建议遭到了大部分文臣坚决的反对。

        “太子不要把胥北战事,想的如庭南匪祸那般简单。”

        “倾举国之力战胥北,谁能保证彻底解决管腊的威胁?”

        “损了两个胥北将士,就要硝烟再起,谁去跟那些要缴粮、入伍参军的百姓解释!”

        “在胥北边境,可没人顾及太子您尊贵的身份,而让您三分。”

        “太子殿下年纪尚轻,难免异想天开了些。”

        这些言论如潮水般涌来,宇文怀都一时间,无招架之力。

        “众人所言,皆出自肺腑,还望陛下再三思量。”连祁望道。

        “所以大家都认可,如若倾举国之力,能终结管腊的威胁,此战就值得。”滨王缓缓道。

        确实,管腊这种隔三差五骚扰边境,惹胥北不宁,大燕难安,年年征战起来,既耗费精神,又有损国力。一战倘能换长安,怎会不值得呢?

        “自然是值得,问题是,管腊之困,可不是空口而言,就能消失不见。”连祁望道。

        滨王躬身先向连祁望施礼,又转身向皇帝施礼,再侃侃而谈道:“儿臣以为,太子的提议,绝妙!但是,管腊的威胁,能否彻底消解,儿臣说的不算,太子说的不算,哪怕父皇,说得也不算。”

        左丞相连祁望是丞相关佩山的副手,一言一行都代表了丞相的意思,丞相又是滨王的老丈人,可是滨王,处处替宇文怀都讲话,惹得丞相并不十分欢愉,宇文怀都同样不敢安心。

        宇文怀都思忖着滨王的用心,他的这个兄长是真心的站在自己这边吗?

        “那谁说的算?”连祁望问道。

        “武王。”滨王回道。

        宇文怀都皱起了眉。

        “你的意思是,若决意出兵讨伐管腊,需要武王的承诺。”皇帝言道。

        何为武王的承诺?阵前大将之许诺,就是必胜的军令状了。这是要将胥北战事成功与否,加诸于武王一人身上。

        “正是,武王神勇,战胥北以来从无败绩,只要武王有决心拔除管腊这根长在大燕身上的肉刺,要兵要粮,只管给就是了。”滨王道。

        滨王此言确实在理,殿下众臣私语起来,无人起身反驳。

        他所讲,与宇文怀都之意,大致相同,中间只差一张军令状,也就是要战,武王要将命抵下。

        身为武将,精忠报国乃是本分,尤其武王战功卓著,自然不会怕。

        明明事态,是向着宇文怀都所设想的方向行进着,听到武王的承诺几字之后,后背竟发起冷汗来。

        没有人会怀疑武王的实力,他不应该,对战多年,管腊人更该心知肚明。那么问题又回到了原点,管腊人意欲何为?

        藏我大燕将士,就是想引战。引战,却不主动出兵,打算被动还击,这样,他们觉得会有胜算?

        为什么?宇文怀都想不通。

        深夜议政,宇文怀都绕开了这个问题,他认为既然管腊人居心不良,就无需客气,一战能扬我大燕国威,像他清剿庭南匪祸一般,彻底清剿管腊,乃是长治久安之计。

        现在,胜败与否,牵扯到武王的性命,宇文怀都又绕回到之前的问题上。难道管腊人的意图,就在武王身上?

        “好,那就如此办。”皇帝应允道。

        “等一下父皇,武王镇守胥北多年,上至陛下,下至百姓,都对他的能力深信不疑,要他立下军令状,才肯同意发兵,未免有些刻薄。”宇文怀都直言。

        “军令状乃是将官的自信,武王如果都没有自信能解决管腊祸患,太子又凭什么觉得,他可以?”言官赵签怼道。

        “是啊。”百官附和道。

        “难道决战管腊,靠的不是上下一心,彼此信任,而是武王一人的以命相抵?”宇文怀都道。

        “那太子你根本就没有战胜管腊的信心,凭什么开口就要倾举国之力,交托于武王!该不会想以权谋私吧。”赵签话中带刺。

        “赵大人,你把话说清楚,我宇文怀都,何时以权谋私?”宇文怀都怒道。

        有人暗暗扯了赵签的衣角,示意他不要再说,可赵签这人,没有言官的智慧,只有言官的耿直。

        只见赵签挥袖,不理同袍的暗示,铿锵言道:“别人怕,我赵签可不怕。太子殿下,去庭南剿匪乃是陛下的旨意。剿匪功成,百姓皆称赞太子英明,却无人提及陛下圣明。太子这不是借皇恩,谋自己的美誉吗?”

        早有人私下与赵签谈论起太子在庭南的所作所为,起先,他也为太子的睿智而喝彩,可谈及后来,那人添油加醋的夸大百姓对太子的赞誉,将一些民间的玩笑之语,传入了他的耳中。

        “庭南还有人传,当今陛下昏聩,才致使庭南匪祸绵延数十年,太子一到,匪祸当即被清剿。还是未来的天子,英明无双啊。”那人模仿道。

        “什么?谁给他们的胆子,敢说如此大逆不道的言论!”赵签怒道。

        “谁给的胆子,还用想吗?不止庭南,凛西现在也在传扬太子的功绩。以粮换金之策,是先皇定下的,太子悄悄的入了凛西,与广平王的小王爷交好,那小王爷降了换粮金价。太子这般讨好百姓,图的是什么,赵大人不妨好好想想。”那人阴险道。

        “当今陛下正值壮年,下官劝太子不要太心急的好。”赵签话有所指。

        “赵大人,言重了!”关佩山严厉喝止道。

        身居丞相之职,纵横官场几十年,他怎会不知赵签此话,一旦被当了真,又将掀起一阵血雨腥风。届时,外患未除,内忧不断。

        宇文怀都跪身伏地道:“儿臣,绝无此意!”

(https://www.eexsww.cc/93996/146245644/)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w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w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