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清早姬昭明要回国子监,三个孙子也都带着行李上了马车,姬大爷在送别的时候才想起来自己忘了什么事儿。
姬景昇之前在家里开私塾,学生可不止自己的三个亲孙子。祝家小子现在在国子监给孙女当副手,轮不到他操心,亲孙子们也有了前程……可是弟弟家的那些侄孙子、侄孙女儿们,就被撇下了。
姬大爷原来的打算,是孙子们能偶尔去旁听就好,做好笔记“偷师”回来,他当个“二道贩子”给孩子们讲学还是没问题的。但现在显然要再麻烦孙女儿想办法了。
姬大爷老脸微红,凑上前,把孙女拉到一边,很是不好意思:“明姐儿,你看,你们姐弟的学业,我都不用操心了,但你二叔爷家的瑾哥儿他们……”
姬昭明爽快地笑了:“我也正想问祖父呢,您有时间帮我问问二叔爷和叔叔们?知园的院子多,大家若是愿意过来,请举子做先生倒是不难。但我总觉得家学基础还是要有经验的先生来比较好,若是能借我外祖家的人情,玮哥儿、琤姐儿他们先去柳家借读,做好启蒙,等到十岁左右有了基础,再看如何?柳家几代供职国子监,表哥们的学业都是极好的。”
要说把人都收在知园里办私塾,姬昭明有这个条件。但她自己肯定是没精力管的,都带去国子监当旁听生也不实际。想把琅琊兄弟俩带上就得看祭酒给不给面子了。国子监又不是她家的幼儿园,人家都是十五周岁后入学,没道理替她看孩子。
姬昭明现在也就是仗着自己有些面子,加上三个弟弟的课业水平她知道,姬景昇是比着自己和师兄的进度来的,稍放慢了些但也不让弟弟们轻松,去太学专门听已经背过的经典,弟弟们至少能言之有物。
柳家的教育水平很好,外祖杜家的孩子就是借着姻亲之故,去那边读书的,所以姬景昇在家教学得热火朝天时,杜家孩子没有表达过来借读的意向。
先让小萝卜头们去柳家熏陶一下,是个很好的选择。
但是,柳家私塾的男孩和女孩是分开的,教的内容也不同,姬昭明不想委屈了琤姐儿和瑈姐儿。
“柳家私塾教女孩的内容少,祖父记得和二叔爷好好说说,若能劝动柳家男女考试同卷则好,若不能,就把琤姐儿和瑈姐儿送来知园。我不是非得教的咱家女孩都跟我一样,但是我已经成功出了头,姬家女的名声跟我绑在了一起,她们为什么不试试呢?都是好孩子,就算这条路行不通,我也会帮她们兜底的。”
姬昭明不介意在生意上适当的帮衬亲戚,给姐妹们添些嫁妆,让她们即使呆在后院一生也能腰杆挺直不是难事。公事上,于国有害绝不可能,但分些功劳她还真不在乎,这些想法本来也不是她独立想出来的,而且只靠她自己才能做成多少事儿,时代的变革必须要许多有才能之人一起站起来才行。
姬大爷轻轻地嗯了一声:“我会和无涯好好谈谈的,明姐儿有心,祖父替二房谢过了。”
姬昭明不好受这个礼,侧身避让,瞧这车马都准备好了,就准备上马离开:“我得早些带瑞儿他们去见祭酒,办妥以后我还得赶回飞云庄去,就先离开了。等下个休沐日,我亲自带他们几个回家。炒栗子机也快做好了,到时候我带糖栗子给祖父祖母吃。”
“好,明姐儿路上慢些,公务再忙也要好好休息。”姬大爷挥别孙辈,一脸欣慰地回书房了。
杜文茵仍站在门口看着远去的车队,面色落寞。
薛氏扯了下祝氏的袖口,示意她看杜文茵。
祝氏虽然也舍不得,但心态上更像是要送儿子去做大事似的,心态上还是比较高兴的。顺着婆婆的视线看向嫂嫂,祝氏一愣,连忙亲亲热热地靠过去:“嫂嫂莫要舍不得,孩子都要慢慢长大,他们这是去学本事,是好事!而且过几天明姐儿他们就又回家来陪你了嘛。”
杜文茵勉强笑笑,顺着妯娌的力一起走回府内。
薛氏唤她们:“你们俩都来我院里坐坐,陪我说说话吧。孩子们都有正事要做,咱们帮不上忙,就自个儿抱团找些乐趣。”
祝氏爽快答应:“媳妇馋您院里的焦糖奶茶了,整个府里,除了一勺就数宝月煮得最好,请娘赏媳妇们多喝两杯可好?”
“家里数你最会吃,喜欢就和你嫂子一起常来我这儿坐坐,我娘家今年有两个小辈要成婚,一娶一嫁,我都打算去看看。你们来帮我参谋参谋衣料和款式,你俩若是愿意陪陪我这个老婆子,就顺便把你们到时穿的衣裳也做出来。”
薛家嫁女还想请杜文茵去做全福人,求到姑奶奶薛氏这里,请她帮忙说说好话。
杜文茵现在在洛阳的贵妇圈是真的可以横着走的。一品实权官员的亲娘,比一品官的正妻更有面子些。
毕竟,如果你得罪别人的正妻,只要两个官员前朝没冲突,就未必会因为妇人之间的事情计较太多。但要是惹到人家亲娘,那就是直接打人家的脸,小冲突处理不好,都能结仇。
加上各家沾亲带故的,都有子弟在国子监读书,得罪谁也不能得罪副校长之一的姬司业呀!虽然司空大人的精力都在新学上,但司业的名头在那儿,她要是想为难几个学生,不要太容易。
谁要是不长眼去得罪杜文茵,害的自家孩子在学校里穿小鞋……尤其是品级低些的,不能直进太学、需要通过考试考进去的那种,那可真是成了家里的罪人。
薛氏作为姬家族长的妇人,社交还算频繁,和各家的主妇关系都维护得不错。杜文茵却一直过着深居简出的日子,没有必要不出门,不是特别好的交情也不会接帖子。所以薛家只能先请姑奶奶说情,若是能说动杜文茵,才敢带着礼物登门来请。
姬昭明升至一品,两个一品诰命的名额也没有浪费,祖母和亲妈都有。尤其是,姬昭明还为亲妈求了个国夫人的封号。
文武官一品、国公之母、妻可封为国夫人。
这并不是必能得的,首先得够得上这个硬性的资格要求,才能打申请报告求圣人封赏,圣人会在考察后思考决定给或者不给。姬昭明大方地申请了两份,但是圣人只允了一半。
圣人让人传给姬昭明的原话是:“小小年纪也太贪心了,要不是怕外人以为你失宠了,朕一个都不给你。这一份算是朕预支的,你给朕好好做事还债。”
但是圣人背地里跟刘公公吐槽的内容却是:“昭明长到现在是朕养得好,她们有多少功劳?不给饭吃还是把人关祠堂的功劳?要不是为了给昭明撑脸面,一品夫人都别想做!”
刘公公笑着哄圣人:“司空大人纯孝,是主子您教得好。杜氏毕竟生育有功,请封的折子总是要递的,深宅妇人的见识浅薄,也只够占些名份上的好处。司空大人真正依靠的是主子,做的也都是尽孝尽忠的实事儿,有什么好东西都第一时间送来呢。”
“昭明平时也不求什么,一个国夫人,就当哄她开心了。”吐槽几句放松一下,圣人又恢复“无情的批折子机器”状态继续办公了。
姬昭明接到圣人的批复,就欢欢喜喜地回家恭喜母亲和祖母去了。一个国夫人,一个一品夫人,已经很好了,她特别知足。
后来,姬府特意在祠堂里的东侧收拢出一块地方,新打了一个架子,专门放诰书、敕书等圣旨和懿旨。
在祠堂装修好后,姬昭明还专门去和姬大爷嘀咕了很久。后来,姬大爷召开了姬氏的宗族会议,祖孙俩配合默契,敲定下姬家的新规矩:此后姬家祭祀,族内不分男女,以长幼、诰敕等为序排位。祠堂的院子以后也会改造成玻璃做的阳光房,挡风挡雨,祭祀时屋里站不下、要排队站到外面的人,可以少遭罪了。
姬二爷对这件事的反应,是把几个孙女都喊到了面前,小心叮嘱道:“大房那边敢这样,是因为明姐儿位高权重还不怕流言蜚语,也是因为明姐儿非常坚持、强硬,还因为大房这一代只有明姐儿一个女孩,她折腾得起。咱们这一房,女孩多,你们一人做事一房姐妹当,在你们也能站到明姐儿那样的高度之前,不可行差踏错。”
不怪姬二爷谨慎,人言可以是杀人的刀,尤其家中的女孩没经过什么风浪,扛不住这个。能这样详细地解释给孙女儿们听,还鼓励她们像姬昭明一样试着去搞事情。
这已经非常难得了。
等到姬大爷在柳家、杜家那边碰了壁,知园的女学必须要开始筹备了……
柳家和杜家平日都不怎么主动往姬昭明面前凑,这会儿才知道缘由。人家虽然也佩服姬昭明的能干,但也还是很介意牝鸡司晨的事情。怕毁了自家清正守礼的名声,所以一直在控制着和姬家来往的亲密程度。
姬昭明听说后,思索了很久,留下了一句“让我再想想”就先离开了。
这种事,要么从最底层开始逛逛,习惯、惯性慢慢改,然后影响所有人的观念,就能达到“农村包围城市”的效果。
再就是请圣人帮忙。再多的规矩,在不会引起其他大变动的前提下,靠圣人带动风潮。上行下效,改变起来可能也会很快。
姬昭明打的就是后面的这个主意。
面对圣人,姬昭明对世俗的“男尊女卑”第一次主动发起了反抗。以前那些抗争只是为她自己争,这一次,她是在替女子争。
“男女之间,最大的差异不在脑力在体力。如果大藜能一直保持男耕女织的生活,这个分工或许有几分道理。但现在不一样了,有了发动机,平原地区的耕牛都没那么重要了,也该给那些一样能做农活的女人正名了。而且,只要能善用机器,哪怕是女户自己亲耕也不是问题。这种情况下,臣以为朝廷可以适当提升女子的地位,让女婴有更多机会接受教育,说不定其中还有很多绝顶聪明的脑袋呢。”
圣人不置可否:“昭明觉得,可以如何做?”
“物理、化学两个新学科现在都很缺人才,臣想求圣上再加恩科,好缓解一下压力。”
圣人很干脆就应了:“准了,试卷考题最快多久能拟好?你回去写份细则上来。此事和女子地位的关系……昭明想设男女同考同录?是为了那个丫鬟出身的小雪?”
“小雪真的很厉害,臣为她却不只是为她,还为那些没被挖掘的、浪费了天赋的女孩子。”姬昭明连忙解释:“理化两科取士不看作文用典,甚至现在不看积累,现在是只要有天赋,慢慢培养也来得及。与其这会儿去跟科举抢学子,不如把目光放在别处。就像煤炭炼焦,再努力,只考虑产出的煤是很难大赚的,但是把煤气和油渣利用好了,就能多赚很大一份。”
圣人笑了:“朕承认,这个例子非常让朕心动。可是昭明你有没有想过?世上能读书识字的女子有多少,她们的出身能不能允许她们来参加科考呢?昭明莫不是忘了,当初要不是朕给你撑腰,你能不能在祠堂里熬过来都未可知。”
“于圣人而言,最坏结果不过是多花费一部分钱粮,没招到合适的人。但万一捡到宝了,万一能发现天纵奇才呢?身不由己的女子,若是逼到绝境了,说不定就想搏一搏呢?您只要给一个机会就好。”
圣人不接话,姬昭明继续往下说:“这次的恩科以外,臣还想求圣上加一个‘预科’。考卷全都出成选择题和判断题,题目全部由图案组成,只考验考生的思维能力。不限制年龄、身份、性别,只要能考过,就算是通过了预科,可以根据现有学识排进不同的班级,定向培养,日后可为理化新学所用。”
说到这里,姬昭明掏出来一个折子,交给刘公公。
“圣上请看,这是臣草拟的有关‘推行全民识字’的折子。不求百姓明白太多,只要能读写常用字、进行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即可。这样既能方便百姓的日常生活,也能方便圣上挖掘民间奇才。”
圣人好奇问道:“只是这样简单的小事,何来方便?”
“若是大家都识字、识拼音,坑蒙拐骗之徒就很难哄骗人签契书了。百姓的利益保住了,当地父母官的工作也能轻省很多。而且,小孩子如果都能参与扫盲活动,也能早些发现他们的天赋,尽可能不让明珠蒙尘……”
“此时牵连甚广,这一份折子不够。”圣人出声打断了姬昭明:“昭明你回去再写份折子,今天你和朕说的、没说的,所有的原因和落实的手段都要写清楚,然后在内阁议一议。”
圣人松了口,姬昭明当下就要告退,保证回去定会好好写折子,定能惊艳到圣人和所有阁老们。
(https://www.eexsww.cc/88112/29327944/)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w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w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