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在古往今来,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
足可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兴衰。
而朱元璋对此,自然也是极为重视,往年的科举,都是由太子朱标负责。
今年便让朱英负责。
能够进入殿试的文人,无一不是这个时代的佼佼者,相当于站在了才华的顶尖。
这些人可以从众多才子之中脱颖而出,情商可能不见得如何,但智商指定拔尖。
朱元璋的意思也是简单,便是让朱英趁着这个机会,和今年科举的才子们提前熟悉,若是有能看得顺眼的,亦能提前收入班底之中。
叶月清对于科举这块,并没有太多的感觉。
毕竟之前她主要负责的商业,情报打探这些。
但是朱英知道,要想对大明的风俗进行一个改革性的变化,那么科举就是一个关键。
南北榜事件,朱英当然是知道的。
现在的大明,由于北方常年遭受征战,文化经济逐渐向南转移,这也就导致北方士子在文化素养上,比之南方士子要低上许多。
至洪武三十年的时候,更是出现榜单上唯有南方士子上榜,北方士子无一人上榜的事情。
既然是由自己来负责科举,朱英自然会将南北榜之事,扼杀在摇篮之中。
南北分开取士,这是目前最佳方式。
还有之前朱英提出的多方面小科举,现在完全也可以布告天下了。
不过在这个其中,朱英还打算开设武举。
通过考核武艺选取人才的方式,最早在先秦的时候,就已经出现。
建立武校,培养军事人才,始于唐,兴于宋。
唐承隋制,至武则天时了,增设武科。
宋代创立了比较完备的武科制度,并开始将武举制度与学校教育紧密的结合起来,呈现出体系化,成熟化的特点。
而武举考核的原则是:以策定去留,弓马决高下。
蒙元时期,对于汉人蔑视,自不愿见汉人习武,终元一代,并没有武举的开设。
而在大明建国的前一年,朱元璋就颁布了文武两科取士的诏书,广求天下能人贤士。
洪武三年八月,文科乡试如期而至。
第二年会试,会试三场过后,第十天殿试,朱元璋亲自观骑射。
朱元璋主张乱世用武,治世用文。
大明朝正是由乱入治之时,朱元璋的心思是:通过科举取士,一次性选取出文武双全的人才。
然洪武三年到洪武五年,文举连试了三年,朱元璋认为这些挑选出来的“后生少年”不堪重用,直接把科举给罢免了。、
直到洪武十七年,礼部多次上奏请求开设科举,加上各地官员被朱元璋杀得厉害,官员缺口很大,这才重新开设科举。
只是从此后只从文科取士,再无武举。
洪武二十年的时候,礼部这边再度上奏请开武举,被朱元璋驳回。
而后礼部尚书因罪降职后,至今礼部再无尚书人选。
朱元璋不开武举的原因,其实很简单:看不上。
一辈子打仗过来的他,看到那些后生晚辈的军事才能,就皱眉不已,军队随便抽出个百户出来,都要胜过这些士子十倍。
而大明之中,百户何止成千上万。
卫所制度,军户传承,让朱元璋觉得大明军事人才遍地开花,就没必要通过科举去寻找了。
招来的武科状元这般弱,岂不是让人啼笑皆非吗。
只是朱元璋哪里会想到,重文轻武的策略,影响到了整个大明的国运。
英宗时期,大明就已经不复洪武,永乐两朝之威武霸气,亦没有仁宣两代的承平晏乐,盗贼四起,边患严重。
少年英宗慨然有鞭挞四方之志,思慕太祖、成祖的伟烈雄风。
更开设武学,培养军事人才。
听说瓦剌犯边,便轻启亲征之举,结果在土木堡被俘,武举之立也因之搁浅。
土木堡之变后,自此文盛武衰。
后继宪宗,虽开设武举,然却无一人应试。
明俗轻武人,乡有习武者,目为兵,不齿于所亲。
由于明代士兵的户籍为军籍,和普通民籍有别,且犯罪的人就被罚去当兵,这使从兵跟罪犯的概念,相互混淆在一起。
军士地位低下,多数世家宗族子弟,不以子孙中武举为荣,反以为耻,甚至认为这是自轻自贱,污损先祖的做法。
即便大明推崇武举,也取得成效,然国炸已末,国运到了尽头。
一幕幕的历史片段,如文字,如图像在朱英的脑海中跃过。
国难思良将,家贫想贤妻。
明末时期,多少抗倭名将,抗金统帅,八成皆为武举出身。
沙场搏杀,虽为大明争夺了不少气运,然已无法力挽狂澜。
大厦将倾,谱写出一场场悲泣乐章。
“这般事情,当在源头便须掐断,武风悍勇,才可不遭外族凌辱。”
“我愿大明如大汉,宁以强亡,不为弱灭。”
......
正阳大道开房在即,而太孙婚典将会于正阳大道举行的消息,传遍整个京师大街小巷。
要知道在此之前,从未有过皇家婚事,于百姓之前举行。
太孙此举,当为先例。
这也让百姓们热情高涨。
因为就这件事便以说明,太孙殿下极为亲民。
凤冠霞帔,十里红妆,普天同庆,万民同欢。
这是多么令人向往的画面。
“没想到这辈子还能看到皇家婚典,真是走了大运啊,到时候说不得也须沾染一些喜气。”
“我倒是想沾染喜气,不过太孙婚典,你当是我们这些百姓吗,再则说了,届时必定是护卫戒严,能一饱眼福,就已足矣。”
“嘿,话可别这般说,你们可是知道,为庆祝太孙殿下婚典,群英商会最近可出了千万补贴,比之上次百万补贴,更甚十倍,且盛行三日。”
“这般说来,咱们这些老百姓,还真是沾染到了太孙殿下的福气了。”
“好家伙,千万贯宝钞,太孙殿下真是大手笔,咱这辈子都没见过这般多的钱财。”
“好像谁就见过一般,说起来最近京师真是热闹,太孙殿下婚典之后,正阳大道开放,又有千万补贴,后面更是春闱科举,在这之后,据说咱们大明还要征伐倭国。”
“还有辽东奴儿干沃土的事情,听得我都想去那边开荒了。”
“可别忘记了,太孙殿下广开邸报,国家大事,刊登于上,往后这酒楼里,说书人便要多一项节目了。”
酒楼里议论纷纷之时,突有一老头嚎啕大哭。
旁人不解,随问之:“你这老头怎得这般。”
老头举起自己半截胳膊:“我生于元末,受尽蒙元欺辱,自小过着如猪狗畜生般日子,天下反元,我亦举旗同往。”
“得天之幸,沙场多年,留了条老命残喘,也就是丢了半截胳膊。”
“如今得见我大明盛世光景,不由深感,今生无憾,是以情不自禁,让诸位看笑话了。”
老头说完,作揖四方,那半截胳膊,尤为惹眼。
听老头简述过往,竟是大明抗元老卒,众人不由心生敬佩。
更有掌柜送来好酒。
老头摆手拒绝:“老头子也算是沾了太孙福气,有退伍保障,一壶好酒还是购置得起,便就谢过掌柜了。”
掌柜将酒至于桌上:“老将士,你与同袍,于沙场之上,抛头颅,洒热血,才有今日大明之盛景,这壶酒,我不仅敬你,更敬这无数马革裹尸之烈士,请勿推辞。”
“好!!!”
此言一出,酒楼众人纷纷喝彩,老头更是饱含激动,单手按住酒壶,起身致谢。
如酒楼一影,在京师四处皆有。
自从数日前朱英心中暗自定下要盛行武科开始,就开始暗中引导舆论。
说书在如今大明,是绝大多数百姓必不可少的一项消遣。
若有心人自然会发现,最近京师大小酒楼的说书人,都增加了不少古今历史上的沙场英雄事迹。
现在明初,历经元末大乱,武人的地位还算是不错的。
许多少年,更是由此生出沙场立功之心。
征倭在即,正是我辈少年,建功立业之时。
某大酒楼二楼包间。
“本王真没想法,当初的无心之举,却造就了如此局面,最近的京师,看得本王都有些陌生了。”
朱棣端着酒杯,听着下面酒楼大堂的议论,颇有些唏嘘的说道。
李景隆闻言,笑而不语。
无心之举这个词,有些过了。
“自从太孙入宫,这京师当真就是一天一个模样,便是我的月俸,都已经涨了数次,最为要紧的,是宝钞如今不断升涨,即便月俸未有变化,也相当比之从前多了不少。”
“太孙深谙商道,又有高产粮种,未来大明,只会是蒸蒸日上,越发富足。”
“如今万民归心,太孙亦是重视军士,更有开疆扩土之心,有比肩陛下之景象。”
“且,太孙今年,堪堪十九。”
李景隆在说最后这话的时候,眼中蕴含深意,看向朱棣。
朱棣如何不明白李景隆的意思。
这是在规劝自己,不可和朱英作对,没有丝毫胜算。
十九的太孙,曾经就已经夭折过一次,如此命硬,不说活到七老八十,哪怕是五六十岁,也不是自己能够熬得过的。
朱棣心中苦笑。
朱英的手段,他其实比之李景隆更为清楚。
仅仅一招,就让他措手不及。
道衍被调离,可谓是让朱棣元气大伤,很多事情,朱棣根本不可能自己出面去安排,许多布置都被打得七零八落。
曾经对朱英的策略,成了一个彻底的笑话。
前些日子,晋商们的举动,谣言案的发生,朱棣是亲眼见到,京师大军如何彻底镇压。
便是各个地方,现如今还是在不断的抓捕晋商审讯。
对于朱英太孙威名,不但没有丝毫撼动,反而更加稳固了。
“不说这些了,半月过后,征倭大军就出发了,我大明水师,已经聚集于东海入口,朝廷这边已经同高丽王交涉过,将会首先吞兵于济州岛内。”
“目前倭国那边的地形,我等一无所知,只能慢慢探测,简易的地图,可是制作出来了。”
京师这边的事情,让朱棣的心绪有些凌乱,索性不去管了,反正要不了多久,就要去打倭国。
因为蒙元两次征倭失败,所以现在对于倭国,是战略上的藐视,战术上的重视。
不可能说一下子直接就干过去。
第一步就是驻扎济州岛。
济州岛曾经是一个独立的小国家,名为耽罗,早在汉初时,耽罗国就和周边汉朝,倭国,东南亚等有过贸易往来。
唐初,联合新罗征伐百济,新罗便成了朝鲜半岛的新一代统治者,这个时候耽罗也和新罗成为了朝贡关系,如附属国般。
高丽一统朝鲜半岛,耽罗国也被高丽所吞并,成为了高丽王国的一部分。
现在的济州岛,便是高丽郡县。
目前高丽跟大明的关系,还算是不错,这边借道伐倭,官面上还是要跟高丽打个招呼。
高丽那边,不管是李成桂,还是名义上的高丽王室,自然没有拒绝的可能。
再者说,数十万大军,也容不得高丽拒绝。
“倭国的地图,目前并没有绘制完全,根据曾经一些残留典籍,只能说对倭国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现在过去了这般久,想来倭国内也有很大变化,只能作参考之用。”
李景隆回道。
朱棣点点头。
倭国之战,对于他尤其重要,而且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度,步步为营都不足为过。
“到时候边打边看吧,想来总会有人,忍不住先上的。”
朱棣喝完杯中酒说道。
倭国的面积可不算小,比之高丽更要广阔许多。
几十万大军打下倭国一角不是问题,但要彻底灭国,那是极为困难。
朱棣根本就没想过一举成功,打的就是一个长期作战。
尤其是三哥朱棡那边,到时候怂恿几句,就能跟在后面捞取好处了。
“倭国首战,确定不随我一起吗。”
朱棣问道。
李景隆摇头道:“不了,以表叔之能力,自然不用过多担心,我便在京师为表叔摇旗呐喊,稳定后方,以作将来海外建国之用。”
朱棣默然。
现在他还没跟李景隆说,自己已经跟父皇交涉,自请辽东。
(https://www.eexsww.cc/75658/708652910/)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w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w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