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小说 > 历史军事 > 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 > 第二百六十四章 满门抄斩?急速抄家!

  前不久,师徒俩刚分析了一波朝中局势。

  其中最让李守中担忧的,非王子腾的事莫属。

  王子腾吃准了国库空虚,竟敢以边饷作为要挟。

  意图胁迫朝廷,继续留任辽东。

  当时,冯一博就认为这是取祸之道。

  而解决的方法,只有两个。

  第一个,就是朝廷捏着鼻子认了。

  继续让王子腾坐镇辽东,做大做强。

  至少可暂保边地无虞。

  等朝廷回过手来,再去收拾他。

  唯一的缺点,就是景顺帝显得有些憋屈。

  而第二个,就是筹措银两把边饷补上。

  当时李守中也是这个想法。

  他还说,可以动用皇帝内帑。

  可现在看来,景顺帝是舍不得自己的银子。

  但是,他显然也不准备坐以待毙。

  如此一来,甄家这个养了几代的肥猪,

  就派上用场了。

  冯一博正是联想到了这些,才会有此一说。

  等他将这些消息,简单和林如海说了一遍,又道:

  “这件事很大可能就是如此,因此叔父也不必担忧,甄家的责罚想来不是重点,圣上应该也不会在意!”

  只要景顺帝不是故意选在国丧未完之时,不是铁了心要保甄家。

  那冯一博就有把握,借这次机会让甄家得到应有的惩罚。

  “他所在意的,应该是宰了甄家这头猪后,够不够填补国库的亏空!”

  林如海身为兰台寺大夫,和冯一博这个侍郎相当。

  对于最顶层的消息,自然了解的也有限。

  听了冯一博的分析,林如海也渐渐冷静了下来。

  沉吟了片刻,才道:

  “你的意思是说,圣上是把甄家当猪,现在养肥了,正好宰了过年?”

  虽然早就有些猜测,但如今听到这样的信息。

  林如海还是有些不可置信。

  若真是如此,那他之前做所有何意义?

  岂不是说,无论有没有他林如海,甄家也早晚都要覆灭?

  那他所遭受的一切,又是为了什么?

  这让林如海一直以来的报国之心,都凉了半截。

  只觉自己不过是个可有可无的工具。

  不,只是一把不合格的杀猪刀!

  “我觉得八成就是这么回事。”

  冯一博哪知林如海此时所想?

  他只以为,林如海得知这样的消息,应该高兴才是。

  冯一博先点点头,随后又叹了口气,道:

  “只是如此一来,我那舅舅怕是很快也要回京了。”

  他说的舅舅,自然就是王子腾。

  甄家毕竟家大业大,即使补不上千万两的亏空。

  想来几百万两也不成问题。

  如此一来,王子腾对朝廷的钳制,就失去了意义。

  那等待他的,也就不言而喻。

  不跟着一起抄家都算好的。

  对于王子腾的事,林如海并不关心。

  他现在关心的,就只是如何置甄家于死地。

  一心想着该如何报仇的林如海,沉吟着道:

  “那我们如今……”

  见他犹豫,冯一博便笑着接口,道:

  “如今我们只要等就好了。”

  此时冯一博已经胜券在握,当下自信一笑,继续道:

  “圣上只要钱,可能会轻拿轻放,我们要的是命,就等到时候给甄家致命一击!”

  林如海闻言,神色一时有些复杂。

  过了好半晌,他还是选择相信这个女婿,便咬牙道:

  “那就按之前说的,我们做好准备,万万不可给甄家翻身的机会!”

  对于甄家,他一直耿耿于怀。

  准确的说,是对贾敏的死一直耿耿于怀。

  杀妻之仇,不共戴天。

  如果说,此前还有一些报国之志,想为大魏除掉一个蛀虫。

  那现在支撑他的,就只剩下报仇的想法了。

  林家已经没落,只剩他一人勉强支撑。

  若甄家如日中天,再大的仇也只能隐忍。

  好在,如今终于有了报仇的机会!

  也不怪一向沉稳的林如海,会失去冷静了。

  冯一博见他咬牙切齿,当即点点头,正色道:

  “叔父放心,我一定会为叔父一家,为婶娘报仇!”

  顿了顿,又补充道:

  “即使我们没成功,甄家也会失势。”

  说到此,他眼睛微眯,闪烁出一丝冷意,道:

  “到时候,我一样有把握,让他们付出应有的代价!”

  没过多久,朝廷的抄报上就有了消息。

  其中的内容,足以让朝野震动。

  大意就是:

  江南甄家,多年以来利用职务之便,

  私发盐引,侵吞海量盐利。

  此举有负皇恩,为大魏之蛀虫。

  因此抄没家私,押解进京治罪。

  这个消息一出,自是朝野震惊。

  雄极一时的江南甄家,就这么轻而易举的没落了。

  甚至没经过三法司。

  抄家之前,一点风声都无。

  等众人反应过来,甄家就已经在押解进京的途中了。

  得知甄家被抄,即将押解都中受审的消息。

  冯一博却显得不慌不忙。

  因为在此之前,他早让人前往东海郡。

  将一批特殊的人带来都中。

  因为这批人的特殊性,东海郡出动了猛子亲自押解。

  押解过来的同时,猛子还给冯一博带来一样惊喜。

  原来,是上次他提出的颗粒火药,还有绘制的火药枪图纸。

  都被流求的工匠成功被制作了出来。

  不仅如此,为了讨好冯一博。

  流求那边还按照火药枪的原理,做出一把造型精美、线条流畅的短铳。

  同一只长杆火药枪,一起送了过来。

  让冯一博惊喜的正是这支短铳。

  这支短铳看着只有一扎长,也就是约莫20厘米上下。

  在它的尾部,握把的上方。

  还有一个像是撞针的东西。

  乍一看,冯一博还以为是一把遂发手枪,

  实际上,却还是一支火绳枪。

  因为那不是撞针,而是一枚刺针。

  使用的时候,需要塞入特制的纸质子弹包。

  塞入子弹包之后,刺针就会刺破纸皮。

  这时只要将刺针拉出,挪到一侧。

  就可以从小孔中插入引信。

  接下来,可以使用信香,或者其他火源点燃。

  冯一博到无人处尝试了一下,效果还算不错。

  特制的纸质子弹包里,中间有纸隔开,

  后面装的是火药,前面则是铁珠和铅弹混合。

  压紧之后,密封性也还算过得去。

  虽然激发之后的射程不远,但杀伤的面积不小。

  有些类似霰弹枪。

  这样的好处,就是不虞射偏。

  当然,最大的缺点,还是操作起来有些麻烦。

  若是用来偷袭还好,可要被人发现了。

  怕是很难说清,是先被人砍死,还是成功激发。

  可惜的是,这样精美的短铳,不适合装备军队。

  因为火药量的限制,不仅射程有限,威力也不是很足。

  也就只能留给冯一博,作为把玩之用。

  倒是那支长杆火药枪,原理都是一样的。

  只是看起来更加粗糙一些。

  但枪管更长,可以放更多的火药。

  因此,射程也更远一些,威力也大了许多。

  只是清理枪膛十分麻烦。

  按照猛子所说,和冯一博的亲自实验。

  虽然颗粒火药比之前残留少了很多,但还是无法避免。

  差不多每用三、四次,就要进行降温和清理枪膛。

  用起来十分麻烦不说,制作起来也十分费力。

  短铳通体用铜打造,而长杆火药枪用的是铁。

  因为铸造工艺的限制,匠人只能手动给实心铁棒钻孔。

  不然就会增加炸膛的风险。

  对此,冯一博倒是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

  比如使用水力钻孔。

  不管怎么说,这也是热武器的开端。

  冯一博也对那把短铳爱不释手。

  这些日子,都将其装在一个皮制的枪套中。

  时刻带在身边把玩。

  没准关键时刻,可以用来防身。

  又过了几日,甄家的人就被押解入京。

  因为身份特殊,又是皇帝下旨查办。

  所以甄家的人,并没有送入刑部大牢。

  而是送入龙鳞卫的诏狱之中。

  如此,也可隔绝开国一脉与之勾连。

  几日后的朝会之上,侍班官员就宣读了景顺帝对甄家的处置方案。

  “江南甄氏一族久沐皇恩,却不思报国,甄家数代人,利用职务之便,侵吞海量盐利,现证据确凿,经龙鳞卫查验无误,判决甄氏一族主家抄斩,由兰台寺核定后执行。”

  林如海听到这个处置,有些激动的握了握拳头。

  若是按照这个判决,他就大仇得报。

  而且将甄家交由兰台寺核定,说明景顺帝也没忘了他。

  那他和冯一博就不用再麻烦了。

  可惜的是……

  “且慢!”

  这边刚宣布了甄家的罪行,就有人高喊一声,口中道:

  “圣上向来以仁孝治天下,如今国丧未过,还请念及老太妃尸骨未寒,为甄家留些情面!”

  这个时候还有人敢给甄家求情?

  林如海循声望去,顿时气的不轻。

  冯一博也觉得这个声音有些耳熟,微微侧身看着那个身影。

  只见一人缓缓上前,摆在丹陛之下。

  那人,竟是贾政!

  也是!

  除了他之外,谁还会在这个时候为甄家出头?

  也就只有贾政,自觉是在仗义执言,为老亲声援!

  冯一博暗叹一声,却不急着出声。

  林如海瞪着贾政的背影,却也知道还没到他出马的时候。

  很快,就有人上前驳斥道:

  “自古以来,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此事圣上已经查明,甄家贪墨海量盐利,罪无可恕,如何又能宽宥?”

  此人是新晋勋贵阵营,显然

  贾政却也不回头,依旧朝上一拜,道:

  “臣并非求圣上宽宥甄家,只望圣上给甄家留些苗裔,以慰老太妃在天之灵!”

  说着,他端正的磕了个头,才继续道:

  “请圣上念及仁孝,给甄家留些体面!”

  提起老太妃,新晋勋贵的人也不好多说。

  毕竟没人想试探景顺帝对生母的感情。

  景顺帝对此倒是无可无不可,便习惯性的看向张松越道:

  “老师,您觉得呢?”

  张松越自然知道景顺帝要的是什么。

  满门抄斩中的斩不重要。

  重要的是,抄!

  他微微沉吟,便低声道:

  “不如抄没家私,只惩主犯,既震慑了不法,也算全了老太妃的体面。”

  景顺帝闻言,微微一笑,也道:

  “既如此,那就依老师所言吧。”

  他早猜到今日情形,却没想到只有贾政一人出面。

  不过,景顺帝还是按照剧本,展示起他的“仁孝”,道:

  “那不如就改判甄家抄没家私,以充国库,主犯甄应嘉处斩监候,由兰台寺核查无误后执行。”

  斩监候,就相当于古代的死缓。

  当然,两者还是有很大区别。

  斩监候的意思,是暂时收监,待秋审、朝审后,再依律裁定。

  刑部受天下刑名,兰台寺执掌纠察,大理寺负责驳正。

  甄应嘉依旧交给兰台寺核定,多少有些牵强。

  但也不算出格。

  很大程度上,景顺帝是顾及林如海的面子。

  不然交给刑部才最恰当。

  如果这些罪名,最终没有什么出入。

  那甄应嘉大概率会秋后问斩。

  而死缓……

  只要在缓刑期间不再犯罪,大多都可以改判无期。

  甚至有立功表现,还可以改为有期。

  当然,斩监候也不是必死。

  比如遇到大赦,就可以直接免刑。

  只是,比起死缓还是差了点意思。

  听到这个判决,林如海知道,冯一博说的时机到了。

  “且慢,臣有本奏。”

  他这时大步上去,拜于丹陛之前。

  景顺帝一看是林如海,微微皱眉。

  他知道林如海和甄家不仅有公仇,还有私恨。

  不过,此时也不能不让他说话。

  景顺帝微微点头,旁边侍班官员便道:

  “准奏。”

  林如海手捧一份奏折,高高举过头顶,口中道:

  “臣林如海,弹劾甄家勾结倭寇,为祸江南数载,理应明正典刑!”

  因为时间紧急,林家中毒的事证据还不足。

  他此时强忍酸楚,并没有提及此事。

  好在,此时他递交的证据,就足矣让甄家万劫不复!

  景顺帝闻言,微微皱眉。

  同时看了一眼侍班大臣。

  侍班大臣见此,连忙上前,

  接过林如海手中的奏折,恭谨的捧到御案之上。

  这时,林如海又高声道:

  “这是东海郡王,近日交付到兰台寺的证人,提供的证言,现在这些人还在兰台寺中,还请圣上明察。”

  听到竟然还涉及东海郡王,景顺帝也有些好奇起来。

  当下,他拿起奏疏,轻轻翻动。

  才看了几页,景顺帝就忍不住皱眉道:

  “甄家竟还做出了这等骇人听闻之事?”

(https://www.eexsww.cc/73569/768223706/)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w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w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