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小说 > 历史军事 > 退位让贤 > 第二百六十章 朱允熥透露的绝秘!

大明要远征海外,战舰,枪支、大炮,乃至出征需要的其他各项物资,都已经准备好了。

就连舆论上,也已经完成了动员。

如今大明朝野,对于远征海外,基本上都是支持的态度。

毕竟,此前对倭国一战,赚得太多了。

再加上朱允熥当的极力宣传,朝野对于出征海外,都抱着极高的期待。

既能赚钱,又不用死什么人,官员们也说不出反对的理由。

但在朱允熥的谋划里,远征海外,其更大的意义,是为开启大明国内大规模的改革扫清障碍,铺平道路。

必须借着这股东风,培养一批既得利益者。

完成大明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

从封建时代,跨入资本主义时代。

实际上,这批既得利益者是谁,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必须要有这批人存在。

利益,才是最稳定的联盟。

有利益捆绑存在,这个群体才会成为他改革的坚实后盾。

皇帝不能真的成为孤家寡人,皇帝必须要有自己的支持者。

既然已经决定站在封建地主,土豪劣绅的对立面,那他就必须培养新的利益群体——资产阶级。

毕竟,农民太散了,至少暂时还很难扭成一股绳,团结在他这个皇帝的周围。

勋贵子弟,与他本身的关系就好。

在大明国内也有着极高的影响力。

让这些人带头,在宣传上更简单更容易。

何况,他们还确实忠于自己。

大航海时代的历史,已经证明了,征战海外,开拓蛮荒之地,并不需要大规模的正规军。

要不然,西方小国也无法开启大航海时代,并成为“日不落帝国”。

西方的历史证明,以商人,海盗以及传教士等社会团体为核心的群体,才是开拓海外的最佳选择。

当然,放在东方,就是藩王,勋贵等群体了。

至于正规军,只需要做好后盾,在必要的时候,出战就行了。

毕竟,后续还有管理,贸易,开发等一系列问题。

如果交给军队去做,那军队就会腐败变质,丧失战斗力。

相反,委托这些勋贵之家去开发,去管理,去做贸易,让他们当自己家的产业去经营,朝廷只管坐着收钱,难道不香吗?

海外开发起来了,新的资产阶级培养出来了,朝廷赚得盆满钵满,改革的阻力也消除了……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不过,朱允熥可不会忘记。

他的目的,只是为了鼓动勋贵子弟出海,可不是真让他们带正规军队去打仗。

将大明海军交给他们指挥——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他们可以出海,但带兵打仗,征战海外这件事,不能用他们来做。

见到气氛带动得差不多了,朱允熥才举手示意他们安静下来,笑道:“本宫当然知道,在座的诸位,都不是怂蛋。相反,你们个个都是不怕死的英雄好汉,个个都是好样的。”

“但是,你们的父辈,已经为朝廷付出了那么多,本宫又怎么忍心,将你们再送往海外呢?”

“若是你们有什么三长两短,那本宫也无法向你们的父辈们交待啊!”

朱允熥十分清楚,别看这些人现在表态这般积极,真等酒醒了,心里就得犯嘀咕,害怕出海了。

毕竟,华夏人几千年来的历史,一直都没有深厚的海洋文化。

大海是未知的象征。

去海外是一件十分恐怖可怕的事情。

这才是大明人的认知。

朱允熥率海军出征后,也仅仅缓解了前往倭国的焦虑。

对于更遥远的海外之地,思想转变绝不是一天两天能完成的。

再说,就算他们愿意,他们的父辈们也不会同意。

虽然平日里对自己不学无术游手好闲到处惹事生非的儿子非常看不顺眼,动不动就棍棒相加。

可真要让他们的宝贝儿子去海外,那就绝对舍不得了。

肯定要找他或者直接找老朱,请求朝廷不要派自己的儿子前往海外。

这些人不少都是皇帝国戚,与老朱家沾亲带故,闹腾起来还真不好办。

再说,影响也不好。

他让勋贵子弟带头出海是为了带动大明出海的风气,若是他们家里人不愿意而闹起来,传到外面,就起反作用了。

外面的人会说,勋贵之家都不愿意去海外,那海外肯定真的不能去。

听到朱允熥的话,众勋贵子弟都不干了。

瞧不起谁呢?

我们能怕死吗?

“太孙殿下,不必多说了,我辈男儿,又岂是贪生怕死之辈?”

“马革裹尸,战死沙场,方显男儿本色。出海,我一定要出海!”

“为大明开疆拓土,我又怎能落于人后呢?”

“藩王和皇室宗亲尚且不怕,我又岂有怕的道理?”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若是葬身大海,那是我时运不济,怨不得别人。若是有幸能为大明建功立业,那也不愧国家对我家的厚恩。”

“对啊,我们这些勋贵之家争不出征,难道还要让那些平民百姓抢在前面吗?”

“我等勋贵子弟,深受皇恩。为国出征,本就是职责所在,岂有退缩不前的?”

……

朱允熥等他们的声音慢慢平息下去,方笑道:“朝廷要征服海外,肯定要依靠你们。”

“但是,正所谓‘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本宫今天向你们透露一个绝密,一个还没有在朝堂上公布的秘密。”

朱允熥压低了声音,装出神秘兮兮的样子:“朝廷准备开放雇佣兵团注册制。”

“只要向朝廷递交申请,通过朝廷的审核,就能自行组建一支不超过五百人的雇佣兵军团。”

“所需要的战舰,火炮,枪支,都能向朝廷购买,而且都是最先进的。”

“你们应该知道,我们大明的新军,只要三千人,就能击败整个北元的大军。”

“有五百人马,带上最新的火枪和大炮,对付那些海外小国,蛮荒部落,绝对能无往而不利。”

“不过,这些都只能用于前往海外作战,枪支大炮火药,皆不能离船,携带上大明的领土。”

“你们各家只要自己筹备资金,向朝廷缴纳足够的保证金,就能自行招募人马,组建雇佣兵团。”

“出海作战,朝廷会给你们提供地图。”

“你们去征战,去做海外贸易,去解救那些蛮荒部落的子民。”

“朝廷会在地图上给你们划分区域,打下来了,那里就能成为你们家族的领地,五十年不变!”

“你们做贸易赚了钱,交了朝廷的税,剩下的,都归你们家族所有。”

“财富,领地,还有大把大把的银子,都由你们予取予求。”

“你们也可以不必自己亲自出海,交给雇佣兵团去做便行了。”

“如果在海外遇到强大的敌人,被别的国家欺侮了,大明海军就是你们最坚强的后盾。”

“你们打不赢,朝廷会派大明海军,帮你们去打!”

“你们只管占地经营,夺取领地,为国家镇守一方,你们说好不好?”

这番话一出口,下方的勋贵子弟们,彻底疯狂了。

自行组建雇佣兵团,前往海外去抢人,抢地,抢到了就是自家的领地?

还有大明海军做后盾,打不赢就呼叫支援,由大明海军去打?

这妥妥就是朝廷给自家的封赏啊!

相当于是裂土封王了!

还有什么不愿意呢?

出海怕不怕?

当然还是有点怕的。

但是,雇人出海,那就一点都不怕了!

“好!好!好!”

“谢太孙殿下!”

“出海,出海!”

“太孙殿下对我等真好,我这辈子誓死效忠太孙殿下!”

“誓死效忠太孙殿下!”

“出海,誓死效忠太孙殿下。”

……

众勋贵子弟尖叫着,声音震耳欲聋。

这一刻,所有人都疯狂了。

大明新军的枪和炮,那是勋贵子弟们平日津津乐道,却又求而不得的宝贝。

朱允熥对枪炮的管制十分严格。

除了在大明军事学院时,他们曾在训练中摸过枪炮之外,以这些勋贵子弟的身份,也根本弄不到枪和炮。

但是,那些东西的威力,他们却是十分清楚的。

大明最近几战皆胜,伐倭国,平北元,全赖枪炮之功。

眼下,朱允熥竟然让他们自行组建雇佣兵团前往海外,还有枪炮提供,那便连最后一点顾虑都没有了。

至于说不能携带下船,那当然一点问题没有。

他们又不想造反,要带枪炮登上大明领土干啥?

朱允熥看这些人的反应,便知道自己的鼓动成功了。

用雇佣兵去海外,是他反复考虑很久后才确定的方案。

经营并统治一块海外之地,朝廷除了能提供火药之外,其他的都要靠军队自行解决。

指挥,政令都非常不方便。

正规军适合做的事情,是打仗。

打败当地的部落,当地国家的军队。

然后呢?

后续的经营,统治,贸易,税收,开发……让朝廷的军队去做,那军队也会迅速异化,变得不像是军队了。

甚至会变成土皇帝,变成割据一方的军阀。

在地图划个圈,告诉勋贵之家,这块地以后就封给你家了,有效期五十年,你家自己去统治此地,经营此地,赚了钱都是自己的,那勋贵们就能做得非常好。

至少,他们能帮大明朝廷赚贸易和税收的钱。

这与藩王出海,是一样的逻辑。

所不同的是,藩王画的“饼”更大而已。

勋贵们统治的面积小,可以管得更深入,更细致。

而且,虽然枪支火炮战舰都是朝廷提供,但是,却要勋贵们出钱买啊!

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大明制造局也是要赚钱盈利的。

组建雇佣兵,还要向朝廷交一笔巨额保证金,以保证枪支火炮的管理不出问题。

勋贵们拿不出这么多的钱,那便将土地卖给朝廷吧。

或者移交土地租赁机构,质押给朝廷。

这就是朱允熥的“暗棋”了。

若是直接和勋贵子弟们说,朝廷要改革土地制度,你们都将自家田地交出来吧。

那他们肯定不干,还得带头反对。

但为了筹集出海的资金,夺取更广阔的领地,获得更大的利益,那就没问题了。

不仅是他们,藩王们也是一样。

撤藩影响到诸多藩王的利益,朝廷肯定是要补偿那些藩王的。

直接拿钱不现实。

数额太大,还会引发经济上的连锁反应。

毕竟,藩王的土地,实在太多了。

原来的藩王军队,也是一个问题。

借着雇佣兵的名义,让藩王出钱购买,一切便都顺得成章了。

虽然是藩王和勋贵自行组建,并自掏包购买装备组建的雇佣兵团,但朝廷肯定是要严格监管的。

每支雇佣兵团,都要派出专人管理枪支弹药,并规范人员不能超限。

在此之前,藩王有府兵,勋贵有家丁。

当初朱允熥带人去捉拿蓝玉的时候,仅是拥护蓝玉的一部分勋贵,就一下子聚集了几千人。

那些家丁,大多数都是勋贵们原来的老部下。

如今组建雇佣兵团,那些人肯定是其中的骨干。

正好将他们都纳入朝廷的监管。

遇到麻烦,大明军队帮他们打仗,那当然是肯定的。

但这也不会,也不能是白干。

得让他们自掏腰包出军费。

只不过,这都是细节,没必要现在说。

……

随后,朱允熥又和他们透露了土地改革的事。

对于限制地租之类的,勋贵子弟们自然没有意见。

事实上,正如杨士奇所言,朝廷高官家的田地,收取的田租,都不会太高。

佃农们交得高,主要还是被负责管田庄的人从中盘剥了。

层层加码,到了佃农手中,田租才高得离谱。

朝廷限制田租,影响不到勋贵高官,还白赚一个好名声,他们当然不会反对。

至于收购田地,交给租赁机构管理等改革,朱允熥则是告诉他们,这正好可以帮你们筹措组建军队,购买战舰和枪支弹药所需要的钱财。

……

很快,朝廷公布了《大明耕地减租条例》,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从此拉开序幕。

条例一经公布,立即引发了激烈的回响。

百姓们奔走相告。

而以前专门从事转租,从中加码盘剥,获取利益的人,则如丧考妣。

毕竟,条例规定,收取超额的地租,将判处三年徒刑。

对于承租后不耕种,转租给第三方,亦有严格的限制。

让朱允熥都没有想到的是,条例公布后,大明百姓的生产,耕种热情空前高涨。

由此又促使粮食产量又有了一大截的提升,再加上水利设施的兴建,科学技术的提高,大明从此永远摆脱了粮食生产不足的危机,这些都是后话了。

对于金陵城中的权贵们来说,相比耕地减租,此刻的他们,更关注的是朝廷让藩王和勋贵们出海的事。

……

(https://www.eexsww.cc/143562/21460667/)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w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w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