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婶子莫要多礼。”柳如霜摆了摆手,不过想了想还是多说几句,也是提醒她。
“不过婶子啊,性格是天生的,但你毕竟是当娘的人,要明白出来做工的目的是什么,是安稳赚钱你明白吗?”
“只要记住这一个目的,以后就要认真做事、积极做事,任何事都没有把工钱握在手中更实在。”
“因为急躁而生气、发脾气、与人吵架,这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反而会耽搁自己赚钱,你明白吗?”
“就算你一时间没有想明白,那就为你夫君为你闺女,忍一时风平浪静,莫与人争一时之气,伤了和气。”
“作坊里规矩,是减少闲聊、不准扯皮、吵架的,有任何问题都要及时找管事处理,想多赚钱就好好做事吧。”
“若是做不好事,或是违反规矩,是不能在作坊里呆着的,只要守好规矩、好好做事,这活计是很稳当的。”
“多谢大侄女提醒,你是好人,你说的这些都是良心话,我会记住好好做事的。”
方田氏见柳如霜说的每句话都仿佛撞在心坎儿上,正是她自己也知道的毛病和经历,差点又哭出来。
安静的方莲儿在一旁也红着眼眶咬着唇,默默跟着行礼。
柳如霜也看了她一眼,便问:“多大了?”
“十六了。”方莲儿嗡声嗡气地回答。
“说亲了没有?”柳如霜又问。
“……”母女俩突然眼泪止不住地落下来。
“本来年内要成亲的,上个月被退亲了。”柳福贵无奈地开口。
“小姐姐你莫难过,那是别人不知道你的好,嫁过去也怕不是善缘,不嫁才有机会觅到更好人家。”
柳如霜挑眉,安慰地说了一句,便又看向柳福贵。
“这学了手艺的嫁远了反而麻烦,叔在三个村里找找呗。”
“知道了,我会留意的。”
柳福贵觉得如今这丫头有些善心大发,似乎变得好说话了不少,至少没有夏天那时的强势。
但她的意思也是真的。
学会了手艺再离开,一个担心手艺外传、一个好不容易教出熟手却不干了,是作坊里亏。
这不也是当初她不肯让待嫁女进作坊的原因嘛。
就连增加人手,也是得能长期回村住着的人。
柳福贵领着方田氏母女出去,到大作坊那边寻柳杰安排上工事宜。
但方田氏母女只能等下午那一批了。
柳杰提醒她们可以先过来在后排听着,多点机会适应作坊环境。
方田氏感激地道了谢,就带着闺女过来了。
柳山耆老提醒柳福贵,帮人帮到底,给妹夫在村里找个机会。
这样方家大房都可以搬过来,也免了被恶婆婆和有心机的弟媳欺负。
这么老实的人,若没旁人帮扶,怕是挨了打都不知道怎么还手。
旁人瞧着也是心急。
柳福贵想到自家婆娘那脾气,也清楚若不学徐家租外甥厢房那一套,怕是姨妹母女在家里也还是要受气。
最重要的是,怕闲言碎语伤害母女,也连累他。
柳山耆老的提议,恰是说到了重点,柳福贵连忙答应了,就要回去张罗这事儿。
但想到柳如霜在忙,他便看了柳杰一眼,把这层意思让他中午带回给柳如霜。
中午吃饭的时候,柳如霜知道了这件事,自然没有异议。
她从方兰那里也听说了方田氏家里的情况,心想希望今天她说的那些话,对方田氏管用。
看方莲儿那副老实样子,怕也是个遗传,很难改变的了。
作坊这边经此一事后,又恢复了平静。
不过有了徐家和柳家村的参照,不少人家纷纷效仿,自己联系了可靠的亲戚,再去找村长。
之后都往柳家村里搬,有的屋子不够住的,甚至开始在屋旁添厢房。
除了能拿到租钱,添好的厢房将来儿子们大了娶媳妇也是合用的。
村里人都会打算盘,也遵守着田庄和作坊的规矩。
即使到了冬天里,日子也还是在忙碌赚钱中过去。
柳河村与白杨村一直将目光盯着柳家村,事事跟在后头总有便宜捡。
往县城送货的队伍又跑了两趟,眼看一场大雪将至,他们不敢休息,第二天又继续出发了。
柳如霜给他们工钱多加了十文,变成了四十文的价。
如今两大成衣作坊每天赶货,又送出快,到是没在库房里积压。
而每月三天放假,也被大家主动要求有事才申请休假,无事就自愿继续干活。
攒货的速度又快了不少。
因温室种菜也已启动,红薯粉丝的作坊就搬到了另一处院子。
正是东院与管事们院子之间的一处大院,原是庄上的大粮仓所在。
原来田庄会大量存放粮食。
毕竟只有镇上一家粮行,还向别处收粮,田庄的粮仓实则也有粮行备用仓之意。
因此除了前院三间,东院一排南座房都是,还有东院后头这座大院。
以及原伙计院与洗衣院的拐角也是,东边后头还有两座小院也是,不过后来用为干货作坊了。
现在柳如霜把东边作坊还归于温室种菜,就把这座粮仓大院给腾出来了。
今年的粮也因几处粮行开起来,生意线走远了而不用存积在庄上。
镇上粮行都成中转站了,再加上田庄增加、人员调动,庄上空院子自然多起来。
红薯粉丝畅销,需要的货也多,为此还从另两村增加了人手。
每天同着成衣作坊里的人一样坐马车来回,加大了攒货力度。
晾干的粉丝也会存放到管事们院中空着的屋子里。
这个月所有的货都在大量运出,根本不用担心库房不够用。
……两个管事去镇上粮行对帐。
少年们也把庄上一堆细帐盘了又盘,互相核对清楚之后,再将总帐交给柳如霜。
柳如霜看着那一堆数目,心里却是苦笑不已。
瞧着收成是很好的,只不过……不知道能收回多少钱呀。
钱不收回来也就帐面好看,有的连帐面都不好看,是个看着赚,实则在填窟窿的实际情况。
二十四节季,大雪将至。
天空灰蒙蒙的,北风吹得越发厉害。
柳如霜发觉这世界的冬天确实比她原来生活经历的都要冷。
看着别人穿着有棉内胆的棉袄喜滋滋都说暖和,她自己却还需要适应。
因此,在教会新手之后,她也不愿意在作坊里陪着她们了。
她早有准备,将新手不断充入熟手屋子去,即使有细节上忘记怎么处理时,也可以瞧瞧熟手是怎么弄的。
一屋负责的都是同一款,做的一样的东西容易学。
有了旧带新,也让她省力不少。
两大作坊人数太多,她把李成翔、柳大招、王桦、宋招福四个都派了过去。
柳杰和汪洋的工钱,都在十一月开始升至二两。
其他少年们的还是收粮时升到五百文的,之后事儿不多也没继续升,但大家凑堆儿也没在意。
庄子上已开始烧炕了,不出门的时候都聚在暖和的屋里。
有的读书、有的写字、有的在看记帐的书,以学习为主。
(https://www.eexsww.cc/130668/29824664/)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w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w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