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小说 > 言情小说 > 边水往事 > 第10章 无名老人

2018年9月份,我第三次前往西藏。
我独自行驶在可可西里,看到有人用高压锅煮饭。因为一路上吃腻了泡面,发现有白米饭,就把车子停下,想过去蹭一蹭。
生火的是个老人,一人一椅,坐在帐篷外。饭熟得慢,我和老人聊天。看着天空发生变化,赤红色的彩霞落在地平线,像无数罂粟花盛开在辽阔的荒野。老人双手合十,闭上眼睛,嘴里念叨许久。见我一直在盯着他,就说自己信佛。
在盛饭的时候,他叮嘱我,高原的米饭夹生,要多嚼一嚼。这让我想起,在金三角遇到的一个缅甸老人。
2009年3月,我来到金三角。过后的一个星期,开始融入这里。
我住的地方叫达邦,有一条河流穿过这里,当地人习惯叫追夫河,沿河有许多户人家。在金三角的山区,没有土地归属权的说法,只要有空地,砍些竹子木头,就能造一间属于自己的竹屋。狗在路边撒一泡尿,就是领地。
我的竹屋位于河流上游,左侧是森林入口,右侧才有零星的几户人家。
我刚来金三角的时候,话多好奇,确定猜叔和工作没危险之后,就想要尽可能多地了解这里,老是想找人聊天。但是我不懂缅语,交流只能靠手,偶尔听懂一个词语,还得翻字典。加上和缅甸人交流,他们总会伸手问你要吃的喝的,久了,也就没了激情。
在达邦的中国人很少,会讲中文的缅甸人除了猜叔,我只认识一人,那就是我的邻居,一个缅甸老人。
老人离我不远,隔三间屋子的距离。不是达邦本地人,来自缅甸最大城市仰光附近,十来年前过来这边,而后再也没离开。
在缅甸,像老人原先生活的仰光等城市,和金三角所在的缅北地区完全是两个世界。贫穷、战乱、贩毒、死亡,是这片土地最真实的模样。
我认识一些烟农,有人会在罂粟果割浆(收获)的日子,划破双手手掌,跪地磕头。我原以为他们这么做,是知道毒品给世界带来的危害,想要弥补内心的愧疚,但其实只是祈祷有个好收成罢了。
老人的母亲是中国人,父亲是缅甸人,除了会讲中文,中缅混血并没有让他在外貌上区别于普通缅甸人。高颧骨、尖下巴、眼睛不浑浊却有点呆滞,皮肤很黑,脸上有一些棕色的斑点,头发灰白,骨架偏大,双臂肌肉渐渐萎缩,让手腕的骨头变得格外凸起。
他看上去得有七八十岁了,实际只有50岁出头。这样过早地衰老,在缅甸这代人里并不出奇。
老人当过兵,一生经历过三次大动乱:70年代缅甸由资本主义转变成社会主义,80年代又从社会主义转为资本主义,90年代坤沙倒台,缅北地区贩毒组织、地方民族武装、政府军的三方混战。
许多人就死在那几十年里。小孩显小,老人显老,是战乱留给缅甸人的两个特征。
老人经常会讲起那段历史,语气平静,用“人和兔子没有什么不同”来形容。他的中文不是标准普通话,口音偏西南地区,也许是年纪大,加上少了一颗门牙,听他说话总有一种屋里漏风的错觉。
我问他,打仗是什么样的啊?
老人对我说,不要去想。
我第一次见到老人,是来到达邦的第五天。
当时正巧是中午,我被猜叔允许出门,熟悉一下附近的环境。就在我闲逛了一大圈,马上要回到竹屋的时候,经过了老人家门口。
他下半身围着笼基,上半身套一件灰蓝短袖,正靠在一张低矮的竹椅靠背上,端着一碗白米饭,用筷子一点点送进嘴里,没有菜,干吃。
老人的竹屋很破,看上去时间也久,竹子表面已经开口,屋顶不是当地的富裕家庭用砖瓦片糊,只用一些茅草和竹片。热季还好,一到雨季,会有雨水渗入到里面,弄得整个房间闷湿潮黏。
那是我第一次正式接触金三角,觉得贫穷也是种新奇体验,不自觉就把脚步停下来,站在远处看着老人。
就在我打算离开的时候,老人把右手的筷子,放到左手大拇指下,顶着碗握住,空出来的手伸到空中,朝我挥了挥,做了一个“过来”的手势。
我先是左右看了眼,确认是在叫我以后,才走过去。
“中国人?”老人问我。听到一个缅甸老人用中文问我问题,我一下愣住,回过神来以后连忙点头,问老人是怎么知道的?
我以为老人会说外貌、气质之类的理由,没想到他盯着我,把左眼慢慢闭上,又慢慢睁开,说:“眼睛。”
还没等我说什么,他就把碗筷放到地上,双手撑着椅子的扶手站起来,看老人腿都在哆嗦,我下意识想过去扶着,但是刚碰到手臂,他就摇头拒绝了我。
老人进入房间,拿了一个碗,坐回到椅子上,把筷子捡起来,将自己碗里的饭分了一半过去,递给我。说让我吃饭。
我端着碗,问老人有没有筷子?
老人比画了手里的筷子,说只有自己这一双。
我不想回去拿筷子,加上当地人用的竹筷都长,我就把老人的筷子抢过来,用膝盖一顶,一掰为二。
老人接过短了一半的筷子,盯着我看了一会儿。
他的竹椅下面,有一段中空竹节做的竹筐筐,只见他从竹筐竹筐里拿出一把短猎枪,两个手掌的长度,放在大腿上,不停地用手摩擦。我被吓了一跳,心想一双筷子至于嘛。赶紧跑回去,从冰箱里拿了一个鱼罐头过来,才让老人把枪放了回去。
吃饭的时候,老人问我现在中国怎么样了?还像十来年前一样好吗?
我被老人之前的威胁弄得烦躁,加上来到金三角也不是自身意愿,就随口应和:中国人现在活得很辛苦,我才会过来这边赚钱。
上了年纪的人,因为牙口不好,都喜欢吃嫩糯的米,但是老人的米饭比较硬,还夹杂着许多小沙子。老人吃得慢,每一口都要花上力气。
听到我这句话,他把刚放进嘴里的米饭吐回到碗里,问我,是不是在打仗?
我摇摇头,说没有。
老人说,那不算辛苦。把米饭又夹回嘴里。
我有点恶心,赶紧吃自己的半碗饭,夹着小沙子的米饭口感并不好。
“你吃得太快了。”老人说,米饭慢慢嚼,就会有甜味。
我不想搭理他,把碗筷放在地上,准备离开。老人见状,就把竹筐里的短猎枪又拿了出来,放在大腿上摩擦,边看我边把鱼罐头放到竹筐里面。
“亏了。”走的时候,我心里暗骂自己。
后面,每次饭点经过,老人都会挥手比画“来”的手势。等我走近点,比一个吃饭手势,最后再做“去”的手势,让我回家拿罐头。
我有时理他,有时不理他。但时间长了,人还是会慢慢熟悉。
我来金三角两个月,就进入雨季。
连日的降雨让我觉得心情变得不好。一天,我没有等老人招手,就自己拿着食物过去找他吃饭。
老人喜欢坐在屋子门口看雨,一坐就是一天,只有吃饭的时候,显得多了些活力。
他对我说:“你来的时间刚好。”我问他为什么。
他说这里只有热季和雨季,而我已经完整地体会过缅甸,可以回去了。
我说自己回不去了。
他又问我,想不想家?
我说有点想。老人用筷子敲了一下我的手。
老人的家在仰光农村,父母在他十来岁的时候死了。
缅甸男人娶媳妇早,好一点的家庭,在十五六岁就会安排成亲,老人家里穷,他没办法,就参军混饭吃。
在政府军混了好些年,终于当上队长,存了积蓄,准备结婚。老人相貌端正,工作也好,娶的妻子是最正统的缅族,不算美丽,但为人贤惠。
缅甸传统婚礼讲究穿金戴玉,而穷人却很少摆酒。老人说他这辈子最风光的事情,就是请全村人吃的那一场喜酒。
那是村里最大的一场婚礼,“每一个人都说嫁得好。”老人说起这件事的时候,难得笑了。
结婚后的老人很幸运,妻子第二年就怀孕,生下来一个男孩,过了三年,又生下一个男孩。
这样的生活,是很多缅甸人梦里才有的景象,老人先说了这句话,然后他又紧跟着提了一句,“都是假的。”
90年代,迫于国际舆论压力,坤沙倒台,金三角开始大规模销毁罂粟田,转为种植经济作物。但是仍然有大批的烟农不服从命令,老人所在的政府军就得出面协调。
经济作物种植推广到了老人所在的村子,上级问他,村里有哪些大的罂粟种植户?
老人有认识的朋友当烟农,种植规模较大,老人把这朋友的位置告诉上级军官。
“我是想帮他。”老人的初衷是让朋友主动销毁,还和上级请求,改为种植经济作物以后,朋友原来的田地面积不要缩小,不要征走他的土地。
一天晚上,上级带着五六个士兵,让老人带路。双方在烟农家门前交涉。烟农一家五口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一个三四岁大的小男孩。
金三角的民风彪悍,大家都不怕政府军,加上本身是做大的烟农,和一支地方民族武装有关系,就没有理会老人一行人。说着说着,奶奶的情绪变得激动,不停地用话语来攻击他们。
老人的上级劝阻了一会儿,见没有效果,开枪把奶奶打死了。
这彻底惹怒了烟农一家,爷爷和爸爸大叫着转身朝着房内跑去,姿势一看就不是逃跑,而是想要拿武器。
老人看到奶奶死的时候,知道事情正在变坏,想要拉住两人,很快被挣脱。可惜,两人的脚步还没有迈进家门,就被在场的几人,从背后开枪射杀。
在场的所有人都开了枪,只有老人没有动。
灭口一旦开始,就很难结束。
妈妈痛哭着在地上求饶,还是被杀死。只剩下一个吓呆了的小男孩。
上级说,既然人是老人介绍的,最后一枪还是让他来开。老人知道这是害怕被揭发,在拉他下水。
“他没有受苦。”老人说自己把枪口塞进小男孩的嘴里,吞枪是最快的死亡方式,人是感觉不到痛的。但是因为小男孩年幼,嘴巴太小,老人就用手掰开。男孩的上下颚脱臼了。
“为什么要杀人?”我问老人。老人说,杀人是最简单的办法。
那段岁月,大批的烟农被赶下山,被迫前往城镇生活。一些不愿离开家乡的烟农,就躲藏起来,因为缺少收入,只能互相争抢食物,饥荒里也死了很多人。
“你知道罂粟为什么可怕吗?”老人说现在种的是咖啡、水稻,当初全是望不到边的罂粟花。漫山都是鲜红色。
我说自己知道,罂粟可以制毒,利润高。
老人说不是这样的,对大部分的烟农来说,其实种什么对他们一样,因为都是拿不到钱的。
在金三角,罂粟只要播种,过段时间割浆就行,不需要松土除草之类的工作,甚至在根茎枯烂之后,自然就会成为肥料。
“太简单了。”老人不知道罂粟为什么选中缅甸。
政府军的大力禁毒中,老人不可避免地杀了一些烟农,被贩毒组织报复。
一天晚上,他的妻子被人奸杀在家中。两个儿子正巧在外面玩,躲过一劫。
过了12点,他才回到家里,刚打开房门,就看到小儿子趴在赤身裸体的妻子身上睡着了,大儿子目光呆滞地看着自己,已经发不出声音。
地上只有一摊干枯的血迹。
老人说,报复他的人,自己也认识,却没有说是谁。
“我想要离开军队。”老人说退伍非常困难,他只能趁着一次外出执行任务,把自己的右腿打瘸。
即使腿瘸了,只要人能开枪,军队仍不会放,老人“给了一笔钱”。
听老人讲述这段往事的时候,我想要从他的脸上看出什么,但是没有,甚至连情绪波动都没。仿佛是在讲述别人的故事。
我没忍住,问他为什么不生气,为什么会这么平静?
老人说,“愤怒是需要力气的,而我已经老了”。
离开政府军的老人,带着两个孩子,就在达邦住下,种了些田,想要安稳。
安稳是最难实现的。
老人脱离政府军,没了经济来源,单靠农作物只能保证自给自足,吃顿肉都是奢侈。他重新选择加入当地的民族武装。
我问他既然出来了,为什么又回去。
他说,为了孩子。
我生活的周围缅甸老年人不算多,因为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动荡,导致自然死亡在这里成为一种奢侈。
除了老人,还有一个老奶奶,她的丈夫和孩子死在了战乱里,因此一个人生活着,住的离我更近些。
老奶奶有一头乌黑的长发,到腰。每天早晨5点,天刚亮的时候,就会在河边洗头。我经常熬夜,喜欢趴在窗户上看她,直到从视线中消失,我才会睡觉。
老人不生火,他把家里的米拿给老奶奶,让她帮忙煮好送过来,老奶奶就克扣一些,算作报酬。
老奶奶过得比老人难些,吃的菜都是自己去山里挖的野草野根,原先养了些鸡鸭,后来给附近的小孩偷走后,再也没养过。
老人说,曾经也有小孩想要闯进他的家里拿东西,但是被他赶跑了。
我笑他,说这么大年纪还能打架啊?
老人把竹筐里的短猎枪拿出来,放在大腿上摸了摸。
缅甸的长发可以卖很多钱,老奶奶却从来没有过这方面的打算。我问老人,这是为什么?
老人说,剪了头发,就活不下去了。
我当时不理解,反而调笑老人,那老奶奶一看就对他有意思,为什么不和她搭伙过生活?
老人没有回答,只是又把枪摸了摸。
老人的手很巧,据他自己说,这屋子包括家具,都是他一个人造出来的。
有一次,我冰箱里放着快过期的面包,想着吃不完,就给了老人。
他接过面包,说自己有东西要给我。
老人会用竹片雕刻佛牌。他递给我一块,说这是缅甸神甘寺庙的苦行高僧开过关的宝物,只卖我五美金,非常划算。
我问他,不是给吗?怎么还要钱?老人没说话。
我拿着佛牌,感觉粗糙,又问老人,这连漆都没上,哪个高僧会给你开光?
老人说,佛讲究的就是自然。
我见他房子里到处都是佛像佛牌,就信了他,花钱买了一块。后来才发现他经常拿这种佛牌哄骗当地小孩,换一些在河里抓到的鱼。
而且,我还知道,缅甸并没有他说的这间寺庙。我很生气,说他这是对佛撒谎。
老人说根本没有这个佛,因此不算撒谎。
在老人的对门,也有一个老头。那是纯正的当地人,世代都生活在这里。妻子很早就过世,三个孩子都加入民族武装,死于战乱。
老头和老人一样,每天就只是坐在屋子前面,看着雨不停地从天上落下,一看就是一整天。但其实两人都有些白内障,视力不太好,只能看到模糊一片。
有一次,我端着菜从他面前走过,老头起身拦住,什么话也没说,就学着老人的样子,从我手里拿走东西。我很生气,踹了他一脚,老头跌倒在地上。考虑到他年纪问题,我就没有再动手。
有时,这三人吃饭会聚到一起,交换着食物。
我认识的一个叫作阿珠的姑娘“进山”,这对那姑娘来说是个有去无回的路。我有些难过,就搭在老人旁边看雨。
雨刚刚小了些,就见到老人拿出短猎枪,朝着天空开枪。这把我吓一跳,问老人这是在干嘛?
老人说,打鸟。
我笑老人,眼睛都不看,这也能打中?
老人说,万一呢?打不中,就当作放烟火。
我觉得他说的有道理,也跟着开了几枪。还想继续玩的时候,老人说自己已经没有子弹,让我给他一些。
猜叔放了一箱子弹在房间,我开始喜欢开枪打可乐瓶玩,但是很快就玩腻,剩下来许多,给了老人一些。
我知道他在骗我,子弹口径不一样,他的猎枪根本上不进我的子弹,但没有拆穿他。
后来,老人用我给的子弹,换了好几袋大米,够他吃很久。
当天下午,我难得闲得住,和他聊了很久。说着说着,我忽然问他,你不是说自己有孩子么,现在人去哪了?
老人缓缓地说:“我有两个孩子,你问哪一个?”我没来得及说什么,他接着,“都死了。”
老人的大儿子是十九岁死的。
因为老人退出了政府军,家里情况不好,大儿子很懂事,就去山里打猎。有天打猎的时候,碰到两伙人正在交涉,可能是贩毒组织在谈判。
老人说,大儿子应该是见到人,下意识地端起了枪,把枪口对准了这群人,被两边都误以为是对方的人,一齐开火把他射杀了。
老人找到大儿子的时候,看到他身上满是弹孔,脑袋上却没有伤。
“他会很痛。”这是老人唯一感到难受的事情。
如果射中脑袋,死的会快许多,但是身上中枪,就要一点点流光血液。
因为这件事,老人再次脱离民族地方武装,发誓不再当军人,一心保护小儿子长大。
但正因如此,家里再次出现经济危机。小儿子年纪小,喜欢玩闹,有次想要一把小刀,但是老人没有钱买,就生气地摔门出去。
小儿子生闷气的时候,和许多河边长大的孩子一样,会去水里游泳。
附近的孩子水性都很好,很少有淹死的,但那天,小儿子游得更远,或许是抽筋,或许是被渔网缠住,溺了水。
第二天,村里有人过来找老人,说河面上有具尸体,被水泡肿了,看着有点像他的小儿子,让老人去认一认。
老人不太相信,他来到河边,第一眼就看到的不是尸体,是岸边放着的一堆折叠整齐的衣服。
他知道,死的是自己的小儿子。
缅甸的孩子没什么文化,但是老人的小儿子爱干净,每次下河游泳之前,会把衣服叠放的很整齐,永远是衣服裤子,上面用拖鞋压住。只有他会这样做。
老人没有见自己孩子最后一面,请村里的其他人帮忙葬了。老人说他并不怨恨,只是有点想不明白,在孩子死的那一天晚上,他睡得比以前都要好。妻子和大儿子死的时候,他也没有得到任何感应。
老人问我,不是佛都说,冥冥中有天意,他为什么感觉不到?
佛塔是验证信仰虔诚的关键,老人家里有佛塔。但这是他对佛的唯一一点疑问。
我无法回答。
老人说,小儿子死后,他七天七夜没有睡着,然后问我,有没有试过?
我点点头,说自己曾经有一次,四天都没有入睡。
老人沉默了一会儿,随后让我去屋子里拿一把剪刀,帮他理发。
老人的头发有点长,因为长时间没洗头,很多纠缠在一起。我原本想用手抓住剪,但是味道实在有点冲,就不敢触碰到头发,单手拿剪刀随意划了几下,剪的参差不齐。
缅北的穷苦人家,连镜子都没有,他们多是用河面的倒影来看自己,我就回去拿了一块镜子,给老人。老人拿着镜子,端详自己好久,把镜子放进竹筐,没有还给我。
后来的几天,老人都没有叫我带东西给他。又隔了一段时间,我又找老人。他叫我弄些布料给他。
我问他要做什么用。老人没有回答。
我睡觉怕光。竹屋又非常透光,很早就去集市上买了布料,让人做成窗帘,围住整间屋子。刚巧剩下一些,我就拿给老人。
隔天,他就送给我一把竹子做的雨伞,伞布就是我给的布料。
老人给的伞做工很好,但可能是因为力气不够,伞没有经过抛光,有些毛糙。
“你过阵子换个布,就又变成新的了。”老人告诉我。
我起初觉得很新奇,最开始的几天,出门总会带它。但那把伞不好用,撑伞的时候需要很大的力气。布料不挡雨,湿透了很重,还有雨水会滴下来,加上没有打磨,有毛刺扎手,就被我丢进角落里,再没拿出来。
这是老人唯一送我的东西。
七月中旬,有个美国人贾斯汀过来这边做公益,教导孩子们读书认字。和贾斯汀混熟以后,有天深夜,我和他说起老人的故事。
我的英文差,不知道他听懂多少。第二天我见他的眼眶泛着红。
看到我过来,贾斯汀立马拉着我的手,叫我一定要带他去见见老人,他不相信世界上有这么苦的人。
我笑他,你都来这里几天了,见到这里的环境和这么多穷苦的孩子,还不相信吗?
贾斯汀盯着我,说赶紧带他去见老人。
刚走出没多久,贾斯汀又跑回去,拿了些巧克力在手上,到我面前的时候,问,老人吃不吃这个?
我想了下,告诉他老人没什么东西是不要的。贾斯汀笑起来。
老人不喜欢美国人。他认为坤沙时期的金三角是稳定团结的,但是美国的介入导致动乱发生,人们流离失所。
见到金发碧眼的贾斯汀第一眼,老人就把短猎枪从竹筐里拿出来,放在大腿上摩擦。
我发现老人这动作,叫贾斯汀赶紧把巧克力给他。
老人伸手接过,撕开包装尝了一下,“呸”地吐了一口,还给了贾斯汀。
贾斯汀握着巧克力,噘着嘴,问我,老人是不是讨厌这个?我先冲他摇摇头,说老人本来就不喜欢零食,然后转头对老人说,你刚才不要的巧克力,很贵,一块能换十碗饭。
老人反应一下,把贾斯汀手上的巧克力拿了回去,还伸手,让贾斯汀多给一些。
因为短猎枪被老人拿在手上,椅子上的竹筐空了出来,老人把巧克力一块块码了进去。
当天,因为没有多余的凳子,我和老人坐在椅子上,贾斯汀坐在地上。
贾斯汀会的缅语不多,就先用英文说给我听,让我翻译成中文给老人,老人则说中文,我翻译成英文给贾斯汀。很快我发现,这远远超过我的能力范围,就让他们自己交流。
最后,局面变成,贾斯汀一个人在手舞足蹈地说缅语,老人不想理会,用中文和我在闲扯。
老人后来和我说,看到贾斯汀的时候,他想到自己之前的军队生活,想把这个美国人杀了,但还没下定决心,就发现对方不错。
之后,贾斯汀又来见过老人几面,每次都会带巧克力,还搬过一箱矿泉水,都被老人拿去换了大米。我知道,他一定是按照10碗饭的标准换的。
一天下小雨,老人把我叫过去,递给我一根竹竿,说这个天气鱼很容易上钩,叫我去河边钓鱼,他想要吃鱼。
我看着光溜溜的竹竿,问他,这没有线和钩,怎么钓?老人说让我自己去找。
我有点懵,等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拎着竹竿走出了房间。刚到路上,忽然生气起来,心里想着,凭什么是我?
我想要回去,但是转头看到老人的目光,实在没好意思。在路上遇到贾斯汀,我就让他去给老人钓鱼。
贾斯汀也有点为难,我把竹竿塞进他手里,赶紧跑开。没办法,他只能用巧克力做报酬,叫一个学生去做帮忙钓鱼。
十来天后,贾斯汀和这鱼钩一样,沉入了水里。
我再去见老人的时候,和他说贾斯汀死了。老人看着我,问是怎么回事?
我和他说了情况。
老人没说什么,只是从竹筐拿出一块贾斯汀的巧克力,分了半块给我。
贾斯汀虽然经常数巧克力,但被我偷拿了好几次,他都没发现过。我后来把巧克力都给了老人,但这是他第一次分我。
那天,我破例和他讲了自己的事情,说自己的父母,家庭,如何从家乡一步步来到这里。老人没有打断我。
在我说完以后,老人说:“你就因为这些东西,就要来到这边吗?”
在他看来,我的烦恼其实不是烦恼,不应该为了这些事让自己不开心。
当时我有点生气,却说不上为什么,相比起老人,我的烦恼确实不算什么。后来长大了些,我才明白过来,少年时的痛苦和成年后的痛苦,并没有大小之分。
老人看了我一会儿,见我没回答,就说从没见我穿过笼基,想着给我做一条,问我喜欢什么颜色的。也许是觉得我不相信,他又加了一句,以前妻子的衣服都是他做的。
我说自己不喜欢,穿上后总感觉背叛了国家。老人“嗯”了一声。
他起身去屋内,拿了一管水烟出来,放了罂粟刮下的烟膏,自己吸了几口后,让我也试试。
我刚想抽,就被老人拿了回去,和我说有些东西,生活再难也不要试。
隔了一会儿,老人又对我说,以前烟膏都是自己种的,现在要买,很贵,问我是不是可以给他一些?
我没搭理他,起身就走了。
这之后,我很少去见老人。
决定离开金三角的前几天,我再次路过老人门口的时候,他又在向我招手。
但是我依然没有理会。
老人见我打算离开,撑着椅子,起身过来。我看他腿瘸着,一步步地小心走着,不忍心,就过去扶着他。
老人见我没位置坐,就去屋子里拿了一张椅子。等我坐下后,问我这段时间为什么不理他?
我撒谎说自己很忙,没时间过来陪他吃饭。然后说自己房间里还有许多吃的,打算都给他。
我刚要站起来,就被老人拉住,手很冷,像是翡翠贴在皮肤上。
老人和我说起中国,说他其实去过一次。
当初,老人的妻子孩子都死了以后,他来到云南,想要在云南生活。他之前并不觉得缅甸人是痛苦的,但是妻子死后,他觉得缅甸人很痛苦。
“这里很多人都想过去。”老人说金三角的缅甸人都喜欢往泰国跑,是因为他们不会说中文,在中国生活不下去,而他会说。
但是真正到云南才发现,会说和生活是两回事。
老人当了一辈子兵,只会打仗和开枪,没有一技之长,在云南根本找不到工作。把存下来的钱花光以后,实在无法生活,只能回到金三角。
我被他说得有点好奇,问他,中国就真的那么好吗?
老人说,中国人的眼睛里都没有痛苦。顿了一下,他说我已经变得有点像一个缅甸人了。
老人的体力明显比几个月前弱了,深深吸了几口气,才有力气接着说。
他说自己错了,当初在那户烟农的奶奶被杀以后,他该把小男孩直接杀掉,不应该留在最后。
我有点奇怪,问他这是为什么?
老人说,这样,小孩会很痛。
他不能决定是否杀人,但可以决定杀人的顺序。
我不知道如何接老人的话。
老人看着我,用筷子敲了下我的手,说道:“能够死在家乡,是一件很好的事。”

(https://www.eexsww.cc/129409/31673900/)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w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w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