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韩清说那椅子不是给个子高的人坐得,李克就有些不明白了,疑惑的眼神看着韩清。
“你没发现那椅子两侧的扶手特别的小吗?”
“这倒是发觉了,我当初看到这椅子那扶手,还奇怪这是怎样一个怪人才能坐这样的椅子。”
“正常坐姿在那椅子上,碰不到后面的靠背,往深里坐,大腿部分进去了,小腿又能搭在椅子外多半截,而且那椅子两侧的扶手又是那么小。”韩清笑笑说道:“那如果是这样坐呢?”
韩清盘腿坐好,给李克比划了一下说道:“如果是这种坐姿,不就正好解决了椅子坐板的长度问题了吗?至于两侧的扶手,打坐的人需要双手拉扯住才能纠正自己的打坐姿势。”
李克这才恍然大悟的说道:“原来...原来这是和尚道士坐的椅子?难怪你向那里正打听附近有没有寺庙什么的。”
“那是一张禅椅!”韩清淡淡的说了一句。
他在前世搞收藏时候就碰到过这种椅子,听过朋友说在某一地方的人家里有这种椅子,他就打算过去买。只不过因为有事耽搁半年后才去,结果到了之后才发现那禅椅的扶手已经被这家人重新更换了大的扶手了。
卖椅子的人解释说听到说有人要来买这把椅子,他觉得这椅子怎么坐都不舒服,扶手又那么小,干脆更换成大一些的扶手,免得买家说这椅子是伪劣的古家具。
韩清无奈的看了看那椅子,然后二话没说扭头就买了机票走了。
现在看到这禅椅,勾起了他对前世的回忆。
“东家,一个普通农户家里怎么会有这种禅椅?既然这禅椅能出现在这里,说明这个王邵还有心思在家里打坐,看来和佛道渊源很深啊。”
“吃罢午饭,咱们一起去附近的寺庙看看吧。那白云寺可是中原的名寺,原来叫白茅寺,也叫梦觉寺,始建于唐代。”
“东家你去过?”李克惊奇的问道。
“没有!书上说的!”韩清说道。
吃了午饭之后,韩清和李克带着矛弘义等人一起去白云寺看看,结果没走三四里地就在一处道观被人拦住了。
只看见一个小道童站在路边招手,韩清让李克问问什么情况,李克问完过来说道观里有道人请喝茶。
“喝个屁的茶,老子这是去查案逮贼呢!”矛弘义听到有些不耐烦的说道。
“光天化日之下,路经此处就有人拦住请喝茶,这事听着也是蹊跷啊。”韩清扶着下巴想了想说道:“叫那道童过来问问。”
待道童走过来,韩清直接就问道:“是谁要请喝茶的?你们这道观是不是拦住过路人就往里扯?”
“啊?”唇红齿白的小道童被韩清这么古怪的问话弄得有些发愣,急忙纠正道:“这位小官人莫要这般说道,我们道观里平日里不是随随便便情请人进去喝茶的,这次是我们的师叔路经此处,说是要等一位贵人。”
“贵人?经常丢三落四的贵人?”韩清有些好奇的问道。
“啊?”道童也是一头雾水,不明白韩清的说法。
“不是有句话叫做贵人多忘事吗?”韩清说道:“你们的师叔既然要等贵人,那不就是等一个忘东忘西的人呗?”
小道童被弄得哭笑不得的说道:“小官人莫要说笑,我师叔说贵人今日中午要从道观经过,这半天经过的只有你们。所以师叔等的定然是你了。”
“这就奇怪了,你家师叔能掐会算?”韩清更加惊奇的问道。
“我师叔是扶摇子真人的传人,能通天地辨阴阳。”
“哇!能通天地辨阴阳?他能反手是雷,正手是雨?他的屁眼能放电?”韩清听到这玄玄乎乎的说法就打趣这小道童。
说完这番话却是发现周围的弟兄看他眼神很怪,就问旁边的人,“你们干嘛这么看我?”
“这道童说他师叔是扶摇子的传人!”矛弘义有些惊疑不定的说道。
“那又怎么样?”韩清好奇地问道:“扶摇子是谁?”
“陈抟老祖啊!”李克低声的说道。
“哦!原来是陈抟老祖啊?”韩清这才好奇的打量了一下小道童说道:“你师叔得到陈抟的真传了?”
“师叔说了,能得到扶摇子真人的传授十之一二就已经是造化了。”
陈抟,为五代宋初著名道教学者,字图南,自号“扶摇子”,宋太宗赐号“希夷先生”,后人称其为“陈抟老祖”、“睡仙”等。传说中陈抟活了一百一十八岁。
传说他不仅有伏虎降龙的神力,还有预知谁能当皇帝的先见之明。关于他的史料记载更是真假杂陈。最著名的就是和宋太祖赵匡胤下棋赢了一座华山的故事。
古时候的人都迷信,所以根据对陈抟的传闻进行了神化的理解。
“那就见见也无妨,看你这师叔能耍出什么幺蛾子来。”
小道童听不懂韩清的后半句话,但是仍旧领着众人奔着道观而去。
“东家一会儿若是见到道童的师叔,千万莫要信口开河。”李克叮嘱道,他知道韩清说话经常不着四六,所以事先做了个提醒。
“多大点事儿!”韩清笑了笑说道,心里却在想,看看这道士忽悠的水平。
他在前世碰见的忽悠实在太多了,有的都不是专家级忽悠了,简直到了神一般的境界,忽悠过程中能给人洗脑。
等他进入道观之后,道童让其他人都在偏殿里喝茶,领着他则是走入了后殿。
进入到一处屋子里,就看到摆放着两个蒲团,正中的地方摆放着一张小几,在小几上面摆放着黑色的茶碗。在小几的另一侧放着一个炉子,旁边摆放着一个瓷瓶。
“小官人请稍后,我去请我家师叔。”道童说完施了一礼就离开了。
韩清坐在蒲团上面,拿起茶碗左看右看,这种瓷器在自己的前世那是天价啊。
“终于等到了贵人,不虚此行啊!”随着外面声音由远而近,一个仙风道骨的老者走了进来。
韩清抬头一看,惊奇的说道:“居然是你?”
“不错!是我!”那老者微微一笑说道。
“上次在大相国寺偶遇,说我是什么杀破狼的命理,一直还未请教,今天正好碰上,那就请雍半仙给推推吧。”韩清似笑非笑的说道。
这老者就是韩清游相国寺时候遇到的雍半仙,当时韩清刚结识了书生朱说,走累了歇脚,结果旁边的雍半仙就推算了几句二人的命理。
“韩承事此话有误。”雍半仙笑了笑就在韩清对面蒲团上坐下。
“你知道我是谁?”
“当然!不但知道你是谁,还知道你的身世以及将来的走向。”
“开始忽悠!”韩清打了个响指说道。
“开始什么?”雍半仙听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就发声提问。
“就是开始听大仙明示。”韩清似笑非笑的说道。
你能知道我身世?我自己从哪里来的我再清楚不过了,说出来你信吗?韩清心里这样想。
“还是先请韩承事品尝一下这里的茶吧。”雍半仙说完就把瓷瓶放在炉子上开始烧水。并把跟前的黑色茶碗放到一起,用旁边的提壶冲洗。
韩清在前世喝茶,多用玻璃杯、紫砂杯和白瓷杯,但是宋朝人则喜欢用黑瓷碗。因为宋朝最好的茶汤都是乳白色的,只有用黑碗才能凸显茶汤的乳白。如果用白瓷碗、白瓷杯,那就在视觉上看着有些不舒服。
早在唐朝,上流社会鄙视瓷器,喝茶用铜碗、银碗或者金碗,甚至用铁碗,拒绝用瓷碗。后来出了一个叫卢廙的茶道高手,他说金银太贵重,铜铁太俗气,这些金属茶碗还都有腥味儿,影响茶汤的口感和成色,只有瓷碗才是压倒一切的理想茶具(注①)。卢廙的见解非常科学,开启了宋朝用瓷碗喝茶的风气。
中国人喝茶自南北朝开始,原先是把茶当药吃,逐渐演变为清脾、提神的饮料,到唐朝与佛教的思想相结合,才有陆羽的《茶经》出现,多方讲究起来,当成生活修养的仪式,但是这个传统到宋代都没有平民化、普及化。
唐朝人喝茶全是煮:先用茶碾子把茶砖碾碎,碾成粉面状的茶末,再用茶箩把茶末过滤一下,然后把茶末投放到滚水里,像煮饺子一样煮上三滚,最后喝那一锅茶汤。
宋朝人喝茶,比唐朝有所改进,他们用小勺把茶末分到几个碗里,冲入滚水,一边冲一边搅,快速搅动,让茶末跟滚水充分混合,这叫“点茶”。
韩清曾经好奇宋朝的斗茶,等他看到点好的茶汤上面还会泛出一层乳白色的泡沫,好像卡布奇诺咖啡,让他没有了喝的欲望,满嘴的细茶叶沫子实在是喝不惯,更何况这茶叶沫子是生的。
宋人点茶,点茶无需茶壶,故此宋朝并不生产茶壶,只烧造茶碗。在陶瓷器上,茶壶的出现应该是在明中叶以后了。
雍半仙把茶碗冲洗完之后,就准备给韩清施展一下点茶手艺。
①参见苏廙《仙芽传》,该书已散佚,今存于《说郛》
(https://www.eexsww.cc/127825/36792831/)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w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w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