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外的竹林中,竹笋已经开始冒头了。
众人纷纷出动,不肯放过这大自然赠予的粮食。
于是花了一整天的功夫,挖了不少刚刚冒头的竹笋回来。
挖回来的春笋留下一部分这几天先吃,改善改善口味,剩下的都要晒成笋干。
贾青青先是在春笋的外衣上划开一个口子,把春笋的外衣给剥掉,再把看起来比较厚的外皮削去。
削完皮,她比较习惯用手在春笋上稍微掐一掐,这样可以感受到春笋比较老的根部到哪个位置,如果感觉很硬,不好掐,就用刀从那一段开始切掉。
不过这一批的春笋因为挖得早,还是嫩的多。
接着把春笋斜切成片,起锅,往锅里倒入多一点的清水,再放入一点粗盐,水开之后再倒入春笋,让刚刚切好的笋片在沸水中煮五分钟,用来去除春笋的苦涩味道。
接着把笋片捞出,放入凉水中浸泡。
这样处理后的春笋不但不会苦涩,还会有特别爽脆的口感。
处理好笋片,贾青青开始切一点咸肉片,这个是用来做汤的,咸肉片竹笋汤,这样做出来的笋汤,咸香鲜美。
之前张大带回来的狍子肉已经吃完了,但是用狍子肉炼的油渣一直放着呢,还剩下一点,便用这点油渣跟笋片一起炒着吃。
两个菜都是春笋做的,但是炒的笋和做汤的笋味道还是有差别的,但是都很美味。
众人吃着这两个菜,觉得满足极了。
食物的多样性给众人注入了一剂强心剂,只要手脚勤快,在这人迹罕至的山谷里怎么样都饿不死。
这段时间春笋会一直都有,所以他们这段时间只要想吃就能吃到。
而挖回来的笋子,最重要的还是要将其做成笋干,给下一个冬日储备过冬的食物。
在挖笋的同时,众人也没有忘记他们的正事——种田。
后院里除了白菜萝卜,老太已经开始种植其他的农作物了。
房前屋后开始种植南瓜,不多,就几棵,等南瓜藤长起来之后,它的藤叶也是可以吃的。
还有丝瓜,丝瓜的产量其实很大,只需要种植三四颗丝瓜苗,就可以供一家人吃上一年了。
而且丝瓜这个东西没有办法储存,只能吃新鲜的,吃不完就变老了,变老了的丝瓜只能用来洗碗了。
老太还特意在之前的辣椒苗那边重新开了一小块地方,专门用来种葱姜蒜之类的的调味料。
他们原本是没有蒜的,之前只有小葱和生姜,没有蒜,一直都是贾青青难以言说的遗憾——她是真的很喜欢吃蒜的人,特别是蒜蓉,炒菜的时候或者是吃火锅的时候,没有蒜,总是缺少了点灵魂的感觉。
原以为想要吃到蒜还得找机会出谷去市集之类的地方买种子回来,没想到,前段时间夏暖跟张大和老伯一起出谷打柴的时候带回来了野蒜,把贾青青乐的,小心翼翼的移植了几棵在后院。
野蒜的繁殖能力很强,只要活了,就能生长出一大片。
其实秋季是野蒜成熟和收获的时期,但是有些地区野蒜的收获季节可以从农历的十二月持续到次年二三月份。
而野蒜是可以种植的,最佳的种植时间就是春、秋两季。
贾青青乐滋滋跟着夏暖去到了她采到野蒜的地方,有的野蒜成片的簇拥在一起,有的一丛一丛的散落着,挖出来的野蒜根茎拿来当作料,叶子拿来炒咸肉。
香的嘞。
贾青青小时候经常跟着小伙伴三五成群的一起去挖,野蒜一般生长在山坡上、道路旁、田间地头、甚至是石头缝里。
所以对于挖野蒜这件事,贾青青还算是比较有经验了。
不过三个小萝卜头刚开始挖野蒜的时候不太会,是贴着蒜苗挖的,导致挖出来的蒜头并不完整。
其实挖野蒜是有技巧的,挖的时候不能贴着蒜苗挖,而是要保持一段距离,看到蒜头时要将小铲子插入其根底,再小心翼翼的挖起,这样才能得到一颗颗白白胖胖的看着很是喜人的完整小蒜头。
掌握了技巧之后,三个萝卜头就正式进入状态,挖的完整的野蒜越来越多。
野蒜头长的跟平常我们吃的大蒜头是不一样的,从外形上看,都是蒜皮包着蒜头,但是大蒜的蒜头是多瓣的,而野蒜的蒜头是独头蒜,没有瓣。而且野蒜的蒜头比大蒜蒜头可小太多了。
但是野蒜的味道却比大蒜更胜一筹,吃起来清香浓郁。
用野蒜炝锅特别出味,哪怕是平白无奇的萝卜,经野蒜一掺和,味道都能上一个档次。
不过贾青青就在想,既然野蒜都找到了,那么其他的早春野菜应该也是有的。
于是便拉着夏暖,在山谷附近到处找,还真别说,像马兰、蒌蒿之类的野菜已经一大片一大片的出来了。
其实蒌蒿的味道贾青青的还是挺喜欢的,因为它算是香菜的亲戚,味道是有点像香菜的,同样,喜欢这个味道的人很是喜欢,不喜欢这个味道的人吃这道菜就像跟吃毒药似的。
贾青青一直都是稍微有点重口的人,葱姜蒜这类的就不说了,香菜这类的也是她的心头好,来者不拒。
现在是早春,“早春四野”(荠菜、马兰、野蒜、蒌蒿)已经全部找到了,而接下来野菜只会越来越多。
不过他们是不嫌多的,吃不完的野菜同样可以晒成菜干,存起来,等冬天了再吃。
因此,这段时间,贾青青、夏暖、柳枝带着三个小萝卜头,疯狂地挖野菜,他们人多,野菜消耗的也快,吃不完就直接晒干存起来。
而老伯、张大则是在翻地。
他们没有出谷,因为山谷够大,除了这一片盖了房子,其他地方都还空着呢。
老伯规划了一下,在山谷靠近小溪尽头,但是离小溪又有一段距离的地方,开始翻地。
这边本来长满了野草,所以最开始的工作就是除草。
选的地方的土质肥力很强,但是又不会过于潮湿影响作物的生长,又因为离小溪比较近,浇水也比较方便,便把开荒田地定在了附近。
此时的田已经快翻好了,看起来十分的整齐,那一片被分割成了十几块田,每块田之间还留了一条半尺左右的沟,看起来还真的特别像那回事。
(https://www.eexsww.cc/121027/36792932/)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w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w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