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小说 > 都市小说 > 荒岛六人行 > 第114章 藜麦面

当地纬度确定为9.2度,那么日晷的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就是90度-9.2度  =  81.8度。
  赤道式日晷是有两个晷盘的,当太阳直射位置越过赤道、转向北半球时,就要用到朝北的一面。
  当太阳直射位置转向南半球时,就要用到朝南的一面。
  这两个晷盘不必非要背靠背,只要各自朝向、角度正确就行。
  那块巨石的顶上有一大块凸起,石悦打算在其南北两侧各雕一个晷盘。
  先修修大型,再开始放线、开凿。
  开凿的过程跟磨盘差不多,泰勒等人也跑过来帮忙。
  她将靠尺、线锤、量角尺这些工具都留了下来,边凿边用工具校正角度。
  盘面凿平后,在中间掏个洞,插一根铁棍儿,等到第二天日出之时,将晷针影子的位置标记好。
  以中间的洞为圆心画一个圆,将圆24等分,其中一条分割线落在日出的位置,在旁边写一个“6”,后面每格依次标注。
  线、数字全划好之后,再照着线开凿。
  两天后,日晷制作完成。
  沈曼如观察了一下,因为现在刚过夏至不久,白天还是稍长些,每天6点天亮,6点十几分天黑。
  于是他们规定,前来打工的人,每天8点上工,中午12点休息,下午1点半上班,5点半下班,每天工作8小时,不加班。
  他们这里的工作大都是体力劳动,晚上人的体力下降,又没有照明,加班没什么效益。
  除了日晷之外,他们还在这块巨石上打了个眼儿,插了根竹钉,上面挂一个木板,把当月的月历完整地写在上面,包括公历和农历,过到哪一天就在日期上打个勾,供所有人参考。
  他们登岛那天是2020年2月1日,正月初八,这个是肖恩记住了的。
  后面的农历就需要推算,推算规则肖恩大致了解。
  华国农历的推算遵循两个大原则:
  一,农历的一个月是29或30天,要保证每月天数的平均值接近29.53天,也就是月球的公转周期;
  二,农历的12个月是354或355天,比公历少11天多,累计三年就会少一个月,所以农历要每三年左右闰一个月,以补足偏差。
  增加闰月的原则是,要保证公历冬至这一天,也就是12月21日,落在农历的十一月当中,如果落不进去,就需要在当年闰一个月。
  华国官方对农历推算有统一的国家标准,细节比较复杂,但只要把握以上两点,与官方的农历就不会有太大的偏差。
  按上面的规则向后推算,2020年的农历需要闰一个月,才能保证冬至落入农历的十一月。
  他们这里农历的主要作用就是推算潮汐,所以第一条比较重要,第二条就随便选个月闰一下就行了。
  实际当中,2020年的农历是闰四月的,有两个四月;下一次闰月是在2023年,闰的是二月。至于应该闰几月,其实都可以,统一定一个就是。
  岛上有了时钟,有了日历,日子过起来就更有盼头了。
  ……
  一个多月后,2020年8月16日,农历六月廿七。
  晚饭。
  六人每人手里捧着一个大馒头,围坐在餐桌前,泪流满面。
  半年了,头一次吃馒头。
  虽然不是白面馒头,但也很接近了。
  藜麦从种植到成熟,需要三至四个月。
  几天前,他们种的第一波藜麦终于成熟,收获了一百多斤。
  藜麦的麦粒表面有一层薄膜,其中含有皂苷,味道发苦,需要除去。
  他们将藜麦收割之后,先敲打脱粒,在清水中搓洗以除去皂苷,然后再晒干、磨成面。
  藜麦不含麸质,所以不需要筛麸皮,磨面之后直接可以用来做面食。
  秀兰将馒头放到鼻子下面使劲吸着,闻着那香气浑身哆嗦,“金库哥,我以前吃藜麦时问过商家,他们说藜麦面是很散的,没办法蒸馒头,放酵母也发不起来,你是怎么做出发面馒头的啊?”
  李金库咧嘴笑道:“这个不难,其实这藜麦磨成面之后,我就估计它发不起来,它这面太散,没有粘性,跟一些杂粮面似的。所以我将它和木薯粉混合起来,做成两合面,增加粘性和淀粉含量,就可以做发面馒头了。”
  藜麦的蛋白质含量比较高,与牛肉接近,这也导致它淀粉含量相对较低,这一点正好与木薯粉互补,所以将二者混成“两合面”,就可以蒸馒头了。
  类似的做法在农村很常见,一些杂粮的口感比较差,跟面粉混合一下,蒸出的杂粮馒头俗称“卷子”,好吃又健康,所以李金库一下子就想到了两合面的主意。
  他们之前也用木薯粉单独实验过,但木薯粉的淀粉含量太高,做出来的东西特别粘牙,像恩希玛,当甜点做糍粑还行,当饭吃不合适。
  至于酵母,李金库也有办法,他将一小团两合面蒸熟,放凉,混入少量果酒的酒糟,放在阴凉处,利用酒糟中的酵母菌发酵,发好后晾干碾碎,蒸馒头时混入面团当酵母用。

  后续每次蒸馒头时,从发好的面团上扯下一块,晾干后留作“老面头”,老面头碾碎就可以当酵母,以后就不需要用酒糟了。
  王胖子盯着馒头感动了半天,终于下定决心,咬了一大口。
  只见他双目圆睁,腮帮子鼓动,脸上青筋暴起,边吃边掉眼泪。
  李金库调配的两合面比例非常合适,口感弹牙、不散、不粘、有嚼劲儿。
  与小麦粉的麦香味不同,藜麦馒头散发着一股独特的、淡淡的野菜香气。
  细细的咀嚼声在众人间弥漫,没有人说话,两张饭桌都非常安静,偶尔听到一声抽泣。
  吃了半年木薯粉,终于吃到别的主食,还是心心念念的馒头,作为一个海东人、一个华国北方人,怎么能不激动。
  白雷雷虽然是南方人,但她可以理解他们的心情,自己上岛后嗦到第一口粉的时候,内心也是非常激动的,何况他们好几个月没吃过馒头,此时心情可想而知。
  王胖子一口菜也没吃,细嚼慢咽地品完一个馒头,回味了一下,又端起了眼前的陶碗。
  那是一碗面条。
  鲜亮Q弹的面条散发着诱人的光辉,上面盖了一层油亮的炸酱。
  没错,这是一碗炸酱面。
  桌子中间还摆着一个大碗,里面全是炸酱,碗里还放着一个公勺。
  大碗四周是一圈儿盘子,盘子里是各色野菜,全都用开水焯过。
  王胖子用筷子夹了两样野菜,摆到碗边,将面条、炸酱、野菜拌匀。
  再挑起面条,放到嘴里一吸溜。
  呲溜一声,爽滑的面条裹着咸香的炸酱,被嗦进了嘴里。
  嚼两下,几根野菜被牙齿碾碎,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清甘的味道中和了炸酱的油腻,让人忍不住想吃下一口。
  “这炸酱真香!”
  王胖子舔着上嘴唇儿赞叹。
  李金库不无得意,“那必须的啊,这炸酱是我爹的独家秘方!”
  海东省中西部流行吃炸酱面,每家都有自己的秘方,但主料基本是大差不差的:土豆丁、猪肉丁、甜面酱、黄豆酱,辅以香菇、蚝油、料酒、葱、姜,还有的会加鸡蛋丁、胡萝卜碎,等等。
  之所以叫炸酱,盖因制作过程要多放油,油热后用葱姜提味儿,再放各色主料,炸至软烂喷香再出锅,所以叫炸酱。
  配菜也有讲究,黄瓜丝儿、萝卜丝儿、豆芽、豆角儿这些比较常见,能生吃的可以生吃,不能生吃的要焯水。
  面条儿要过凉水,格外鲜亮爽滑。
  他们这里原料有限,用木薯代替土豆,用野蘑菇代替香菇,几种野菜代替配菜,别有一番风味。
  “这面条量有点少,没吃饱啊金库哥。”
  秀兰几口就把炸酱面吃完了。
  沈曼如也舔舔嘴唇,意犹未尽的样子。
  好几个月没吃面条了,她也想多吃点。
  李金库咧嘴一笑:
  “没吃饱就对了,还有好吃的没上桌呢!”

(https://www.eexsww.cc/116539/36792896/)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w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w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