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在明朝当县令 > 第301章 霸气侧漏的叶瑾

虽然叶瑾说的是‘害怕打草惊蛇',但是实际上‘那条蛇’早就被惊着了,要不然也  不会派出人到处截杀自己。
  所以叶瑾的这番说辞显然是有些站不住脚的。
  赵今夏虽然心中有疑惑,但是她还是朝叶瑾拱了拱手,恭敬道,“属下遵命。”
  如果是之前的话,她一定会刨根问底。
  但是现在他们二人的地位悬殊,所以赵今夏可不敢像之前那样,在叶瑾面前肆  无忌惮。
  叶瑾见她一幅欲言又止的模样,就知道她没有领会自己真正的意图。
  随即笑着说道,“你是不是觉得那个人早就被惊动了,现在才把六扇门的人撤出  凤阳府有些迟了?!”
  “甚至还觉得本官已经知道了自己的真实身份,然后与那个幕后黑手同为龙子龙  孙,所以本官可能会偏袒,甚至帮他遮掩罪行?!”叶瑾又问道。
  赵今夏偷偷瞥了叶瑾一眼,赶紧道,“属下不敢。”
  嘴里说着‘不敢’,但是她的表情还是出卖了她。
  叶瑾自然没有怪罪赵今夏的意思。
  毕竟赵今夏有这种想法并不奇怪。
  因为在华夏古代,‘亲亲相隐’甚至是明文规定的一项法律制度。
  什么是‘亲亲相隐'?
  就是指如果有人犯罪了,那么亲人应当互相隐瞒,不告发和不作证。
  这样做的话就算是官府最后查实亲人有窝藏的行为,也不会给亲人治罪。
  这就是‘亲亲相隐’。
  而且如果亲人之间相互检举告发,不但不会受到朝廷的嘉奖,甚至还会受到惩  罚,以及周围人的指责呢。
  这种法律制度在现代人看来十分奇葩,但是却也有其特定的历史依据。
  ‘亲亲相隐’思想由来已久,早在周礼中就有“为亲者讳”的说法,春秋末期孔子又  将这一传统宗法原则概括为一种司法主张。
  《论语·子路第十三》中记载:“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  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父亲  偷了人家的羊,儿子作了告发,从法治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正直的行为,但在孔子  看来这却是一种丧德败行。
  华夏封建社会的历朝历代,也将‘亲亲相隐’写进了律法之中,其中以《唐律疏  议》最为典型。
  《唐律疏议》认为血缘关系是亲属相为隐的基础,同时在较大范围内承认人情  的合性。
  除谋反、谋大逆与谋叛此等重大犯罪外,亲属和同居者可以相隐不告。
  除了《唐律疏议》,宋朝的《宋刑统》,大明的《大明律》等等古代律法也肯  定亲亲相隐的原则,  一直到民国《刑法》仍规定,藏匿犯罪的亲属可减轻处罚。
  所以赵今夏有这种想法也实属正常。
  因为叶瑾和靖江王朱守谦乃是亲族关系,叶瑾甚至还是朱守谦的族叔,所以叶  瑾替他遮掩罪行在这个时代的人看来,太正常不过了。
  ….....0...
  但是叶瑾是现代人,对‘亲亲相隐’这一律法思想谈不上有多么的敬畏。
  而且他流落民间一二十年,和朱家子孙几乎没有什么感情基础。
  再加上朱守谦的所作所为确实很混蛋。
  叶瑾最看不上这种欺压弱小妇孺的人。
  所以叶瑾根本不可能会替朱守谦遮掩这件事。
  他不但不会遮掩包庇,甚至还会将其绳之以法。
  如果老朱或者朱标想要赦免此僚,叶瑾也会通过自己的方法让他得到相应的惩  罚。
  不管是谁,总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不是吗?!
  不过这些话叶瑾也懒得跟赵今夏解释,所以他挥了挥手,对赵今夏说道,“不管  你心中作何想法,赶紧将本官的言语带回六扇门,不过你回六扇门可别一去不复  还,本官这里还有很多要紧事等着你去处理呢。”
  “是,我今日下午回去传话,晚上便可返回衙门。”赵今夏说道。
  叶瑾点了点头,道,“嗯,去吧。”
  第二天一大早,江宁县的主要街道上都出现了一张大字报,引得百姓纷纷围  观。
  从两宋时期开始,华夏大地的经济中心逐渐南移,江南地区也成了华夏大地的  经济中心。
  经济发达了,文教自然就上去了。
  正所谓‘仓廪足而知礼仪’。
  而应天府作为江南地区的经济中心和特大城市,又是大明帝国的首都和首善之  地,文教方面自然领先于全国,满城百姓的识字率也在全国之首。
  加之这张大字报的内容比较通俗易懂,所以甚至不用有“五三七”人刻意解读,  围观的百姓也知道了大概内容了。
  但是还是有好事者将大字报的内容大声朗读出来。
  这样不但那些略识几个字的百姓知道内容大概,就连那些‘睁眼瞎’也懂了这张  大字报的内容了。
  正所谓,“应天府者古称金陵,自古皆是我江南首善之地。前元至正十六年当今  圣上雄才伟略,起义兵驱逐鞑靼,恢复中华,重塑我汉家衣冠。陛下登基称帝之  后,更是将应天府作为我大明一国之都,可见应天府地位之尊崇。然无耻如上元  者,本是泥腿出身,蛮横无礼,窃我江宁县半县而居,又将我秦淮河占为己有,寡  廉鲜耻,忘我乡亲收容之恩,更是得寸进尺,几番轻辱,屡次挑衅,视我江宁如同  仇寇。我江宁有容忍雅量,每每忍耐,实望其幡然醒悟,改过自新。”。

  “1然则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其豺狼成性,焉能从善?彼上元以我宽容为可
  欺,以我忍让为可辱。终是变本加厉,无法无天!占我秦淮河北岸市集,公然征收  赋税,大肆搜刮我民脂民膏。邀天可见,秦淮北岸市集自古皆是我江宁百姓贩卖兜  售货物之处,更是诸多江宁百姓赖以生存之所,上元县衙此举不啻于断了百姓之活  路?”
  “前唐太宗有云:百姓为水,朝廷为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上元县衙此举暴  政,终将会遭至百姓的反噬和唾弃。就在昨日,我江宁义士数人因不忿上元县衙之  暴政,随正义言辞斥责其收税之胥吏,然上元县衙自知理亏,竟然在众目睽睽之  下,河岸市集之上,公然行凶,打伤我义士数名,更将两名义士抓至县衙大牢,至  今生死未知。”
  “义士受困牢笼,生死不知,我江宁县若是毫无反应,岂不是任由上元者随意欺  辱?”
  “他今日能行凶义士,明日就能视你我为草芥。”
  “若此仇不报,将来何人为我等发声?”
  “如此辱不雪,我江宁父老有何颜面立于天地之间?”
  “现今我江宁父老应当团结一心,众志成城,还击上元仇寇于忍无可忍之际!若  其毫发无损,送还义士,则于万死之地,尚有可恕之处;若其执迷不悟,徘徊歧  路,坐昧先几之兆,必贻后至之诛。请看今日之应天府,竟是谁家之天下!”
  此文一出,举城哗然。
  因为这张大字报的煽动性实在是太强了。
  本来古人的乡土情结就很重,所以在古代的时候会经常发生械斗。
  如果械斗发展到高潮,与一场小型的战争真的没有什么两样了。
  这也是几百年后的网友将小鬼子大名鼎鼎的‘战国时期’,比喻成咱们国家村与  村的械斗一样。
  因为小鬼子所谓的‘战国’,不管是人数还是城市规模,真的与咱们的村级械斗  一样...0
  而有时候发生械斗的理由,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人本来就是群居动物。
  特别是在古代生产力极其低下,如果脱离群体的话,很难在这个世界存活。
  所以才会报团取暖。
  要是本乡人与其他地方的人发生冲突,不管自己人占不占理,首先都要站在自  己人这一边。
  如果打赢了所有人脸上都有光,如果打输了整个地区的人都会感到丢脸。
  这也是为什么发生械斗的时候,男女老幼都会一起上的原因。
  而这张大字报煽动性极强,特别是最后那一句‘请看今日之应天府,竟是谁家之  天下!’,更是把一些小年轻煽动的热血沸腾,血气上涌,当场就想拿着菜刀和锄头  去和上元县大干一场。
  但是很多老成之人却看出了其中的蹊跷。
  诚然。
  几十年前秦淮河两岸都是江宁县的地盘,但是自从洪武元年重新划定两县地界  之后就已经将两县地界定为秦淮河。
  也就是说,是朝廷将秦淮河北岸划归上元县0.9的,与江宁县无关。
  再加上秦淮河北岸曾经可是不毛之地,现在发展成市集也仅仅过去几年的时
  间,更和江宁县无关。
  所以大字报的内容虽然煽动性极强,但是内容却是颠倒黑白,无中生有。
  再加上之所以江宁县的人愿意去上元县做生意,还不是因为人家除了征收一点  点商税之外,再无横征暴敛,欺压百姓之举。
  百姓的眼光是雪亮的。
  到底是谁真正为百姓好,谁颠倒黑白,他们一眼就能够看出来。

(https://www.eexsww.cc/114635/36792709/)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w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w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