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小说 > 言情小说 > 亮剑世界当地主 > 第165章 秋收后的思索

对于组建特种部队的问题,范黎冰与刘浩然交流了许久,丁伟对这个话题同样感兴趣一起加入探讨。
  “上面说的这些,是独立营现有条件下最快组建特战部队的方法。
  事实上真正合格的特战部队成员,每一个人都应该掌握多种武器工具的使用方法跟生活作战技巧,这需要专门的针对性训练。
  一个合格的特种兵要想训练出来,他消耗的资源估计可以组建一个排,甚至一个连都不止,你们现在显然没有这个条件。
  就我们这些人,随便一个都在训练中打了数千发子弹。
  而这些子弹,基本够你们一个营打一场小规模战役的消耗了。
  就算这样,我们距离真正的特战部队还差的很远,远远达不到最低要求。
  比如:我们还不会开车,不会使用大炮,不会使用电台,急救知识也不掌握,每人还需要最低会一门外语……”
  最后,范黎冰总结。
  “整合独立营最优秀的战士,挑选一部分最好的武器组建一个精英小队,这是一个完全值得去做的事情。
  但是具体怎么训练,这个小队的发展方向问题,这要根据独立营的需求跟条件来定,这要你自己慢慢摸索外人帮不上忙。
  这个小队组建目的,一定是为独立营发展服务的而不是为了从独立营分割出去,千万不要把本末给倒置了。
  最后,特殊部队目前来说是没有发展上限的,同样组建条件要求也没有下限。
  组建人员的年龄、体质、头脑、武力、文化程度……都影响这支部队的潜力。
  武器、食物、训练、着装……等后勤供给,直接影响它的成型速度跟战斗力。
  说白了,它跟其它部队一样,最终考验的还是整个组织或者国家的综合实力!
  这玩意儿不能跟别人比,要根据自身条件灵活掌握,有多大锅就下多少米。
  同理,也没必要一步到位,按我的理解来看最合适你们的发展思路,应该是从需求倒推组建要求。
  说白了,就是你们最需要打什么样的仗,就先围绕这个需求组建训练人手就行了。”
  刘浩然很激动,终于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关于精英小队的信息。
  美中不足的是,根据范黎冰所说,他要组建一个同样厉害的小队近乎不可能,独立营底子太差了。
  “浩然,我看这事有搞头,有时间你还真要在这事上多花费点心思。
  真要是能让你搞出一点名堂,未来成就必定在我之上!”
  丁伟虽然是第一次听到关于特战部队这个概念,嗅觉敏锐的他立马就判断出,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军事研究课题。
  甚至可以说,这个军事课题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来说,都将是最前沿的。
  而且他们现在就有条件组建,没听范黎冰说么,组建这样一支部队未来发展不可估量,但这不重要!
  重要的是组建要求没有下限!
  拿着镐把可以搞,用步枪也可以搞,反正只要有条件了就可以升级,无非人越精锐武器越强越厉害!
  秋收是从平山峪的谷子开始的。
  总共二十亩地的谷子,收割、晾晒、最后把秸秆打成捆码放起来,十几个人忙了两天。
  收割并不费功夫,只是这个脱粒,实在是有些让人头疼。
  原始落后的工具,还没有晾晒的好场地,只能是在一块平地铺上油布,把谷穗子摊在上面。
  去年那十亩地范黎冰是手工搓的,跟陈洛两个人断断续续搓了半个月!
  今年倒是可以用碾子处理,就是这里没有现成的,还得去废弃的村子里抬两套过来。
  就这点儿地都这么麻烦了,孙家坳那里还是不过去了,让赵恒头疼去吧!
  玉米还差点火候,收割还得十多天,现在地里没有需要着急处理的活。
  留下几个女人看顾庄稼,范黎冰他们开始赶着骡子朝回驮运秸秆。
  谷秸秆喂牲口是非常优质的草料,比起玉米秸秆要好得多,许多野草都比不上。
  按照人类的标准来说,相对于牲口那就是细粮。
  现在牲口越来越多,骡子、驴、牛、羊秋收后都要圈养起来,草料消耗不是一个小数目,每天都得数百斤!
  因此这个秋天,除了要收庄稼以外,还要大量储备草料。
  谷秸秆跟玉米秸秆今年都不能浪费,此外还要大量收集野草跟树叶。
  在生产方式与工具都落后的时候,伴随着沉重的劳作所带来的,就是看起来寥寥无几的收获,付出与收益之间不成正比。
  今年饿虎岭跟平山峪,总共种了一百一十多亩地,按照现在的产量来算,那至少也得有个七八十吨。
  但实际上呢,二十亩谷子平均亩产二百六七十斤,带壳的谷粒仅收了五千多斤,要是去了壳估计四千五百斤小米都不到。
  玉米种了有六十多亩,玉米棒子收获四十七八方,但是现在水分太大,要是干透了能够剩下四十方就不错了。
  这个年代的玉米产量固然不高,但是品质却不是后代的杂交能够相比的,这种玉米籽粒要紧实坚硬的多。

  最简单的例子,现在的杂交玉米每方玉米粒很难达到两千斤,但是在旧社会,这种低产的玉米反倒每方玉米粒至少一吨以上。
  当然了,范黎冰他们这四十多方不是玉米粒,都是没有脱粒的玉米棒子,因此这四十多方能有十六七吨玉米粒就不错了。
  十六七吨看似也不少了,但现在饿虎岭二十多口人还有一大群牲口,同时接近二百只鸡跟十多头猪,都是耗粮大户!
  红薯跟土豆都收了几千斤,这个在别处都是主粮,但对于他们来说,也就是当做蔬菜跟零食来食用。
  大豆收获一千七八百斤,范黎冰到底没有研究出来榨油技术。
  不过二牛他们家会做豆腐,此外还能生豆芽这些大豆并不多。
  今年高粱种的不多总共收了不到两千斤,其中大半都是粘高粱,这是为了熬粘粥跟做粘糕、包粽子准备的。
  其它数量最多的就是南瓜跟冬瓜,各自都有几万斤。
  尤其是南瓜这玩意产量高,做菜跟喂猪都是好东西,能替代不少粮食。
  孙家坳那里水稻倒是很争气的成熟了,尽管是第一次种植,还是达到三百多斤每亩,这是一个好消息!
  美中不足的是成熟的太晚,耽误了小麦的播种季节。
  稻田地过于潮湿,小麦的苗情不太好,来年这几十亩地必定减产。
  不过这都不是大问题,相对于孙家坳两千多亩土地来说,几十亩就是个菜园子。
  只要有了种植管理技术,实现粮食自由就在眼前。
  盘算着眼前的家底,范黎冰感觉明年种植跟养殖模式需要做出调整了。
  孙家坳全部种植大宗作物,杂粮要改到平山峪去。
  只有集中种植统一管理,才能最大化提升劳动效率,降低劳动成本,腾出时间来去做别的事,比如说加大训练量。

(https://www.eexsww.cc/112435/36792845/)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w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w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