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戚昌国在京城招待了几天,郑芝虎和郑彩等人虽然极力防备,却还是被锦衣卫摸清了底细。
朱由检通过这件事,也认识到锦衣卫在他的严格要求下,已经开始蜕变。情报搜集能力,和以前不可同日而语。
在摸清郑氏集团的打算后,朱由检下达旨意,设立东宁公司。让锦衣卫和郑氏商谈,分割海洋利益。
“司有官署之意,太祖曾下令编纂《诸司职掌》,确定各衙门的官制和职掌,后来被编入《大明会典》。”
“《会典》中有嘉兴公司,负责征收嘉兴一带的盐课盐税。”
“故而东宁公司,有征收税课职权。”
向郑芝虎解释公司的含义,戚昌国又说道:
“不过这个公司,和嘉兴公司并不完全相同。”
“陛下的意思是,公司是由公众合力、成立的合伙机构。”
“然后在陛下的授权下,拥有一些朝廷诸司的权力。”
设立公司的事情,早在朱由检的规划中。
但是这时的公司,和后世的商业公司完全不同。
他要成立的,是类似东印度公司的机构。能够行使一部分衙门的权力,方便海外开发。
在郑氏集团要求朝廷允许他们在沿海活动,仍旧收取报水之后,他决定把征税的权力授权给东宁公司,通过合伙方式,分享这部份利益——
据他所知,郑芝龙靠着报水发家,每年岁入千万,以此富可敌国。
如果能从中瓜分到一半甚至更多,内廷用度就不会缺少钱财,甚至能再练几支兵马,扩充自己权力。
这个用意,郑芝虎和郑彩等人,自然能揣摩到。
但是他们关心的,却是皇帝允许他们继续收税。
这样一来,他们和朝廷的最大分歧是没有了,剩下的是利益分割问题:
“公司既然是合伙,收益该如何分?”
面对郑芝虎的询问,戚昌国心中暗道粗鄙,却按皇帝的吩咐,说道:
“陛下说了,东宁公司的权力是他授予的,内府监要占据五成股份。”
“然后东宁卫那边,也要占据一成。”
“福建卫所一成,你们一成,公司职员一成。”
“剩下的一成备用,或可对外发售,募集所需资金。”
皇帝开口就瓜分一半,这点郑芝虎等人没有异议。
但是郑氏集团只有一成收益,他们就无法接受了,郑芝虎道:
“一成实在太少,养不活那么多兄弟。”
“兄弟们拿命收的银子,不能只留这么点。”
戚昌国闻言微笑,说道:
“这一成,是专门留给你们兄弟、还有各位头领的。”
“公司职员的薪金,算在公司成本里。”
“收益按股分红,有一成股份作为奖金分给职员。”
“其中高层管理人员分2%,其余职员分3%。剩余5%,作为医疗、养老、生育、工伤等保险和住房公积金。职员的生老病死,全部由公司管。”
“所以你们不用担心养不活兄弟,他们以后不用你们养。”
这个说法,听得郑芝虎面色一变。知道按这种方式的话,他们对手下的控制力,会有直线下降——
不用他们养活了,自然也不用听他们的话。掌握薪金发放的公司管理层,才是他们的主人。
作为领兵将领,郑芝虎对此本能地反对。
但是更注重商业利益的郑彩,却对所谓的股份极为艳羡:
“这可是和皇帝合伙,只要皇帝不改变主意,东宁公司就能一直办下去。”
“只要东宁公司不倒,就能有世代富贵。”
作为海盗集团的一员,郑彩知道海盗的更替有多快。对郑氏集团是否能够长存,并无十足信心。
但是和皇帝合伙成立公司,那就不一样了。无论有多大的损失,都能依靠皇帝的支持重新崛起。
即使后辈子弟无能,也能拿着公司股份吃红利。
可以说,他的心里,对郑家兄弟能获得东宁公司股份羡慕至极。可惜于自己不是郑芝龙的兄弟,也不是海盗头领,大概率无缘股份。
为了显示自己的价值,为了在将来分配时获得一点股份,郑彩积极争取道:
“一成实在太少,戚将军应该知道,我们那边有十八芝。”
“一人分一个点,也该有十八点股份。”
“一成股份,对我们实在太少了!”
戚昌国闻言大笑,说道:
“郑彩小兄弟,你是在欺负老夫不知吗?”
“所谓的十八芝,和你们在一起的还有几人?”
“杨六杨七已经接受招抚,刘香也不和你们一伙吧?”
“拿十八芝要十八个点,实在是太过分!”
又说道:
“而且所谓的股份,也不是最低一个点。”
“陛下说东宁公司的总股本,暂时按一千万股计算。”
“一个点的股份,可以拆为十万股。”
“贡献小、实力弱的头领,可以不到一个点。”
“郑彩兄弟这样的,也能要求分配个几千股。”
对郑氏集团内部的利益分配,提出了一点建议。
郑彩却是听得心中一跳,知道自己的想法被戚昌国看穿了。
他争取股份的目的,就是为了自己。
但是现在看来,他不用争取再多,就能凭借郑家族人的身份,分到几千股甚至更多。
所以在此之后,立刻沉寂下来。
郑芝虎却仍有些不甘,说道:
“福建卫所打不过我们,为何给他们分一成?”
“还有东宁卫那边,凭什么获得一成股份?”
听得戚昌国面色一肃,正色道:
“福建卫所的一成,那是不能改变。”
“如果你们不服气,那就回去整军备战,和福建水师继续打。”
“东宁卫那边,是拿东宁岛的港口入股。”
“只要有港口和造船厂在,无论你们失败多少次,都能重新再起。”
“这个条件,拿一成不算多吧?”
两眼盯着郑芝虎,看他还会不会提出异议。
郑芝虎满心不解,想把东宁卫算在福建卫所里,两者合占一成。
却不料郑彩在旁边轻拉他的衣袖,让他看对面的锦衣卫。
这才发现戚昌国等人都在盯着他,似乎只要他不同意,那就不用再谈。
这让他只能放下争夺的想法,借着上厕所的时间,和郑彩商议:
“东宁卫只是个空架子,凭什么占据一成收益。”
“而且港口什么的,都是我们建的,凭什么让他们用港口入股?”
郑彩却明白其中关窍,叹气道:
“东宁卫是没什么,但它后面的厂卫,我们却惹不起。”
“现在被封东宁卫官职的有谁?大多出自太监和锦衣卫。”
“这些人能不能成事不好说,但是惹了他们,却一定能坏事。”
“所以这一成股份,必须给东宁卫!”
郑芝虎闻言一僵,知道这点没法再争了。太监和锦衣卫多可怕,他们这些日子已经见识了。
就是为了讨好这些人,也得奉上一成股份。
所以他又对福建卫所提意见,认为俞咨皋那些人,不配和他们分股份:
“只要给我们时间,一定能把俞咨皋等人打败。”
“不用分给他们股份!”
郑彩却摇头道:
“都要接受招安了,别再说这样的话。”
“无论我们有没有能力打败福建官兵,在朝廷这边看来都是僵持。”
“而且为了牵制我们,福建卫所也必须占据一成股份。”
“所以股份的事情,我看就这样定了。”
“咱们能争取的,是职员的一成,还有留着对外发售的一成股份。”
这是他心里面的想法,盯上了高管分配的2%股份。还打算在东宁公司的股份对外发售时,抢购一些股份。
郑芝虎在他的劝说下,也终于放下了对股份分配的想法。决定按戚昌国的提议,定下这个划分。
不过对手下的控制权,郑芝虎实在不想放弃。也知道自己大哥郑芝龙,不可能完全把手下交出去,所以他要求东宁公司要成立船队,由他们兄弟掌管。现在那些船兵,仍旧由他们掌控。
对这种形同要兵的要求,戚昌国当然不敢答应。招安郑氏集团的事情,开始卡在了这一点。
对此有心理准备,朱由检知道郑芝龙派郑芝虎北来,要求绝对不简单,思考之后,批示道:
“东宁公司是总公司,下面可成立子公司,拥有专门权力。”
“例如港口经营,可成立东宁港口公司。商业经营,可成立东宁商贸公司。”
“东宁总公司占子公司五成到八成的股份,其余的除了一成作为职员奖金池外,分配给有能力的人。”
“郑家兄弟要带兵,朕就允许他们成立东宁保险公司,设立保险总队让他们带领。”
“东宁保险公司的股份,总公司占八成,郑家兄弟等人占一成,职员占一成。”
“告诉他,这是最终条件,以后他们的船兵,要改为保险队。”
“所谓的报水,也要改为保险,为海上出行的风险作保障。”
这是朱由检的新想法,也是他成立东宁保险公司的原因。皇帝和海盗合伙收报水,说出去实在太难听了。不如改为保险,为海上风险作保障。
以后,那些人向郑芝龙上交的就是保险费。如果有海盗敢劫掠缴纳保险费的船只,东宁保险公司,就会惩治他们。
刘香等海盗团伙加入保险公司还好说,不加入还四处劫掠的话,就会被保险公司剿灭。
设立东宁保险公司这件事,戚昌国等锦衣卫高层极为赞同。他们内心之中,其实也对皇帝和海盗分成有意见。只是朝廷缺钱,他们又不敢反抗皇帝,只能对此听任。
如今,皇帝改了个名义,设立保险公司。无论实质如何,至少说出去好听了。
郑芝龙等人拥有的也是保险队,而非私人兵力。
为了让郑芝龙、郑芝虎等人安心,朱由检道:
“先前所承诺的封爵,同样可以兑现。”
“让郑家兄弟知道,朕是允许他们世代富贵、和大明同休共戚的。”
“如果他们还怀着妄念,那就回去备战!”
对郑芝龙集团的战斗力,朱由检其实是不太在意的。之所以招安他们,纯粹是不想再开一条战线,避免大明的精力分散,无法应对东北建虏和西北流民。
招安郑芝龙团伙的目的,主要也是为了敛财,而非对他们的船兵多在意。
如果郑芝龙等人不识趣、对招安条件欲壑难填,朱由检不在乎拖着这件事,在朝廷腾出精力后,剿灭这伙盗贼。
郑芝龙显然也知道自己无力抗衡朝廷,所以一直谋求招安。这次派最重要的心腹郑芝虎北上,已经显示了接受招安的态度。对招安的条件,也要求只保核心。
所以,在皇帝允许他们继续带兵收税、而且以爵位承诺世代富贵后。郑芝虎很快和戚昌国把条件谈妥,确定接受招安。
到了这时,朱由检才召见郑芝虎,下达招安旨意,允许郑芝龙等人,立功自赎其罪。
然后又亲切地询问郑芝虎的经历,以及个人状况。
郑芝虎哪想到皇帝如此亲切,激动地不能自已,把自家的事情一股脑儿地说了出来,比锦衣卫打探得还详尽。
朱由检见他憨直,又有心分化郑家兄弟,说道:
“海军提督俞咨皋,多次向朕请求,让你到海军那边担任参将。”
“你是怎么想的?有没有建功立业的念头?”
郑芝虎被皇帝的亲切说得晕晕乎乎,哪里会表示反对,当即就表态道:
“全听陛下吩咐!”
“陛下让我去哪,我就去哪任职。”
朱由检龙颜大悦,当即就下令道:
“好!”
“朕这就应俞咨皋所请,任命你为海军参将,率领三千船兵,驻扎威海基地。”
“你的兄长,同样任命为参将,在福建打击海盗、辅佐东宁卫的开辟。”
对此大喜过望,郑芝虎实在没有想到,皇帝把他们兄弟都任命为参将。比预想的游击将军,要高出了一级。
这让他觉得皇帝实在是大方,不像戚昌国那些锦衣卫,连一丁点的股份,都要斤斤计较。
尤其让他欣喜的,是皇帝兑现了承诺,册封郑芝龙为男爵、他和其他头领为爵士,允许在东宁岛选择封地——
这意味着,他们以后有可能成为拥有封地的世袭贵族,真正和大明与国同戚。(本章完)
(https://www.eexsww.cc/107143/36792752/)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w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w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