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小说 > 言情小说 > 北宋最后的良心 > 第119章 科举 科学

第119章  科举  科学

        高俅,本就是蹴鞠高手。

        这事,他能办好。

        梁莘又说道:“去研究一下,改进球的质量。办好这事,我会给你弟弟安排个差事,你若想往上走,我送你去合适的地方刷点军功。别贪,需要钱就开口,等时机到了我自然会送你一场富贵。”

        “谢孙少君。”

        高俅很聪明。

        虽然他有点小民思想,感觉当官了就应该和其他人一样,到了发财的机会。

        梁莘告诫,他一定会听。

        什么是富贵。

        一餐吃撑和餐餐吃饱这点道理他还是懂的。

        高俅离开后,梁莘心说,高俅算不上恶人,是因为他没有参加科举而爬上高位,文人们不喜欢,所以才有把他写成恶人的小说。

        就拿眼下来说,有人就非常嫉妒高俅。

        高俅,非勋贵出身,只是一个小人物,却能入职就成为虞候。

        这一点,就比无数人幸运的多。

        当然,还有更离谱的。

        最近汴京城就有几个年轻人把自己改姓梁,自称是苏轼的儿子,想来投靠梁府。

        是不是真的,梁莘不关心。

        就说那个孙觌,最近就经常往梁府跑,有事没事在前院坐上一会。

        之前,他还自称是梁莘的亲叔叔,现在不敢了。

        因为他发现,梁莘生气,十分可怕。

        曹昙倒是对这些人很好,吩咐过管家,有客上门,就好生招待。

        孙觌身为太学生,还是很穷的。

        一应花销,曹昙都叫管家去办了,每旬还给点零花钱。

        梁府,每天都有自称苏轼流落在外小妾所生的儿子,或是女儿,在梁府混吃混喝。

        曹昙不在乎。

        梁莘牙缝里掉出来的一点,都比这些人混吃混喝消耗的多。

        在花园里坐了一会,梁莘起身往东跨院走去,他还要处理大量的奏疏,就算有五个人帮他打草稿,他也需要一份份的替赵佶把批示写在奏疏上。

        坐在东跨院,宗泽也刚到。

        屋内,正为河中府是不是杀的太狠而讨论。

        宗泽的情绪很激动。

        “这些,都是大宋的驻虫。就尚宫局查账目,他们贪的相当于河中府二十年的税收,我没有在河中府亲眼看到,但我却是当过知县的人,不知道有多少百姓今年冬天熬不过去,就是这些人,毁了原本为助民而出现的青苗法。”

        苏轼开口说道:“我当初反对新法,就是知道许多东西到了州、县,是根本执行不下去的,反而会累民。”

        <div  class="contentadv">        章惇:“青苗法,本就是错误的。”

        范纯礼:“青苗法最初是李参想出来的,以一州之地,由他亲自管理,效果还是相当不错的。王岩叟说过,大害莫如青苗、免役之法,阴困生民,茶盐之法,流毒数路。”

        正说着,梁莘进来了。

        韩忠彦这位老好人立即问:“莘哥儿,怎么看青苗法。”

        梁莘说道:“百姓手中都有钱了,谁还需要青苗法?所以,根本是如何让百姓不再贫困,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其实,东坡公已经看到此事的关键所在,我认同他的观点。”

        苏轼点点头:“没错,普通的农户连字都不识,莫说是他们,就是我等也未必能够预测粮价。依常理,粮价在丰年必跌,荒年必涨。以预测的粮价来放贷,太容易被人利用,而农户不识字。”

        “还有,官吏,宗泽你自己说。”

        宗泽当过知县,他懂这里面的道理。

        宗泽说道:“依新法而论,当时在县里许多人都认为,借青苗法多放贷,让县里的本金升值,既可多一份赏赐,也可被朝堂认可,磨堪的时候也可得优。”

        韩忠彦原本就是反对的。此时说道:“当年,有一个知县,青苗令下后,立榜于县,而农户不愿借贷,县里一文钱也没有借出去,他只能无奈递上辞呈,因为无一文钱借出,他无法完成半山对青苗法的考核。”

        苏轼说道:“章惇,你这个老匹夫,当年我有写信给半山还有你,你们最终还是执行了,此时看,害了多少人。”

        章惇正准备反驳,梁莘开口:“换话题,反正青苗法现在也不实施了。”

        韩忠彦立即就坡下,立即换话题:“莘哥儿,为何你一力要推动科举的新法子。”

        梁莘回答:“因为历来,科举只取士,不取学。能考中进士的,都是些读经的人,却没几个懂什么叫学术。拿东坡公来说,若说数经论典,我估计汴京城能和他比的,不多。但,能让一亩田多产几斤粮食呢?”

        “为什么一亩田可以多产几斤粮食,这便是学术。从粮种,到种植的技术,再到日常维护,再到收割用的机器。”

        梁莘说着,在怀中摸出一只小木盒,抽出一根火柴,轻轻一划便点燃了。

        “这就是学术,学术才可强国。我现在提问,若是让大宋的铁产量提高十倍,各位有什么办法,这是很严肃的问题,请回答。”

        苏轼直接就怼了回来:“不讲,讲了必被你嘲笑。你的学问不知道哪里学的,想来集无数大贤之才。”

        “恩。好吧。”梁莘也没再追问,继续说道:“依常规的想法,此时放在朝堂上去问,最多的回答一定是,多建铁坊。那么,这种回答的就如同,我要运一万担粮食北上,多准备十石运力的小船,但为何不是一次可以运五千石的大船呢。”

        “把船造大,这就是学术。我正在与沈冲研究新的方式,如果成功,将会建一座年产两亿斤铁的铁坊,这样的铁坊有十座,我们就会有每年二十亿斤铁。”

        梁莘要的,就是先达到,百万吨钢铁。

        这个时代能造出蒸汽机吗?

        答案是,若人才够,十年时间便可以完成基础培养,然后便有机会。

        汉时,就有了传动机械的原理研究。

        晋时,就完成了雕刻象牙用的小型机床。

        此时,大宋的冶金行业已经取得很大的成就,差的就是将许多项技术融合为一,蒸汽机便有机会成为可能。

        虽有可能,却也是极难,极难的。

        好在,这也不是急事。

(https://www.eexsww.cc/102354/140191601/)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w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ww.cc